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心聲】苦難終將過去,希望就在眼前

4月8日,武漢終於迎來了解封。從1月23日封城以來,武漢人民承受了疫情所帶來的一系列苦難。幸運的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無私支援下,英勇的武漢人民齊心協力戰勝了來勢洶洶的疫情,我們的城市迎來新生。作為一名工作在武漢的政法幹警,我先後經歷了居家隔離、下沉社區、方艙醫院、康復驛站等多個階段。一路走來,其中的不易無法言喻。

1月23日清晨,剛睡醒的我習慣性地打開手機,從新聞中得知武漢將於上午10時實施公共交通停運、離漢通道關閉的封城措施。由於事發突然,家中沒有任何食品儲備,我立馬起床趕到了菜市場。與以往冷清的早市不同,當天的菜場人山人海。臨近年關,菜場營業的攤位比以往少了很多,但每個攤位前都是滿滿的人。伴隨著市場將於10時關閉的循環廣播,人們顧不上挑選、講價,購買各種生活物資。我也不例外,各種裝滿肉菜的塑料袋把我的十個手指掛得滿滿當當。以至於短短數百米的回家路途我不得不兩次停下來休息。一進家門我便緊鎖大門,開始了足不出戶的居家隔離生活。

【戰疫心聲】苦難終將過去,希望就在眼前

之後幾天,隨著疫情的快速發展,社區作為防疫的前沿陣地,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為了支援社區工作,各機關單位開始調派黨員幹部下沉社區。1月28日和1月30日,我分別前往紅星社區、古樂社區協助工作。隨著疫情進一步發展,下沉社區由輪班調整為定班。2月1日,單位安排我在古樂社區定點協助開展防疫工作。前期居家隔離期間,我和多數網友一樣對社區工作抱有偏見,深入一線後,才真切體會到他們的辛苦和艱難。以我所在古樂社區為例,該社區剛成立不久,規模相對較小,僅有12名工作人員和3名夜班保安,但卻管轄著一個有2801戶居民的小區商業綜合體。

【戰疫心聲】苦難終將過去,希望就在眼前


疫情期間,社區工作紛繁複雜,包括:防疫政策宣傳、核查居民健康狀況、協調發熱居民就診、接送非發熱病人就醫、分發防疫用品和物資、報送各類統計數據等。這些工作看似簡單,做起來卻很不容易。以核查居民健康狀況為例,已經入住的630餘戶居民需要逐一詢問,一輪電話下來就是好幾個小時。負責該項工作的同志不僅要打電話詢問,還要做好相關記錄,工作強度之高不言而喻。這還不是社區幹部面臨的首要挑戰,部分居民對社區工作的不理解、無處不在的感染風險才是他們面臨的真正考驗。

【戰疫心聲】苦難終將過去,希望就在眼前

疫情初期,由於發熱病人過多,定點醫院曾短暫出現過一床難求的艱難局面,一些疑似和確診的輕症患者不得不居家隔離治療。做好這類人員及其家屬的保障是社區工作的重中之重。古樂社區的兩位書記總是衝鋒在前。一天中午,我正在吃飯,一位情緒激動的病人拿著CT報告和換洗衣物堵在社區門前,要求社區立馬安排其住院。社區的彭書記不懼風險、主動上前,一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才平復病人激動的情緒。作為社區工作人員,我們真心希望所有的病人都能住上院,但對於暫時無法住院的病人,我們也會積極協調,同時以買藥、送菜、發放消毒粉和口罩等方式來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們。

【戰疫心聲】苦難終將過去,希望就在眼前

在社區工作期間,還有一件事讓我深受感動。這就是收到了來自四川省宜賓市馳援武漢的蔬菜。它讓我第一次親身感受到武漢不是獨自在戰鬥。那是2月4日下午,我正在社區門前值班,社區的孫書記安排我和另外幾名社區工作人員前往竹葉山接收捐贈的蔬菜。當我們開車到達指定地點時,現場已經熱火朝天。儘管分菜現場聚集了很多不同社區的運菜車輛,但卻秩序井然。蘿蔔、包菜、冬瓜、南瓜、紅薯……菜品都很普通,但對於此時的武漢人民來說卻是雪中送炭,情重泰山。第二天上午剛上班,我們便把一部分捐贈蔬菜分袋打包送到孤寡老人、隔離病人、困難群眾的家中,剩下的蔬菜也擺放在小區門前分發給有需要的居民。

整個上午的分菜經歷讓我收穫了滿滿的獲得感,卻不曾想到,一個更大的挑戰即將擺到我面前。午休時,突然接到院裡選派我和另外四名同事前往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工作的通知。相對於社區來說,方艙醫院無異更加危險。想到自己夫妻都來自於農村,擔心自己出了意外會累及家人,我不免心生膽怯。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我最終說服了自己。

【戰疫心聲】苦難終將過去,希望就在眼前

2月5日下午,劉劍紅、鄧葉桐、賀志恆、龍飛和我集聚六樓會議室,萬詩雄檢察長當面叮囑我們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堅決完成任務,並親自給我們送行。接下來的一個月,我們五人便駐紮在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從事防疫工作。

