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就被“夺舍”了的一个汉字!今天我们很熟悉它!真长见识了


千年前就被“夺舍”了的一个汉字!今天我们很熟悉它!真长见识了


一课一个汉字故事。大家好!欢迎来到泠之硬笔书法讲堂。今天我们来讲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汉字——“天”字。

千年前就被“夺舍”了的一个汉字!今天我们很熟悉它!真长见识了


有些同学可能要说“天”字不就是天空的意思么!这么简单的字还能讲出什么新义了?我先说一点,“天”字刚开始可不是“天空”的意思,它是被“天空”这个意思后来给霸占了!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夺舍”。夺舍常见于神鬼故事中,就是被某个没有身体的灵魂夺占了躯体,从此这个躯体就不是他自己的,而变成夺占他的灵魂了。

“天”字是一个象形字。

甲骨文时期的“天”像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形

千年前就被“夺舍”了的一个汉字!今天我们很熟悉它!真长见识了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上面那个大大的方形头!可能因为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刻写圆圈比较困难,所以就给刻成了方形。

金文时期的“天”更像一个人的样子

千年前就被“夺舍”了的一个汉字!今天我们很熟悉它!真长见识了


图形上可以看得出这一时期的“天”字笔画粗犷,头部栩栩如生。

小篆时期“天”字的“大头”变成了“一”字形,其它部分没有什么变化

千年前就被“夺舍”了的一个汉字!今天我们很熟悉它!真长见识了


隶书的“天”字和今天的楷书“天”字已经完全看不出人的样子了


千年前就被“夺舍”了的一个汉字!今天我们很熟悉它!真长见识了

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天”字的解释是:“天,颠也,至高无上。”

“颠”的本义就是头顶,泛指动物、物体的顶部;而“天”的本义则专指人的头顶,跟“天”甲骨文字形中人的形状密切相关。许慎解释天为“头”这是对的。但他认为“天”为会意字,又说“从一丈”,就不对了,因为“天”本来就是人的象形字,不能分开。由“天”的本义,组成了“天灵”“天灵盖”这样的词,指人或动物的头盖骨。

在头上刺字也称“天”,如《周易·睽》:“其人天且劓。”“劓(yi)”是古代五刑之一,指割鼻的刑罚;黥额为天,黥(qing)是一种肉刑,就是用墨在脸上刺字就叫“天”,这句话是说:那人在额上刺了字又割去了鼻子。相术将前额中央或两眉之间称作“天庭”,比如天庭饱满,也因为此二处离头顶最近的缘故。

殷人是泛神论,宇宙的主宰是“帝”而不是“天”,当时的“天”字显然没有“自然界主宰者”的意义,而是“大”或者“首”。这再次说明“天”的本义并不是与“地”相对的“天”,它的本义是指“头顶”。

《山海经·海外西经》上有个“刑天舞干戚”的神话故事:刑天与黄帝争夺神位,展开了一场厮杀,结果刑天失败,被黄帝砍断了脑袋,成了“断头将军”,黄帝把刑天的头埋在了常羊山。而失去了头颅的刑天并没有死去,也没有屈服,他以双乳为目,以肚脐为口,一手操持盾牌,一手舞动巨斧,欲与黄帝再决胜负。刑天本是炎帝的臣子,原来并没有名字,后来被黄帝砍去了头颅之后才叫刑天,刑天就是断首的意思。此后他成了一位无头天神,以身体为脸,双乳为目,肚脐为口,络腮胡须,面带笑容。这一形象被古代一种叫做“干戚”的舞蹈吸收,“干”就是盾,“戚”就是长斧,实际上就是模仿刑天来表现不屈不挠的战神精神。

因为人体的最上部为头部,由此“天”引申为天空之意。古人认为天上为神之所在,上天神圣的观念在殷商时期已经出现。据甲骨文可知,殷商将其都城称作“天邑都”。公元前1046年殷商灭亡,被周逐渐取而代之,认为此兴亡之变故缘于天命的所谓“天命思想”形成于周代。人间万事皆有天意主宰,凡人事所不能皆称之为天意。由此上天神圣的观念,“天”又可以指天帝,以上天和天帝为世间万物之主宰。与上天对应,人间的最高主宰 —君王,亦可称作“天”,比如皇帝之面叫“天颜”,皇帝的恩赐叫“天恩浩荡”。

在屈原《离骚》中有:“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其中的“九天”东汉王逸注释称“九天谓中央八方也”。

《吕氏春秋·有始览》中谓天有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南天,东南曰阳天”。

这些应该是最早的“九天”,不过不是指天上的“九重天”。

到西汉时期杨雄在《太玄》中正式命名了天上的“九重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沉天,九为成天”。

“九天”“九重天”,又称“九霄”,道家学说中的“九霄”指:“赤霄,碧霄,青霄,绛霄,黅霄,紫霄,练霄,玄霄,缙霄”。不知道“九霄”跟“九重天”的关系怎么样,是位于“九重天”之外呢,还是跟“九重天”有所重合?不敢妄猜。不过人们常常挂在嘴边上的“魂飞九霄云外”则是指“九重天”和“九霄”之外更加高远的天空。

在战争中常见“战马”一词,一般多指“骏马”。可是《吕氏春秋·仲夏》注中所说的“天马”,那是指螳螂。

正如《尔雅·翼》中所说,螳螂“头长而身轻,其行如飞,有马之象”,所以又称为“天马”。

而这一切不管是否附会的后起义,都从“天”的本义—人的头顶,生发而来。

一个汉字描述的只是一个瞬间,而解读它却需要万语千言!本课的汉字小故事就讲到这里吧,后续精彩不断!如果你喜欢就敬请关注:泠之硬笔书法讲堂多多支持。

一“字”千年,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汉字背后的历史和趣谈。

泠之硬笔书法讲堂更多汉字故事:

千年前就被“夺舍”了的一个汉字!今天我们很熟悉它!真长见识了


千年前就被“夺舍”了的一个汉字!今天我们很熟悉它!真长见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