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垣古代名人:韓弘

韓弘,唐滑州匡城(長垣)人,生於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卒於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十二月,享年五十八歲。先後任職宣武軍節度使、上柱國、司徒中書令、宰相。贈太尉。

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宣武軍節度使董晉死。以行軍司馬陸長源為留後。長源性苛刻,好急躁,又恃才傲物,無威儀。其部下判官孟叔度輕佻淫縱,漫罵悔辱將士,軍中皆惡之。及晉死,二人揚言將士紀律松馳,散漫日久,將以嚴法治之,眾皆心懼。有人勸長源出錢為董晉制孝服,長源不許,眾心不服,長源只給劣布之價,賞軍時軍士只得鹽二斤。舉軍大怒,以往常例軍中有大事,皆厚賞于軍,而長源賞薄,軍心浮動,殺陸長源及孟叔度食其肉立盡。此日德宗下詔命長源為節度使,但為時已晚。宣武軍監軍俱文珍等迎宋州刺史劉逸準來主汴州事,劉逸準來汴州後亂始安。二月下旬皇上以劉逸準為宣武軍節度使,賜名劉全諒。可劉全諒視事才八個月,即死去。軍中將士思念劉玄佐之恩,推其外甥都知兵馬使韓弘為留後。

韓弘為劉玄佐外甥。原籍潁川郡(今許昌市),自祖父世居長垣。少年時父母雙亡,其舅父劉玄佐將其養大。初考明經科不中,棄文習武,從舅父學騎射,隨玄佐為屬員。後又入考場授大理評事(為大理司屬員,秩正九品,調查案件),仍在汴州。及玄佐卒,士寧被逐,韓弘出汴州,到宋州為南城將。劉全諒知汴州,命弘為宣武軍都知兵馬使。

貞元十五年(799年)九月,劉全諒死,韓弘被推為留後。監軍表奏皇上,朝廷亦以劉玄佐之功,許弘將宣武軍。遂降旨以韓弘自大理評事升檢校工部尚書、汴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宣武軍副大使知節度事,宋、亳、汴、潁四州觀察使。原來劉全諒時,蔡州吳少誠遣使到汴州,密於劉全諒謀。欲趁曲環死,共攻陳(今淮陽市),許歸少誠。及全諒死,韓弘視事,少誠使者還在汴州官驛,韓弘即斬少誠使者,以絕少誠。並選精兵三千,助攻少誠於許州(許昌市)城下,少誠由此失勢。

宣武軍自劉玄佐死後,萬榮逐劉士寧。韓惟清反李萬榮。萬榮子李乃作亂。董晉入汴,鄧惟恭又亂。董晉死,亂兵殺陸長源。至韓弘為節度使,已有五次作亂,養成下級軍官及部分軍士,非常驕橫難治。主帥勢輕,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及韓弘掌軍事數月後,明察暗訪,皆知其詳情。有郎將劉鍔等為首在軍中素為驕橫者三百餘人。俗稱矯枉過正,韓弘要大振軍威,經過充分準備,精心籌劃。一日先引親兵陳列於牙門,召劉鍔等及其黨三百餘人議事,皆捕獲,數其罪而殺之。血染牙門之道,橫流滿地。而韓弘與賓客吃酒談笑,若無其事。從此以至韓弘入朝(800-821年),二十餘年間,十萬大軍無一人敢不聽命、違紀作亂者。

吳少誠反,德宗命諸軍征討。宣武軍有三千人參戰。因諸軍無統帥,進退不一,人不奮勇。在小滶水(源出河南魯山縣西北谷積山東流至定豐縣入汝水)地方,被吳少誠擊敗。十六年(801年)二月,德宗又命原夏綏節度使韓全義為蔡州四面行營招討使。命宣武軍等十七道兵皆受全義節制.而韓全義無勇略,是行賄宦官,投機取巧而得為大帥,每議軍事,又有宦官數人為監軍,坐帳中爭論不休,事不決而散,他們根本不懂打仗,故士兵全無鬥志。同年九月,宣武軍與河陽軍私歸本道。宣武軍撤回汴州。

長垣古代名人:韓弘

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德宗死。淄青(山東)節度使李師古欲乘國喪,浸掠鄰境,兵屯西境準備先攻滑州,進屯曹州(今河澤市),且告訴韓弘,想通過宣武軍地界。韓弘遣使對李師古說:“你入我境,既為盜賊,我在境上等你,有膽量你就來吧。”李師古發兵西進,韓弘陳兵境上,嚴陳以待。師古知韓弘有備,無法通過,引兵回。