【戰疫心聲】苦難終將過去,希望就在眼前

到達方艙醫院的前幾日,我們主要從事接收物資、整理艙內物品、熟悉方艙醫院內外部環境等準備工作。期間,方艙醫院收到了來自社會各界捐贈的床上用品、空氣消毒機等物資。這種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義舉,著實讓人感動。

【戰疫心聲】苦難終將過去,希望就在眼前

2月10日晚,我們方艙醫院的全體人員通宵加班,以確保第二天首批病人的順利入住。洗護用品、臉盆、開水瓶、收納箱等生活物品需要擺放,被罩、床單、電熱毯需要整理……兩百餘張床位佈置起來需要大量的人員和精力。忙起來的時候,我早已把事先定下的不要與陌生人接觸的安全守則拋置腦後,與素不相識的人一道整理起了床鋪。完工後,我又因擔心被陌生人感染而無比懊惱。這種並肩戰鬥但又相互嫌棄的心理說出來有些怪異,但卻是無比真實。

【戰疫心聲】苦難終將過去,希望就在眼前

2月11日下午,一切準備就緒,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收治了首批患者。來自山西省的醫護人員也正式進駐方艙,全面接管病人的治療工作。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方艙醫院的防護物資十分緊缺,進艙的醫護和安保人員沒有鞋套就把塑料袋套在腳上,隔離衣的數量不足就用一次性雨衣代替。為了把數量有限的防護物資留給進艙人員,每人一隻口罩、一雙手套就是全體非進艙人員的全部防護。儘管困難重重,廣大的醫護工作者卻不懼艱難,衝在一線。難道她們就異與常人,無所畏懼?當然不是。一天,一位首次進艙的醫護人員,因為壓力過大導致精神崩潰在眾人面前哭的稀里嘩啦。儘管如此,情緒發洩完畢後,他還是堅強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沒有人生而無畏,只是他們選擇了勇敢。

【戰疫心聲】苦難終將過去,希望就在眼前

除了醫護人員,公交司機、個體工商戶、熱心市民等普通群眾也紛紛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2月13日下午,醫護人員換班,下班的人員搭乘公交車返回賓館。車子出發後十多分鐘,一個剛出艙的護士對我說“自己落了單,無法返回賓館”。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撥通了公交司機楊師傅的電話,得知這一情況她二話沒說,立馬答應再跑一趟。疫情期間,熱心的市民還有很多很多:主動為吃不慣米飯的山西醫療隊員免費提供麵食的小麵館老闆,得知女性醫護人員購買衛生用品存在困難,路過方艙醫院時放下物品轉身離開的愛心女士,千里迢迢從山西太原單槍匹馬、駕車逆行而來的大愛志願者劉國強……他們身上沒有任何的職責使然,卻主動幫助我們的城市渡過難關,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3月1日,隨著最後一批34名患者治癒出院和76名患者順利轉診,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率先休艙,成為武漢首座“休艙”的方艙醫院。從開業之初就期待它關門大吉的願望,在今天終於得以實現。

【戰疫心聲】苦難終將過去,希望就在眼前

之後,我們五人小分隊又轉戰新華印務康復驛站。與方艙醫院收治確診的病人不同,康復驛站主要負責集中隔離治癒出院的人員。相對來說,被感染的風險要小很多,連日來壓在心頭的感染擔憂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煙消雲散。本以為會平安無事,卻不曾想家人被病毒感染。3月25日,康復驛站的最後一批隔離人員解除隔離,我們都沉浸在順利完成任務的喜悅之中。當晚,我留宿在倉庫看管即將移交的防疫物資。26日凌晨1點半,在睡夢中,我接到父親的電話:“你母親在隔離酒店突發疾病,你和你哥趕緊過去看看。”這時我才知道他們倆已經被感染。原來25日晚,母親治癒出院後在隔離酒店突發疾病。她第一時間想到了父親,可她卻不知道此時父親也已確診且在住院。情況緊急,父親才給我和哥哥打來電話,說出了他們隱瞞多日的實情。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讓我震驚不已。

一直以來,父母都在武漢的一家酒店上班。我被調往方艙醫院後,怕他們擔心,一直沒敢告訴他們實情。我以為只有我瞞著他們,沒想到他們有更大的事情瞞著我們。後來才知道,他們上班的酒店在被徵用為發熱人員隔離酒店後,一名工友不幸被感染,作為密切接觸者的他們也被隔離並先後確診。為了怕我們當子女的擔心,他倆始終沒敢告訴我們實情。萬幸的是,母親最終平安無事,父親也很快就治癒出院。3月26日下午,在順利移交防疫物資後,我告別了連日來一起奮戰的兄弟,提前一天回到了離開了50余天的家庭。

【戰疫心聲】苦難終將過去,希望就在眼前

雖然武漢的疫情正在逐漸過去,但它帶給我們的影響還在繼續。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快速蔓延,經濟下行將不可避免。特別是疫情中心的武漢,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武漢人可能還要面對疫情帶來的後續影響,但只要我們胸懷信心,不懼困難,一步一個腳印,勝利的希望就在眼前。我堅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更沒有白吃的苦。只有經過苦難的淬鍊,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絢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