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海綿寶寶》:一部溫暖又反映社會現實的高級幽默動畫片


豆瓣9.5《海綿寶寶》:一部溫暖又反映社會現實的高級幽默動畫片

《海綿寶寶》

《海綿寶寶》是美國Nickelodeon頻道播放時間最久,也是唯一一部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播放,直到現在依然在更新播出的系列動畫。從播放至今一共有11季,200多集。它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世界各國播放。平均幾乎每年都會得一次獎,光在美國本土和亞洲就囊括了14項大獎。

這部動畫片不僅適合小朋友看,連很多成年人也被深深吸引。有項調查曾顯示,美國每月收看這部動畫片的 6000 萬觀眾裡,竟有一半是成年人。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很多名人、明星都曾是海綿寶寶的鐵粉,奧巴馬就說過海綿寶寶是他最喜歡的動畫角色。

在中國,《海綿寶寶》的愛好者也是跨越各年齡段,豆瓣評分每一季評分都在9分以上,最高9.5分。如果你看到彈幕上有自稱是成年人的人“飄”過,那是真的,因為我就是其中一名。

曹文軒曾經說過:

一部好的兒童作品既要吸引孩子,也要感動成人。

《海綿寶寶》就是如此,雖然曾經我也覺得它的受眾群體這麼廣實在有點"邪乎",但最近因為疫情宅家,跟著孩子看過幾集後,瞬間就"真香"了。稱它是一部既能讓人們快樂之餘,又能帶來溫暖和反映社會現實的高級幽默動畫片一點都不為過。因為無論從作者的創作初衷還是劇情設計,都能給觀眾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和觀賞價值。下面,我就從這兩個方面帶大家來看看《海綿寶寶》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一、作者的創作初衷賦予了這部動畫片積極正面的影響和意義


豆瓣9.5《海綿寶寶》:一部溫暖又反映社會現實的高級幽默動畫片

史蒂芬·海倫伯格

《海綿寶寶》的作者是史蒂芬·海倫伯格,出生於1961年。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個漫畫家,動畫師和製片人,其實海倫伯格還是一位海洋生物學家。海倫伯格之所以會創作這部動畫,跟他的愛好和從事的職業有很大關係。

從小,海倫伯格就非常熱愛海洋生物,保護海洋曾是他的理想。80年代時,海倫伯格曾在在奧蘭治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過幾年海洋生物課程,雖然他後來也曾痴迷於動畫,卻一直沒忘記對海洋的興趣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夢想。

為了讓人們能更容易瞭解與海洋有關的知識,海倫伯格嘗試著把興趣和理想結合,將海海底世界的生物設計為卡通形象,並於1997年以漫畫的形式出版,沒想到效果卻出奇的好

比如:主角海綿寶寶的形象就是深海里的一種海綿生物,只不過,為了動畫效果,海倫伯格經過反覆修改,最終將它定型為四四方方的模樣。至於海綿寶寶的面容,比如那兩顆大板牙,則是以他自己小時候的樣子為參照設計的。

豆瓣9.5《海綿寶寶》:一部溫暖又反映社會現實的高級幽默動畫片

海綿寶寶和海底中的海綿生物

跟海綿寶寶一樣,動畫片裡的其他形象也都能從海洋生物裡找到原型:派大星是一種典型的呈輻射對稱的五角星形海星,章魚哥顧名思義就是章魚的代表,而蟹老闆則是一種沙蟹,炮芙阿姨是河豚,痞老闆是一種浮游生物等等。

豆瓣9.5《海綿寶寶》:一部溫暖又反映社會現實的高級幽默動畫片

派大星和原型比較

因為良好的口碑,1999年該漫畫被製作成動畫片,一經問世也是好評如潮。這部動畫片在當時開創了海洋知識科普的新局面,孩子們因為喜歡動畫片中的主角,也開始更加關注跟海洋有關的知識。

動畫片的成功,也為海倫伯格帶來了不菲的收入,他將其中一部分又投入到保護海洋的公益組織和大學中的海洋科研實驗開發中,為保護海洋做出了實質的貢獻和推動作用。

可惜,2018年,海倫伯格因為身患肌萎縮性側所硬化症,既"漸凍人"的疾病(著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也是得了這種病),不幸逝世,終年57歲。

雖然海倫伯格英年早逝,但《海綿寶寶》將伴隨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繼續發光發熱。海倫伯格創造的角色和海底世界是永恆的,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它依然是孩子們瞭解海洋、關注海底世界的最佳啟蒙片,它給予人們樂觀、友誼和無限想象力的價值,產生的影響將是正面積極又深遠的。

豆瓣9.5《海綿寶寶》:一部溫暖又反映社會現實的高級幽默動畫片

《海綿寶寶》中各種海洋生物形象

二、 劇情設計: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意義

《海綿寶寶》的故事主要圍繞著主角海綿寶寶和他的好朋友派大星,以及鄰居兼同事章魚哥,還有蟹老闆的日常生活展開,發生背景是在海底一座被稱為比奇堡的城市。

雖然叫海綿寶寶,實際上這幾個卡通人物都不算小寶寶,因為他們可以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為了營生需要每天工作。不過,從海綿寶寶和派大星的一些言行舉止來說,也確實是很兒童化。

