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漢蘭達智能,比寶馬X5霸氣,沒有續航焦慮的理想ONE究竟如何?

導語:理想ONE是最讓我矛盾的一臺車。矛盾點在於理想ONE給自身的定位十分“模糊”。作為一臺增程式電動車,理想ONE的競品到底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型呢?還是說,理想ONE的野心是同時將矛頭指向了整個同級別車型呢?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增程式電動車到底算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在除北京外的任意限牌城市中,理想ONE都屬於新能源車型,並享受綠牌的一切“優勢”。唯獨在北京,理想ONE被劃歸到插電混動車型中,並且在北京只能跟藍牌一樣受到各種限制。

比漢蘭達智能,比寶馬X5霸氣,沒有續航焦慮的理想ONE究竟如何?

對於一臺車長超過5米的中大型SUV來說,6.7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足以讓其位居一眾性能SUV的行列。 另外,理想ONE採用的增程式動力系統,也意味著其擁有著電動車的駕駛質感,同時也有著動力性能受制於電池SOC的特性。

6.7秒的加速成績是在電池擁有充足電量的情況下實現的,而當電池SOC下降至20%以內時,實測的加速成績便下降到了12秒左右。其原因也並不難理解,在全力加速時,是由增程器和電池共同“發力”。但是電池的放電功率是受制於電池SOC。

簡單來說就是電池電量越足,放電功率也就越大,當電池SOC下降也直接影響放電功率的下降。而單獨依靠增程器的發電功率是無法100%滿足全力加速所需,所以理想ONE的動力表現是與其電池SOC直接相關的。

比漢蘭達智能,比寶馬X5霸氣,沒有續航焦慮的理想ONE究竟如何?

當然,理想ONE現階段提供了增程模式、混動模式以及電量保持三種模式。增程模式可以簡單理解為純電優先模式,在電池SOC大於20%之前完全使用電池電量驅動,而當電池SOC掉到20%以內時,增程器啟動發電並直接供給電機驅動車輛。多餘的發電量和動能回收時產生的電能則直接儲存到電池內。

混動模式則是電量在100%-72%之間使用純電動力,在低於該區間時啟動增程器並保證電量始終維持在72%-20%的區間,而電量保持模式則是將電池SOC始終維持在72%-60%區間。三種模式對應著不同的使用環境。

比漢蘭達智能,比寶馬X5霸氣,沒有續航焦慮的理想ONE究竟如何?

對擁有固定充電條件的用戶更適合用增程模式,可以直接將其當作一臺電動車來駕駛。加之理想ONE本身搭載了一塊40.5kWh的電池(可用33.2kWh),其純電續航里程實測在130km左右,足以滿足用戶日常通勤使用。而混動模式則對應著沒有固定充電條件,但偶爾會使用公共充電樁的用戶。這一模式也可以簡單理解為效率最優模式,電池和增程器都不會負擔太大的“工作壓力”。而最後的電量保持模式則屬於經常不充電,直接將理想ONE當成一臺“油車”的使用場景。這一模式下,增程器啟動的頻率會更高,同時也能保證車輛始終維持在最強性能條件下。

三種模式對應著不用的消費群體,也對應著不同的使用場景。不過,理想ONE官方也表示後期會繼續通過OTA的形式升級優化車輛的混動邏輯,但本質上也並不會脫離開上述的三種模式。很有可能會直接簡化到“樂意充電”和“不樂意充電”兩種簡單易懂的模式。(截止發稿時,理想ONE已經更新為增程式和純電優先模式)。

比漢蘭達智能,比寶馬X5霸氣,沒有續航焦慮的理想ONE究竟如何?

拋開現階段還有些複雜的模式,理想ONE的駕駛品質還是可圈可點的。除了足以“秒殺一切”的動力儲備,整車的駕駛感並沒有某些品牌純電車型那般激進。車身對“電門”的響應有著很不錯的邏輯線性,也就是可以用較低的學習成本來快速適應這臺車的性格。果然,汽車媒體人出身的李想很懂得如何調校好一臺車來滿足用戶。

這種線性的表現也直接代表了暈車幾率的下降,尤其動能回收的表現。即便最強檔,也並不會出現突兀的拖拽感,而是一種“由淺入深”的過渡。無論對駕駛員還是乘客都能提供一個平滑的減速感,而並非“前仰後合”。

比漢蘭達智能,比寶馬X5霸氣,沒有續航焦慮的理想ONE究竟如何?

作為一臺中大型SUV,理想ONE在底盤懸架依舊會表現出一種“開船”的感覺,即便能明顯讓人感覺它的懸架有意調的更硬一些。個人感覺,理想ONE懸架的低速壓縮阻尼設定值還是偏小的,結合在實際駕駛中的表現就是每次剎車踩停時,車身都會表現出明顯的下俯姿態,而且總是會有多一次的晃動。

比漢蘭達智能,比寶馬X5霸氣,沒有續航焦慮的理想ONE究竟如何?

