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海戰記》|北歐傳奇的序章

#霸權社新作,北歐維京人題材,部分角色擁有歷史原型。原名vinland saga,直譯文蘭傳奇,文蘭應該實指美洲大陸,估計真真·大結局主角應該會航海探險最終踏上文蘭的土地,但是就動畫目前完結的點來說估計還早著呢,暫時不如把文蘭當作一個“理想鄉”“桃花源”之類的符號看待。

此番算是公認的高質量:精緻的打鬥作畫、冷門題材的選取、對古代北歐社會的殘酷毫無掩飾的刻畫、鮮明的反戰內涵,都能令《冰海》在新番中獨樹一幟。

《冰海戰記》|北歐傳奇的序章

雖然整體質量沒得黑,不過某些劇情確實有不少爭議。其一就是我們的男主托爾芬作為第一工具人,在殺父仇人手下勤勤懇懇工作多年,喜提代號tool芬。

姑且原因是阿謝拉特用陰招殺了他爸爸托爾茲,所以tool芬想要堂堂正正決鬥,但是阿謝拉特作為一個骯髒的大人表示決鬥是有條件的,於是就順理成章的養了個工具人在身邊,這個邏輯本身是沒有問題的。更別說,主角眼睜睜看著爸爸死在自己眼前時還是個孩子,有這種邏輯不奇怪,而之後他也都是在燒殺搶掠中長大,沒點特殊的契機也無法改變三觀。

《冰海戰記》|北歐傳奇的序章

除了工具人這一點外,觀眾感覺不舒服的更深層的原因,是tool芬為了給那個說著“真正的戰士不需要劍”的老爸復仇,自己卻成為燒殺搶掠的幫兇,這個劇情所帶來的疏離感。主要還是維京人的世界,不,包括當時的英格蘭,應該說古代的世界都太殘酷了,而阿謝拉特一幫人的所作所為(例如為了搶過冬的食物直接屠村)以現代人的道德標準來看實在過分。就事論事就已經很過分了,聯想起童年時期的劇情與托爾茲的理念,就顯得tool芬既壞還蠢。

至於嘴上說著反戰實際上卻天天打仗這一點,並不算問題,畢竟用殘酷的戰場承托出和平的美好的戰爭片要多少有多少,從對tool芬的爭議也能看出來確實大家都不認同tool芬的做法,那麼這部片子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冰海戰記》|北歐傳奇的序章

所以,問題的關鍵就變成了,讓一個反面例子做男主角且全劇中並無成長(雖然由於歷史原型在這我們都知道男主最終會成長),是不是一個合適的商業選擇了。漫改動畫,漫畫也沒出完,動畫篇幅又只能到這裡,這也沒得選擇。好在我們有既身世複雜又足智多謀的真男主阿謝拉特,不說討喜,但有著一股複雜的韻味,角色刻畫而言相當成功。

阿謝拉特和托爾芬,都在尋求著復仇,前者更成熟,後者更稚嫩;前者如願以償後死亡,後者雖然活著卻因前者之死丟失了人生目標,希望生者把對過去的執念和小刀一齊丟掉去追隨遙遠的文蘭吧。反正都要成為什麼的奴隸,至少能跟個更好的主嘛。

《冰海戰記》|北歐傳奇的序章

還有一個爭議點則是克努特王子的覺醒。本來嘛,一個長的像公主的王子,要是還能幹,豈不美哉。爭議主要在覺醒得太神棍+太突然。確實,在基督教的語境下覺醒,稍顯文化隔閡,但是結論其實挺世俗的。

簡單的說,主題是“愛”。不是給親朋好友的愛,是如同雪花平等地飄落在每個人身上般的大愛。很顯然,人做不到,只有上帝(如果有的話)才能做到。但是“上帝”很明顯拋棄了人們,不然世上怎會這般生靈塗炭。所以,不如由自己來創造,屬於地上的樂園。雖然整體顯得神棍,但本質倒是如果上帝不存在那麼我就是上帝,赤裸裸的異端啊(狗頭)。

《冰海戰記》|北歐傳奇的序章

至少我個人覺得結症在於太突然,一個社恐王子突然就覺醒成帝王之材了,反正大家是不太服的。知道覺醒除了和神父聊人生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家臣之死,失去了自己的避風港。但總感覺還是不夠,至少得刻畫出王子本來就有稱王的水平,只是性格內向+思想覺悟不夠吧。當然,就算比較突然,長的像公主的大帝,這個設定我也是相當願意欣然接受的呢(嘿嘿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