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被狂罵,有錢人做慈善怎麼就這麼難

做了好事反而要被詆譭和辱罵,甚至收到死亡威脅,這世間竟有此事?

通常情況下,一個人做了好事應該得到讚揚,被幫助的人就算沒有感激之心,那也絕不該恩將仇報。

然而,這樣的事最近卻發生在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身上。

比爾蓋茨被狂罵,有錢人做慈善怎麼就這麼難

比爾·蓋茨深陷陰謀論

眼下,疫情正在全球肆虐。由於早期階段政府不重視,美國現在已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當地時間10日發佈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確診病例已超過50萬例。

特朗普自上任以來一直反覆強調America First(美國優先)的政策,現在看來,在大統領的領導下,至少在疫情病例上美國做到了First(第一)。

比爾蓋茨被狂罵,有錢人做慈善怎麼就這麼難

既然特朗普政府抗擊疫情不力,那麼只能靠美國人民自己了,畢竟美國從來不缺乏強大的民間力量。

例如,以比爾·蓋茨為首的美國富豪也在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光比爾·蓋茨一個人就表態,他的基金會將出資數十億美元,用於建設工廠,致力於開發新冠肺炎的疫苗。

比爾·蓋茨表示,將與七家可能開發出疫苗的生產商合作建設這些工廠。

他也承認,可能會有數十億美元浪費在失敗的疫苗上,但這樣做可以加快疫苗的開發。

除了投入大量資金外,比爾·蓋茨還在自己的社交網絡上號召大家重視疫情,保持社交距離,居家隔離,並在網上耐心為網友解答疫情相關的問題。

可以說,比爾·蓋茨又出錢又出力,在全球範圍內也很難再找到像他這樣的人了。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胸懷天下的人,卻遭到了一邊倒的負面性評價。

比爾蓋茨被狂罵,有錢人做慈善怎麼就這麼難

在很多美國人看來,比爾·蓋茨之所以這麼積極,背後有不可告人的陰謀。

有人散步謠言,比爾·蓋茨正利用疫情和疫苗實現控制全球的目標。

原因在於,比爾·蓋茨曾在2015年的一次演講中發出警告:“未來數十年內,如果有什麼東西能造成1000萬以上的人死亡,那很可能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病毒,而不是戰爭。“

在陰謀論者看來,這恰好是比爾·蓋茨早有預謀的體現。

此外,蓋茨基金曾於去年10月與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衛生安全中心合作,模擬了一場全球瘟疫流行的桌面演練。陰謀論者更是將其作為比爾·蓋茨製造了病毒的直接證據。

如此匪夷所思的言論,即使和其他陰謀論相比,也顯得更加可笑和荒謬,但偏偏還有不少市場。

對於自己深陷陰謀論的輿論漩渦,比爾·蓋茨也做出了回應。

他在做客央視《新聞1+1》節目時表示,這挺有諷刺意味的,尤其是對於那些盡全力幫助世界,做好應對疫情準備的人而言,自己目前已經捐出幾十億美元。

但比爾·蓋茨也表示理解,他指出,眼下的情形有些瘋狂,不可避免會產生很多匪夷所思的謠言。

由此可見,比爾·蓋茨的胸懷與氣度絕非常人可比擬,陰謀論者的荒唐行徑只是在自取其辱。

比爾蓋茨被狂罵,有錢人做慈善怎麼就這麼難

富豪做慈善不被待見

針對比爾·蓋茨的陰謀論之所以盛行,反智當然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根源在於一些人的仇富心態。

是的,並不只是中國才有仇富現象,人類本質上都一樣。

在這次疫情中,做慈善反而被罵的除了比爾·蓋茨還有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

前些日子,因日本政府檢測速度過於緩慢,孫正義就在推特上表示,決定自掏腰包,為日本民眾免費做肺炎檢測。

沒想到的是,孫正義出於善意的義舉卻遭到了日本網民的激烈抨擊,最終只能無奈作罷,放棄免費檢測的打算。

比爾蓋茨被狂罵,有錢人做慈善怎麼就這麼難

無論是比爾·蓋茨還是孫正義,兩人在私德上都沒有什麼嚴重的負面新聞,比爾·蓋茨更是熱衷於慈善事業。即便如此,也不能杜絕民眾對他們的偏見。

事實上,如今提到富豪做慈善,絕大多數人都會會心一笑,覺得富豪不過是為了避稅而已。

有錢人做慈善是為了避稅,這一觀念已深入人心,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美國富豪究竟是怎麼做的。