吳少誠與李師古互贈物品,少誠以牛皮換師古之鹽巴。偷過宣武界,被韓弘發覺,將所有物資皆扣留入庫。師古及少誠皆怕韓弘,無可奈何,不敢再過宣武界。十月加韓弘平章事。

魏博(河北大名)節度使田興(後來賜名田弘正),將所轄其六州土地、兵眾歸朝廷(田氏自田承嗣始五十餘年不霑皇化,不交賦稅,與朝廷對抗)。今田興以州歸朝,李師道(師古弟)忌之。想攻打田興。先差使者到汴州遊說韓弘,說如果韓弘助己定有大利。韓弘告訴李師道說:“我不營利害,惟有奉詔行事,你如攻田興,我則出兵東取曹州。李師道只好作罷,不敢行動。皇上以此封韓弘檢校左僕射、司空。憲宗即位再加同平章事(為宰相級)。

時為藩鎮割據時期,宣武軍南有蔡州吳少誠、吳元濟,北有魏博軍田氏,東有淄青李氏,三面皆擁軍叛唐.宣武軍地處要衝,為西京屏藩。元和十年(815年),韓弘鎮宣武軍已十餘年,兵精糧足,頗以兵力自負不願入朝,朝廷也不以忠純對待。淮西(蔡州)吳元濟叛唐,憲宗以河東(今太原市)節度使王鍔為同平章事,王鍔是靠巧佞眉上,勾結宦官而居顯位。韓弘心中不平,就致書當時的宰相武元衡,表示官在王鍔之下是最大的恥辱。憲宗正在用兵淮西,想依重韓弘,使其制約吳元濟,改封弘為司徒,平章事,官在王鍔之上。皇上用嚴綬為招討,嚴綬不會用兵,很快為吳元濟所敗。韓弘當吳元濟、李師道兩地之中,又勢力最強。怕其一但有異志,舉兵助賊。便授韓弘以兵權,封其為討淮西諸軍行營都統,又令李光顏、烏重胤、李塑等大將授其節制,以控制韓弘。又因前招嚴綬之故,特命兵部郎中、知制浩李程親自到汴州宣告,以示恩寵。可韓弘不願離汴州,只派兒子韓公武將兵三千,隸屬李光顏軍。

韓弘雖居統帥,卻陰懷逗撓(留阻)之計。不願吳元濟速亡,想用吳元濟鉗制朝廷,自己好收漁人之利。故常不想讓諸將立功,每聞獻捷,常數日不悅。李光顏在諸將中,作戰最力。韓弘想結交光顏,取其歡心。派人遍索全城,得一美女,教之歌舞絲竹,飾之珠寶金翠,就裝飾品可置數百萬錢.遣使者送給光顏。光顏收到後.設筵招待諸軍將領,命使者獻其女於筵前。其女容色絕世,滿座皆驚。光顏謂使者:“你相公(韓弘)憐憫光顏在軍旅不易,賜以美姬,荷德誠深,然戰士數萬,皆棄家遠來,身冒白刃,其苦無以言表,更為不易。光顏何敢獨以聲色自娛。”光顏說後淚流滿面,一座皆泣。即於席上以厚禮賞使者,並歌女一道返回,說:“你回去替光顏多謝相公。光顏一身許國,誓不與賊同戴日月,死無二意!”此舉傳遍三軍,士氣大盛,使光顏數敗元濟,戰功卓著。

諸軍用命,加之宰相裴度坐陣督戰,討元濟軍已達九萬有餘。吳元濟滅亡是大勢所趨,儘管李師道暗助也無濟於事。韓弘見吳元濟在諸路大軍進攻下,節節敗退,就不再抱希望。於憲宗元和十 二年(816年)秋七月,出兵攻打吳元濟,破敵郾城之眾二萬餘,殺二千餘,捕虜一千餘人。宰相裴度移鎮郾城。原來諸軍討吳元濟.四年不克,是時淮西四面受敵,滅亡在即,韓弘欲加用命。於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冬,李塑雪夜克蔡州,吳元濟被擒。解送京師。憲宗皇帝命韓弘、裴度條例平蔡將士之功狀,及蔡州降將之功。加李塑為山南東道(今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及四川東,陝西東南大片地方)節度使,賜爵涼國公。韓弘以統帥功加檢校司徒兼待中(待中為門下省長官正二品與尚書僕射、中書令同居宰相之職,稱左相,等同國務院副總理),許國公、李光顏、烏重胤等各升官有差。