這樣的劇情設計,無形中也為收穫各年齡段的觀眾群打下了基礎。

這部動畫片除了能帶來開心快樂,也有很多反映成年人現實生活的真理在裡面。

如果你以兒童的視角去觀賞它,便會收穫溫暖和快樂,以大人的視角去深究它,就會看到社會生活真實的一面。

1. 以兒童視角看:是孩子們的童話,也是成年人曾經擁有過、現在渴望擁有的快樂和溫暖。

《海綿寶寶》每一集都是獨立的故事,每個故事不僅僅體現嬉笑怒罵那麼簡單,有很多情節都很溫暖。片中,海綿寶寶是熱愛生活,對工作富有熱情的人他的快樂很簡單,吹個泡泡就能高興大半天。

海綿寶寶能數十年如一日地鑽研如何將蟹黃堡做得又快又美味,顧客滿意就是他快樂的源泉,為了一份外賣可以翻山越嶺,即便是不漲工資也願意在蟹老闆店裡幹活。

他善良、單純,整天變著法兒的讓別人開心,很多人都說,最喜歡他“正常人不能理解的傻”。

記得有一回:海綿寶寶在運動會上因為褲子不小心裂開露出了內褲,惹得旁人一通大笑。看到大夥兒那麼開心,於是,原本很難為情的海綿寶寶就豁出去了,走到哪兒都主動告訴別人,並四處向人們展示他的破褲子,卻招到了大夥的一致反感,差點落個討厭鬼的罵名。

豆瓣9.5《海綿寶寶》:一部溫暖又反映社會現實的高級幽默動畫片

派大星和海綿寶寶

派大星雖然比較懶惰、"無腦",但他對友情卻純粹得讓人心疼。他和海綿寶寶之間就有很多經典、溫暖的故事和場景,比如對方吃了一份變味兒的食物,口臭到整個宇宙都無法忍受,雙方都不會嫌棄。他們的很多對話也成為了人們百聽不厭的雞湯,簡單摘幾段大家感受一下:

海綿寶寶:派大星,你為什麼叫派大星?

派大星:因為我是上帝派來保護你的大星星。


派大星對海綿寶寶說:誰都會犯錯,所以人們才會在鉛筆的另一頭裝上橡皮。


派大星對海綿寶寶說:若有來世,我還做你的白痴朋友。


派大星:猜猜我有幾顆糖?猜對了兩顆都給你。

海綿寶寶:五顆!

派大星:猜對了!先給你兩顆,剩下的下次給你。

是不是很暖?海綿寶寶和派大星之間偶爾也會因誤解而起爭執,生活中,也常常有沮喪、失落的事情發生,但無論怎樣,最終都能因為友情的堅守、支持,和樂觀的精神順利渡過。

他們的快樂雖然很傻氣,但真的很讓人憧憬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在收穫歡聲笑語時都能得到滿滿的溫暖。看著看著,不知不覺間,友誼的種子已悄悄地播撒在孩子心中;而大人們也總能會心一笑,因為這樣單純的世界是我們曾經擁有過,也是現在渴望擁有的。

2. 以大人的視角看:反映社會現實,觸動心靈得到共鳴

很多大人喜歡看《海綿寶寶》除了因為它能帶來沒心沒肺的開心和溫暖之外,其實,更著迷於動畫片中對現實社會的真實展示和對心靈的觸動。

如果從大人的角度看,它其實是一部諷刺動畫,有很多場景常常含有心酸的暗喻,蘊含了黑色幽默,尤其是對幾個主要角色性格特徵的設計,很能觸動人心,讓人找到共鳴。

比如說,章魚哥就是最現實,又最接近我們成年人的角色。

他的生活很乏味單調,每天除了兩點一線當收銀員就幾乎沒有別的生活。跟海綿寶寶相比,工作對他來說只是一份餬口的生計,也是一種週而復始的習慣。他總是無法放鬆下來,好不容易擠出一天休息,卻總放心不下工作,一天往回跑好幾趟,直到自己崩潰為止。

木訥古板的章魚哥其實也是一個內心很溫暖的人,只是被生活磨滅了熱情,不懂得如何尋找回單純的快樂。他也常想融入海綿寶寶和派大星的世界,但又很容易出戏。比如死活不能理解為啥海綿寶寶一瓶泡泡水能玩的那麼開心,卻忍不住賭氣砸下重金要吹出大大的泡泡來。