瑕不掩瑜,理想ONE在底盤懸架的整體表現還是能給出一個不低的分數,日常駕駛過程中並不會有多餘的振動通過底盤傳遞到你的屁股上,就感覺像是有個果凍隔離在你和底盤之間,雖然會有一些多餘的跳動,但能感受到的振動還是具有一定的質感。

在消費者最為關注的續航方面,前面也曾提到過,在增程式模式下電池SOC從100%跑到20%,城區路況總共跑了130km,表顯示電耗21.5kWh。而在高速路況時,實際行駛里程為80km(涵蓋幾次急加速),表顯電耗33.1kWh。而在油耗方面並未分開測試,在饋電情況下,綜合百公里油耗8.7L左右。同樣,對於一臺超5米,還擁有6秒加速能力的中大型SUV來說,這樣的油耗值得您的一片掌聲。

比漢蘭達智能,比寶馬X5霸氣,沒有續航焦慮的理想ONE究竟如何?

OK,該誇的誇過了,下面就到了挑毛病的時候了。理想ONE你準備好了嗎?

理想ONE的“第一罪”:增程器NVH太差。

即使能感覺到理想ONE在努力控制這臺三缸內燃機的振動傳遞到車內,但在停車狀態下,增程器啟動後,方向盤乃至後排座椅都能明顯察覺振動感。尤其在冷車啟動時,增程器的聲音很類似拖拉機的那種“突突”的聲音,尤其在車外更為明顯。這樣的聲音搭配新能源的綠色牌照,著實滿滿的違和感。

理想ONE的“第二罪”:動力請求和內燃機“聲畫不對位”。

因為理想ONE的增程器並不直接參與動力輸出,所以在滑行和平穩加速時,內燃機的響應是與油門上的動力請求不同步的。試駕過程中,多次出現深踩油門,車速也及時響應,但增程器依舊維持轉速不動。此外,當電量較低時,增程器會更加“努力”的發電。這樣的時候,即便鬆開油門踏板,增程器依舊會維持在高轉速運轉。所以這種“聲畫不同步”的感受著實有些刷新我對汽車這一傳統認知。

總結來看,理想ONE整體上其實是一臺不錯的車,但是也的確存在著明顯劣勢。劣勢的根源就在於增程器的選擇。關於這塊的深度解析大家可以去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增程器、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理想ONE的三個“大問題”)。

比漢蘭達智能,比寶馬X5霸氣,沒有續航焦慮的理想ONE究竟如何?

最後簡單說說外觀內飾吧。

比漢蘭達智能,比寶馬X5霸氣,沒有續航焦慮的理想ONE究竟如何?

比漢蘭達智能,比寶馬X5霸氣,沒有續航焦慮的理想ONE究竟如何?

比漢蘭達智能,比寶馬X5霸氣,沒有續航焦慮的理想ONE究竟如何?

作為新勢力造車的理想,從設計伊始就沒那麼“天馬行空”。整臺車無輪從哪個角度看過去,都更符合我們在傳統意義上汽車這個名詞的認知。在這同時,作為一家新勢力品牌,理想ONE也在合理的範圍內,對細節之處實現了更明顯的“極客範”突破,就比如“星環”大燈。

理想ONE的整體造型明顯更喜歡方方正正的元素,再至本身尺寸並不小,最終得到的結果就是,在氣勢上僅僅是稍微遜色於寶馬X7。這句話,“你品,你細品!”

比漢蘭達智能,比寶馬X5霸氣,沒有續航焦慮的理想ONE究竟如何?

比漢蘭達智能,比寶馬X5霸氣,沒有續航焦慮的理想ONE究竟如何?

到內飾,四塊屏幕的設計絕對會顛覆任何人的傳統認知。分區明顯,分工明確是我對這四塊屏幕的總結。只不過問題也有一堆,比如菜單邏輯太過複雜,甚至混亂;副駕駛專屬娛樂系統會通過整車揚聲器播放,容易干擾到駕駛員等等體驗層面的問題。

但究其本質,都是些軟件層面的小瑕疵,未來理想也可以通過OTA進行改善,所以這些問題也就不算是什麼大問題了。

一句話的總結吧。

比漢蘭達智能,比寶馬X5霸氣,沒有續航焦慮的理想ONE究竟如何?

理想ONE最大的問題就是增程器本身的劣質表現,因為一個增程器直接拉低了整車的評分。想來這個問題理想本身也應該是瞭解的,但對於理想ONE這臺車來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優化體驗,但並不會有本質上的改變。

或許,理想的下一臺車會是一臺足夠完美的增程式電動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