元濟平後,叛臣就只剩下王承宗,李師道二人。十三年(818年)王承宗降。而李師道又因刺殺宰相武元衡,加之曾援吳元濟等罪,憲宗命李塑數李師道之罪通告天下。命宣武軍韓弘、魏博軍(河北田弘正)、義成軍(滑縣李光顏)、武寧軍(江蘇徐州李塑)、橫海(河北滄縣烏重胤)等兵共討李師道。自吳元濟平後韓弘一直心懷恐懼。及受命討李師道,弘想立功自贖,便親自領兵出戰。憲宗元和十三年(818年)九月,韓弘自將兵擊李師道於曹州(今河澤市)圍破其城。翌年正月又拔考城(今蘭考縣東北)殺二千餘人。二月李師道被擒斬,以首級傳送京師。李家祖孫自代宗廣德年間至此已五十餘年。河南河北藩鎮跋扈之局至此告一段落。他們自封官吏,不貢賦朝廷。山東平後汴州三面皆安,而韓弘心中更不安,因請入朝,憲宗恩准。當年七月,盡攜汴之牙將千餘人入朝,並進奉給朝廷馬三千匹,絹三十五萬端及雜繒(紡織品)三萬端,金銀器二百七十件,其下屬左右軍中尉各獻萬緡。皇上待弘甚厚。在便殿拜見憲宗時,以其有足疾,命太監攙扶,賜宴加等。準備舉行儀式加封韓弘。弘又三次上書,堅辭兵戎之職,願留京師奉朝。於是憲宗下詔褒獎。

詔曰:納大忠,樹嘉績,為臣所以明極節;賜殊寵,進高秩,有國所以待元臣。(1)況乎邦教誕敷,王言總會。百辟攸憲,四方式瞻。(2)永念於懷。久虛其位。載揚成命,僉曰休哉。(3)

宣武軍節度付大使知節度事,汴、宋、亳、潁等州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司徒兼侍中,使持節汴州諸軍事,汴州刺史,上柱國,許國公,食邑三千戶韓弘。(4)降神挺材,積厚成器。中蘊深閎之量,外標嚴重之姿。(5)有匡國濟時之心,推誠不耀,有夷兇禁暴之略,仗義益彰。(6)自鎮浚郊,二十餘載。師徒稟訓而鹹肅,(7)吏土奉法而愈明。俗臻和平,(8)人用庶富。威聲之重,隱若山崇。(9)淮奮濯徵,命統群帥。克殄殘孽,惟乃有指蹤之功。(10)及齊境興妖,分師進討,遂梟元惡。惟乃有略地之效。(11)既聞旋旆,俄請執珪深陳魏闕之城,遠繼韓侯之志。(14)朝天有慶,就日方伸。(15)又抗表章,固辭戎族。三加敦諭,所守彌堅。(16)於藩於宣,諒切於注意;我弼我輔,難違其衷懇。(17)式遂良願,載兼上司。論道之榮,因之以齊八政;中樞之長,升之一讚萬務。(18)玄袞赤舃,備於寵光。(19)不有其人,孰膺斯任?可守司徒兼中書令。

韓弘入朝後,朝廷以原吏部尚書張弘靖兼平章事代韓弘鎮宣武軍。憲宗死後,以韓弘代理宰相。時間不長,十五年(820年)六月,又以本官兼河中尹。河中晉絳(山西省)節度觀察等使。當時弘弟韓充為鄭滑節度使,兒子韓公武為鄜坊(陝西富縣、黃陵一帶)節度使。父子,兄弟三人同時掌兵,人臣之寵,冠絕一時。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因身體欠佳,三次上表告老,請罷節度。皇上準其辭職,仍守司徒中書令。其年十二月三日病卒於永崇裡第。享年五十八歲。贈太尉,諡隱。皇上送葬禮絹二千匹,布七百端,米糧千石。天子為之罷朝三日,其葬物有司官給之,京兆尹監護,明年七月某日葬於萬年縣少陵(萬年縣少陵在臨潼縣東北武屯鎮古城村南)原京城東南三十里。楚國夫人翟氏袝葬。

韓弘處中唐潘鎮割據之時,尚能忠順朝廷;治汴州二十餘年,卓有成效;汴、宋、亳、潁四州二十七縣,人口一百三十多萬,入朝時除所獻之物外,汴州庫存還有錢百萬貫,糧三百萬鬥,馬七千匹,兵械不可數。可見之富強。弘峻法樹威,莊重寡言,沉謀勇斷,四鄰封地如吳少誠、李師道等儘管非常跋扈,但都懼怕韓弘。入朝後,憲、穆二宗待韓弘寵待有加。弘以名位始終,可見韓弘之才智非常人可比。他死時兒子公武已死。其孫韓紹宗嗣。

錄自宋廣民主編 《長垣古代名人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