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遊還願河南登封中嶽廟

去遊登封中嶽廟是年前大年三十去的,也正好是我的結婚紀念日。

去的時候因為不知道高速免費,所以走的國道,再說也確實不太遠,走高速是一百公里,走國道是八十公里。從汝州到登封的國道修的很漂亮,路況很好,可以媲美高速,就是國道限速很多,怕違章,開起來不太舒服。

自駕遊還願河南登封中嶽廟

一直聽媽媽說我和弟弟都是在中嶽廟祈求的,生我們以後媽媽也去還願過,我和弟弟沒有去過,這次去中嶽廟也算是還了心願。

自駕遊還願河南登封中嶽廟

名山第一,這時在大門前老婆和兩個兒子照的。

自駕遊還願河南登封中嶽廟

廟裡面像這樣的古柏很多,當時沒打算髮帖,也沒有照幾張。

自駕遊還願河南登封中嶽廟

這棵古樹就厲害了,兩千五百年年的側柏。

自駕遊還願河南登封中嶽廟

去的時間很對,人不太多。回去給村裡老人說起來我去中嶽廟了,老人們說每年他們都包車去,過完年肯定是人擠人。

自駕遊還願河南登封中嶽廟

道濟天下牌匾,中嶽廟是道教主流全真教的聖地。

自駕遊還願河南登封中嶽廟

中嶽大殿,河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單體木結構建築。此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簷慶殿頂,上覆黃色琉璃瓦,椽飛斗拱,梁枋天花,皆用清代最尊貴的和空彩畫。這種規格的大殿,在明清之際僅次於皇宮和皇陵中的主殿。清初殿外還懸掛有宋人顏體“峻極殿”三字匾。

大殿前築有3米高的月臺,周圍有石雕欄杆,月臺正面有三道石階。中間的臺階分二路,二路間鑲有垂帶式“御路”一石,上面浮雕著精美的圖案,上截為“獨龍盤踞”,中間為“雙龍戲珠”,下邊為“群鶴鬧蓮”等紋飾。月臺下面為拜臺,左右為兩座秀麗的御碑亭,東為“御捍亭”,內立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的御碑,西為“御帛亭”,內立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的御碑,其字乃草書,筆勢如箭,揮灑淋離。

自駕遊還願河南登封中嶽廟

中嶽大殿,宣統年間的牌匾

自駕遊還願河南登封中嶽廟

宣統年間汝州人士送的牌匾,以前登封和汝州都屬於洛陽的管轄範圍,所以聯繫相對緊密一點,現在登封屬於鄭州管轄,汝州屬於平頂山管轄,滄海桑田。

自駕遊還願河南登封中嶽廟

中嶽廟最後一座殿宇,原名“黃籙殿”,是儲存道經之地,創建於明萬曆年間。後來清代乾隆皇帝遊中嶽時,曾在此殿題碑書銘,故又稱“御書樓”。現為硬山廡殿式黃色琉璃瓦樓房,為民國所建,兩側順山房是儲存祭器的地方。

自駕遊還願河南登封中嶽廟

去的時候有點晚,轉過以後吃過飯就下午兩點多了,本來想去少林寺轉轉,看時間是來不及了,只有下次去再轉。

聽我媽說少林寺還沒有中嶽廟大,不過少林寺的名氣在哪裡呢!今年過年如果有空也一定去轉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