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始申報,非遺知識學習了

第六批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始申報,非遺知識學習了

近日,莆田市文化和旅遊局正式發佈通知,

推薦申報第六批市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根據通知,

各縣區(管委會)和市直有關單位的申報推薦材料

需由各縣區(管委會)文化行政部門或市直有關單位統一出函,

於2020年6月30日前報送莆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一、推薦條件

(一)基本條件

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必須是市政府已公佈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並經當地文化行政部門同意為該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且符合下列條件:

1.完整掌握並熟練承續某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統知識或特殊技能,並具有傳承能力;

2.在該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中具有明晰的傳承譜系和公認的代表性、權威性、影響力,能夠在該項目的傳承過程和推進文旅領域融合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3.積極開展傳承活動,培養後繼人才,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

(二)推薦重點

1.第一批到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未公佈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的,可以申報推薦;

2.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已去世或喪失傳承能力的,該項目可重新推薦傳承人,推薦時應注重老中青銜接,注重傳承人梯隊培養工作;

3.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瀕危的項目可優先申報。

(三)暫不推薦對象

1.在相關項目領域內目前存在爭議的傳承人;

2.無法履行傳承義務的傳承人;

3.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收集、整理和研究,沒有直接從事傳承活動的公務人員和研究人員。

二、申報推薦程序

推薦工作由各縣區(管委會)文化行政部門負責,市直項目由市直有關單位負責,應組織專家評議、審核後,提出推薦名單和推薦意見,統一報送莆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三、申報推薦材料

(一)推薦表

申請人必須如實填寫《莆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表》,填報內容包括申請人或被推薦人的基本情況(年齡、性別、民族、文化程度、職業、工作單位和職務職稱、個人簡歷、聯繫方式等);傳承譜系;學藝與實踐經歷;技藝特點;授徒傳藝情況;個人成就和為該項目保護傳承所做的貢獻;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情況;持有該項目相關實物、資料情況;反映申請人或被推薦人技藝特點的圖片;身份證明的複印件;履行傳承義務的承諾;申請及授權書;項目保護單位意見及當地文化行政部門意見等。

(二)其它材料

能夠證明申請人或被推薦人成就的相關文書的複印件;其它有助於說明申請人或被推薦人代表性的文字、圖片或音像資料等。

四、工作要求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依靠傳承人得以世代相傳,加強傳承人保護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關鍵。因此,各縣區(管委會)文化行政部門和市直有關單位務必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加強對申報推薦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有關部門、市級名錄項目保護單位、專家學者以及行業協會的作用,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認真組織申報、審核、評選和推薦,按照要求切實做好推薦工作,認真準備相關材料,嚴格把關,確保推薦材料的真實可靠。

(二)代表性傳承人應履行的傳承義務是評審認定的重要依據。在申報工作中,應向申請人或被推薦人詳細告知傳承人所享有的權利和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三)各縣區(管委會)和市直有關單位的申報推薦材料需由各縣區(管委會)文化行政部門或市直有關單位統一出函,

並於2020年6月30日前報送莆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凡不符合推薦條件、或推薦材料不符合要求、或超過申報時限的,一律不予受理。所有申報材料及輔助資料將全部歸檔,不再退還。

新聞鏈接:重磅!文旅部正式實施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退出機制!

近日,國家文旅部部長雒樹剛簽署 “第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令”,正式發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以下稱《辦法》)。《辦法》將於2020年3月1日起施行,與此同時,發佈於2008年的《暫行辦法》將同步廢止。

第六批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始申報,非遺知識學習了

《辦法》共26條,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條件、認定流程和責任義務等事項進行了詳細的規定。更值得注意的是,《辦法》還打破原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一經認定便不會輕易取消資格的常態,明確實施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退出機制。

01

固定認定工作週期


根據《辦法》規定,文旅部一般每五年開展一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工作。在這之前,認定工作週期並不是固定的——前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命名時間,分別是在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8年。

一般每五年開展一次認定工作,意味著文旅部關於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認定流程更加完善,認定工作更加成熟,這也為符合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申報標準的工作者們提供了更加明確的申報週期、創造了更加充分的準備時間。

第六批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始申報,非遺知識學習了


02

完善認定工作流程

《辦法》完善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工作流程,包括安排現場答辯、公示時間增長至20日等。

由此可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將會較之前更為嚴格,在層層篩選之後,將甄選出具備真才實學的傳承人。

