被误解了的《论语》(一)


被误解了的《论语》(一)

北宋著名政治家赵普因“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而名垂千古;美国的《美利坚百科》这样评价孔子:“在古代的诸子百家中,孔子的影响、孔子的威望和他的学说是在耶稣纪元以前就正式确立起来的。儒学被当作官方信条和国家独尊的学说已超过两千多年,甚至有些人把它当作宗教来看,被称为儒经的典籍已成为所有学官终生研读的主课。假设说世界上存在永恒的真理的话,中国人是在孔子的学说中去探求发现的。中国的人生之道和社会道德规范,显示了这种可称之为理想主义的人道主义造型力量。孔子‘天下大同’的梦想没有能够真正实现,可是儒家的中国毕竟获得了长期的安宁和昌盛。并且其文化方面的统一和延续达到了不可比拟的程度。很多世纪以来,中国的邻居如朝鲜、日本、越南等,也把孔子作为他们的圣贤和师表。”

由此可见,孔子以及代表中国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论语》,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有多么的久远和深刻。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学者基于自身的理解,对《论语》作出了各自不同的注释,其中比较著名的如东汉郑玄的《论语注》,宋代邢昺(bing上声)的《论语注疏》,近人杨树达的《论语疏证》,今人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等。现在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有关《论语》的读物,也多参照前人的注释编撰而成。

因对《论语》的特别喜好,笔者也拜读过好几种版本,感觉有多处解释都无一例外的有违《论语》的本意。故在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我们长期以来对《论语》的误解之处,发表自己粗浅的拙见,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翻开《论语》,开篇《学而第一》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通‘悦’)乎?”这句耳熟能详的经典,从我们第一次接触《论语》开始,几乎所有人的老师或者出版物都告诉我们,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或‘复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快(或‘快乐’)吗?或者把它解释为:孔子说,学习到待人处世的道理并经常实践练习,不是一件很令人愉快的事吗?这或许就是小时候当我们不小心写错一个字时,老师罚我们抄写二十遍或者更多遍的最原始的理论依据吧!

经验告诉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如果还要求经常去复习的话,不仅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甚至还会让我们产生厌烦厌学的情绪。

经过对《论语》多种版本的阅读,发现几乎所有版本都把“学而时习之”中的“习”解读为“温习”“复习”或“练习”。个人认为,这样的解读只是停留在字面的表象,而没有透过表象分析背后的本质意义。

通过孔子一生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做学问的目的不是为了创立一套书斋里的理论,也不是为了编撰一种象牙塔里的学说,而是为了德治教化,为了经世致用。要不然他也不会以51岁的高龄开始出仕从政,从担任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开始,一直到代理宰相,更不会在晚年周游列国。

因此,我们不能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中的“习”简单理解为温习,复习,或者练习,而应解读为习惯。孔子是要告诉我们,光学习是不算数的,要养成习惯,才会快乐。否则,如果学习以后只是不断地去复习,就算是复习到滚瓜烂熟的程度,那也仅仅是记在脑袋里而已,除了应付考试以外,还能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应该理解为“学习以后,要不断地在生活中实践,最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会很快乐”更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