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數據遭遇下滑,特朗普喊話美聯儲,到底是誰的錯?


PMI數據遭遇下滑,特朗普喊話美聯儲,到底是誰的錯?


昨天晚上美股出現了最近幾週一來的最大跌幅,道瓊斯指數下跌了268點,跌幅接近1%,眾多周知的原因是最新發布的11月份工廠採購經理人指數意外的下滑到了48.1,原來預期的是49.2,我記得10月份的時候美國的採購經理人指數在50以上,雖然這次的工廠採購經理人指數下滑的沒有之前那麼厲害,但還是大大低於了預期,要知道特朗普對企業活躍度非常關注。

這個數據出來特朗普就立即炮轟美聯儲,認為鮑威爾把利率把持的太緊了,也就是所謂錯誤的量化緊縮政策,這導致了美元的過度強勢,引發了企業投資的縮減,造成製造業缺乏向上的活力。

實際從今年多次特朗普的發表講話中都能看出,每次經濟數據不好的時候,或者出現危機的苗頭,特朗普都會有針對的性的吐槽美聯儲,說白了特朗普就覺得經濟出現下滑或者不好的局面時,都是貨幣緊縮造成的,美聯儲應該大幅度的調低利率。

而美聯儲始終奉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在理性的中間選擇了謹慎中參照經濟運行指標對貨幣進行精準的把控,這一切看起來是再成熟不過了,那麼這到底是誰的錯呢?

我以為美國11月工廠採購經理人指數出現波動是正常現象,目前從全球範圍內看PMI數據普遍出現反彈的預期,說明經濟的企穩概率在加大,但這個過程是複雜的,是在震盪中緩慢的向上,美國的工廠採購經理人指數在10月的時候尚可,而11月低於預期也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只是正常的波動而已,特朗普之所以吐槽美聯儲,是對數據過於苛刻了,其實到了明年1月份的時候你再看12月的數據可能又會有驚喜,這本來沒什麼大問題。

如果非得找點原因出來,只能說世界經濟雖然有所企穩,而根本還貿易壁壘的問題,這大大降低並抑制了全球的消費需求,在這種供需疲軟的態勢下你要想經濟快速的企穩恢復那是不現實的,唯獨有一天全球範圍內不再有貿易保護主義,我覺得那才是世界經濟重新步入大好局面的開始,只要這個現象一天不結束,還想回到過去的模式那是痴人說夢。

說到這裡答案就一目瞭然,在特朗普和美聯儲之間究竟誰對誰錯實際上是需要反思的,我一直認為美聯儲的很多舉措是非常明智的,並且冷靜的根據美國經濟的實際情況,有前瞻性的給出利率政策和預期,以現在美國經濟整體的運行情況看,當前的貨幣政策是正確而且有效的,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美國經濟跟世界經濟一樣大概率震盪企穩,過程還是那句話會充滿曲折,在底部需要震盪相當長的時間,能不能突破就看特朗普在相關方面會不會有大的改變了,而從最新對巴西和阿根廷恢復加稅的問題看,其實一切都還維持原樣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