目前,我國非遺傳承事業魚龍混雜,充斥著一批名不副實的非遺傳承人。《辦法》對認定工作流程更加細化和嚴格,也是從源頭上杜絕一些非遺傳承人在申報過程中投機取巧、弄虛作假。

第六批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始申報,非遺知識學習了


03

明確傳承人工作義務

《辦法》明確指出,國家和各地文化和旅遊主管部門應當根據需要採取相應措施,支持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開展傳承、傳播活動,包括提供必要的傳承場所、經費資助等各項支持措施。

與此同時,《辦法》也明確了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需要承擔的工作義務,包括開展傳承活動、培養後繼人才、配合文旅主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進行非遺調查、參與公益性宣傳活動等。

作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在享受國家級榮譽和支持的同時,也必須承擔國家級責任和義務,為推動我國非遺事業的傳承和發展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第六批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始申報,非遺知識學習了

04

完善傳承人退出機制

《辦法》還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退出機制作出了明確指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出現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採取弄虛作假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資格、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累計兩次評估不合格、違反法律法規或者違背社會公德造成重大不良社會影響、自願放棄等情形之一的,經省級文旅主管部門核實,都將被國家文旅部取消資格並予以公佈。

這也意味著,評上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不再是“一勞永逸”,喪失國籍、弄虛作假、德不配位、不履行義務的最終都會被清退。此次《辦法》明確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實施退出機制,無疑將大力推動我國非遺傳承事業良性健康發展。


第六批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始申報,非遺知識學習了

此外,本著人文法治、人文關懷的精神,《

辦法》還針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去世的情形,允許省級文旅主管部門採取適當的方式表示哀悼及組織開展傳承人傳承事蹟等宣傳報道。


第六批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始申報,非遺知識學習了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的出臺,不僅明確了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認定和管理措施,還明確了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義務和退出機制,為各級非遺傳承人認定和管理提供了參考典範,助推中國非遺事業健康發展、繁榮發展,讓中華璀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代代相傳。相信在《辦法》正式施行後,中國非遺事業將會更加燦爛輝煌!

非遺傳承該怎麼做,央視給我們上了“一課”!

2018年,央視播出的一檔名為《非遺公開課》的節目持續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這檔節目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綜藝頻道、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以及國家圖書館聯合制作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


第六批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始申報,非遺知識學習了

通過專家授課以及手藝傳承人講解等多種形式,帶領觀眾走進寓教於樂的“非遺大課堂”。節目分別由“非遺點亮智慧”,“非遺引領時尚”、“非遺傳遞情感”、“非遺凝聚力量”四個板塊組成,並將邀請四位“大有來頭”的主講人和多位非遺傳承人進行“現場授課”,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完成了一堂有主題、有氣勢、有情懷,有傳承的公開課。

第六批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始申報,非遺知識學習了

曾經一段時間內我國的非遺文化一度被大家所遺忘,但是,隨著近年來網絡上各種傳統文化節目的相繼播出,促使了很多非遺技藝再次迴歸到人們的視野當中,也漸漸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第六批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始申報,非遺知識學習了

《非遺公開課》通過一項又一項的非遺絕活項目的展示,為大家奉上了一場視覺上的盛宴,

這些非遺項目包括《口技》《卷珠簾》《象形拳》《龍舞天下》《刺繡》等十幾項,本期公開課的播出不僅彰顯了我國非遺文化,還對一些並不被大家所熟知的非遺項目起到了很好的傳播作用。


第六批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始申報,非遺知識學習了

非遺文化不僅需要像央視這種具有權威性媒體機構的傳播,還需要實實在在的落實到日常的生活當中,通過線上央視媒體的傳播,以及線下培養,學習非遺文化的技藝,理論與實踐齊頭並進,雙管齊下,才能真正最大化達到非遺文化的傳播和傳承。

第六批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始申報,非遺知識學習了

第六批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始申報,非遺知識學習了

早在2011年6月1日施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規定,學校應當按照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定,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正式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讓非遺文化的學習,培養從孩子開始抓起,很多學校現在已經把非遺課程列為必修課、非遺文化傳承的種子已然在校園落地發芽。

第六批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始申報,非遺知識學習了

非遺項目的推廣傳播以及學習傳承,可以使年輕一代能夠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之路雖然任重而道遠。但是,在央視這種具有權威性的傳播平臺以及非遺進校園課程的雙重推動下,將為非遺的傳承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第六批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始申報,非遺知識學習了

非遺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續幾千年的靈魂和血脈,世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的文明,更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身為中華民族的接班人,應當不遺餘力的做好非遺傳承,這樣才不會使我們陷入“無技可施”的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