早在2008年,比爾·蓋茨就表態,會把全部身家捐給自己名下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 & Miranda Gates Foundation),一分一毫也不會留給自己子女。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也將自己大部分財產捐給了該基金會。

比爾蓋茨被狂罵,有錢人做慈善怎麼就這麼難

巴菲特和比爾·蓋茨還曾於2010年發起了名為一項運動The Giving Pledge(捐贈誓言),即號召美國億萬富翁捐出一半身家。號召剛發出兩個月時間,就得到了40名億萬富翁的支持。

從硅谷知名科技新貴加瑞特·坎普(Garrett Camp, Uber 聯合創始人)、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 Airbnb 聯合創始人),到蒙牛創始人牛根生和已故的海航集團董事長王健,都曾加入這一運動。

去年,全球首富貝索斯的離婚風波鬧得沸沸揚揚,最終其前妻麥肯齊·貝索斯分走了370億美元,而這位新晉億萬富豪也已於2019年5月表示,自己將加入The Giving Pledge,捐出一半身家。

截至2019年5月,已有來自22個國家的204個億萬富豪作出承諾,認捐總額超過5,000億美元。

本週二(4月7日),福布斯發佈了第34期全球億萬富豪榜。共有有2,095位億萬富豪上榜。

對比一下,我們可以發現,響應The Giving Pledge的億萬富翁只佔總數的十分之一。

這意味著,願意捐出一半身家以上的億萬富豪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否應該拋棄富豪做慈善只是為了避稅的偏見呢?

畢竟,絕大多數富豪連捐出一半身家“避稅”都做不到。

更重要的是,即便富豪捐出財產只是為了避稅,那也不意味著對社會毫無益處。美國政府規定,慈善基金會每年至少要撥出賬目資產的5%用於公益事業。

這樣一來,就算有富豪的慈善基金會主要目的是避稅,但在法律的強制下,也會受到限制。

比爾蓋茨被狂罵,有錢人做慈善怎麼就這麼難

做慈善不該被指責

慈善行為是否應該採取唯結果論呢?

以我們中國人的價值觀來看,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畢竟我們歷史上有齊人不食嗟來之食的記載,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中國文化向來推崇骨氣。這也是為什麼當年的“中國首善”陳光標會引起那麼大的爭議。

如果是以犧牲人格尊嚴換來的施捨,那斷然是不能接受的。

不過,以比爾·蓋茨為代表的美國富豪遠沒有達到踐踏人的尊嚴的地步。

比爾蓋茨被狂罵,有錢人做慈善怎麼就這麼難

就算他們捐錢是為了避稅又如何?

在法律的規範下,基金會每年必須要做出相應的善舉,社會得到的好處是實在的。

人都有私心,讓所有富豪都像比爾·蓋茨那樣捐出全部身家,既不現實,也過於道德綁架。

同樣的道理也應該用在所有公眾人物上,比如成龍就長期致力於慈善,但一樣也沒少捱罵。

當然,由於個別明星曾陷入“詐捐風波”,導致民眾對明星做慈善報以不信任的態度。

但事實上,“詐捐”的明星還是極少數,像成龍堅持30年做慈善,就算得不到讚揚,也不應該不罵。

比爾蓋茨被狂罵,有錢人做慈善怎麼就這麼難

對於富豪、明星乃至所有公眾人物做慈善,現在的輿論似乎過於苛刻。既要人家捐得多,還不能有私心。

在午茶君看來,公眾人物做慈善,只要確認有利於社會公益,他們具體捐了多少錢並不重要,即便是出於私心,但是公益也確實做了,給社會也確實帶來了溢價效應。

我們應當鼓勵,而不是過多苛責。

為了避稅也好,為了博取名聲也罷,這個並不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