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IDC數據中心的“容量管理”的目標和3種子業務場景

如何根據業務擴張的步伐提前規劃IT資源的容量,並確保IT服務能夠支撐業務的擴張,這是容量管理應該考慮的問題。在缺乏有效的容量管理的情況下,組織要麼承受因容量不夠而業務受阻的後果,要麼承受臨時性採購而帶來的高額成本。

關於IDC數據中心的“容量管理”的目標和3種子業務場景

而在實施了有效的容量管理之後,這些問題可以大大地弱化,而保持IT和業務之間的協調發展。容量管理(Capacity Management)流程的根本目標是確保在可接受的成本下,IT容量能夠及時滿足當前和未來的業務需求。

關於IDC數據中心的“容量管理”的目標和3種子業務場景

容量管理的目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設計並維護一個恰當且不斷更新的容量計劃,這個容量計劃能夠反映出當前和未來的業務需求;

● 就容量和性能相關問題,為業務和IT的其他領域提供建議和指導;

● 通過管理服務和資源的性能和容量,確保服務性能成果達到或超過約定的性能目標;● 協助診斷和解決與性能和容量有關的故障和問題;

● 評估變更對容量計劃、服務和資源的性能和容量帶來的影響;

● 在成本合理的情況下,確保實施主動測量來改進服務的性能

容量管理流程所涉及的活動範圍包括:

● 監控業務活動模式和服務級別計劃,生成服務和組件的性能與容量的定期與臨時報告;

● 正確理解客戶當前和未來對IT資源的需求,並能預測客戶未來需求;

● 可以結合財務管理,影響需求管理;

● 採取一些調整活動,以充分使用現有的IT資源;

● 制定能夠滿足服務級別協議的容量計劃,讓服務提供商能持續提供在SLA中約定的服務質量,並提供詳細的容量計劃時間表,以滿足在服務組合和SLR中規定的未來的服務級別;

● 預先採取提高服務和組件績效的活動。

1.業務容量管理

業務容量管理子流程將業務需求和計劃轉換成服務和IT基礎設施的要求,以確保能及時量化、設計、規劃和實施未來IT服務的業務需求。這可以通過使用有關服務和資源的當前資源利用率情況的數據,來對未來業務需求進行趨勢分析、預測和模擬。未來的業務需求來源於服務策略和服務組合所描述的新流程和服務需求、變更、改進和現有服務的增長等。

關於IDC數據中心的“容量管理”的目標和3種子業務場景

2.服務容量管理

服務容量管理子流程的重點是管理、控制和預測實際運營的IT服務使用和工作負載的端到端性能與容量。它確保對所有服務的性能、SLA和SLR中描述的服務目標能夠被監控和測量,且記錄、分析和報告收集的數據。在必要時,組織可以採取主動和被動措施,來確保所有服務的性能都達到約定的業務需求目標。這一工作的負責人應瞭解交付提供端到端的服務時所使用技術的方方面面,同時需要向參與資源容量管理的專家尋求建議。如果可能,組織應使用自動化閾值來管理所有運營的服務,以確保能在發現服務目標沒有完成時,能夠及時處理。

3.資源容量管理

資源容量管理子流程是管理、控制和預測單個IT技術組件的性能、利用率和容量。資源容量管理確保那些有有限資源的IT基礎設施被監控和測量,並記錄、分析和彙報這些收集的數據。同樣,在可能情況下,組織應使用自動化閾值來管理所有組件,以確保能在發現服務目標沒有完成時,能夠及時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