豆瓣9.5《海綿寶寶》:一部溫暖又反映社會現實的高級幽默動畫片

海綿寶寶、派大星、章魚哥

章魚哥還是一個是很仗義、外冷內熱的人。雖然他總是嘲諷,甚至拒絕綿寶寶的天真和熱情,但其實他對海綿寶寶非常呵護。記得當海綿寶寶懷著滿滿的熱情將一份PIZZA送到顧客手中,卻被對方以沒有飲料為由拒絕簽收時,海綿寶寶瞬間哭成了淚人,平常總愛譏諷他的章魚哥卻出其不意地挺身而出,將PIZZA拍在了顧客身上。

章魚哥還喜歡冷眼看待世界,揭示真理。他看到派大星和海綿寶寶關係那麼好,偶爾也會想惡作劇一番,讓他們看到人性間真實的一面。比如故意挑撥倆人的關係,看他倆鬧得不可開交,然後一副:“你看,這就是塑料友情”的表情冷眼旁觀。

或者,在暴風雨來臨時,看到海綿寶寶和派大星餓得為了爭奪食物開撕,章魚哥制止後卻丟下一句話戳心的話:一場暴風雨就讓你們變成了沒有人性的生物?

雖然章魚哥外表很冷漠,但私底下也是一個有浪漫文藝情懷小“悶騷”的人。

平常最大的樂趣就是吹豎笛,儘管技術有限,但總很容易陷入自戀狀態。

看到章魚哥,總是會忍不住想,我們很多人何嘗不是如此?總想改變生活,奔向詩和遠方,又不得不被生活束縛,內心雖有一腔熱情卻又不得不時刻提醒自己社會的真實和殘酷,小心翼翼地隱藏,用冷眼旁觀的姿勢生活。

對於章魚哥的性格特徵,借用一句話總結:

我們曾經都是海綿寶寶,卻活成了章魚哥。

也許,這也是很多人喜歡章魚哥的原因,因為我們總能從他身上找到共鳴。

而蟹老闆則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商人,雖然他骨子裡沒有“大惡”,但他的行為也代表了社會上一部分資本家的現實嘴臉。蟹老闆很摳門,最大的興趣就是錢,他將壓榨勞動力視為理所當然

蟹老闆僱傭海綿寶寶,是因為海綿寶寶做的蟹黃堡又快又好吃,能為他多掙很多錢。記得當海綿寶寶忘了放醃椰菜那集,海綿寶寶被顧客故意找茬要求退回2塊錢時,他會非常實際地忽略海綿寶寶以往的辛勤和功勞,將損失轉接到他身上。在蟹老闆心裡,只要顧客能付得起錢,一切要求都是合情合理的。為了1塊錢,他甚至能不奮不顧身地去掏下水道。

雖然蟹老闆是一名精明、金錢至上的商人,但在這部動畫片中,包括他在內的四個主要角色並沒有絕對的壞人,只是分別代表了生活中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徵。

豆瓣9.5《海綿寶寶》:一部溫暖又反映社會現實的高級幽默動畫片

蟹老闆眼中的一切都是金錢

如果要說真正的反派,那應該是痞老闆,他是一個嫉妒心旺盛的競爭者,為了能從蟹老闆那偷到秘方,不惜動用各種歪門心思。

比如,當痞老闆發現蟹老闆的秘方藏在地底下時,他計劃鑿隧道去偷竊,結果鑿一半卻發現了另一番新天地,原來地底下別有洞天,自然景觀非常美麗。於是靈機一動,將那裡開發成了餐廳,吸引了大批人來吃飯,但其實做的飯又髒又難以下嚥。

還有很多其他人物,幾乎每集都能從中找到對現實生活的觀照。

《海綿寶寶》之所以能讓成年人跟著孩子一集接著一集追著看,是因為通過動畫片中不同人物性格特徵和關係互動,能從中窺見社會的基本形態和真實鏡頭。有人能看出它的有趣,有人能看出它深藏的內涵,而認為海綿寶寶是幼稚的動畫片的人,也許是沒認真看過吧。

三、 結語

隨著現代動漫題材的蓬勃發展,動畫片已不為孩子獨有,有的適合小朋友看,有的適合大人看,但《海綿寶寶》卻是為數不多,老少皆宜的一部動畫片。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以不同的視角去看,就會看到不同的《海綿寶寶》。無論是從對孩子的知識和價值觀啟蒙看,仰或是從對成年人生活的揭示和啟發看,它都是一部能帶來溫暖又有深意的動畫片。

之所以選擇海綿作為動畫片的主角,是因為海綿的可塑性非常強,既能吸水,又能給予他人。他希望每位孩子,每個人都能像海綿一樣,在面對各種壓力時,能夠釋放和承受,不會因為壓力而變形甚至垮掉。

動畫片裡,海綿寶寶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可無論周圍環境如何,他總能樂觀地面對。就像被陽光蒸發了水分的海綿一樣,給點水就能膨脹回原樣,繼續樂樂呵呵地生活,並給別人帶去歡樂。

希望無論是小朋友還是大朋友都能像海綿寶寶那樣,而樂觀和堅毅就是滋養我們的水分。

豆瓣9.5《海綿寶寶》:一部溫暖又反映社會現實的高級幽默動畫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