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些話歌爾的老師想對你說……

孩子,有些話歌爾的老師想對你說……


2020年的春節有點不同尋常,民眾的流行語從“過年好”變成了“戴口罩”


病魔的肆虐,讓國家各行各業的活動也按下了暫停鍵,時間彷彿凝固了。


大家雖還是學生,不至於像成人一樣需要應對工作生活的諸多不便,但也已經深切感受到疫情的影響。學習資料不足,卻不能出門購買;本應面對面的授課方式,因為疫情改為網課;計劃中的寒假實踐活動,半途中斷……


記得與你們年齡相仿的年紀,我也經歷過和這次疫情類似的非典,那也是我生命當中第一次遭遇如此嚴重的疫情。媽媽每天都要給我量體溫,身邊如果有人發燒,就可能被隔離。


這一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彷彿又讓我想起了那個時期。下面,就來聊一聊我的心裡話。


學習賦予你“霧裡看花”的眼睛


兩次疫情的爆發都伴隨著謠言的散播,尚不明確的傳播途徑和模糊雜亂的謠言潮水般湧來。


記得非典時期,有人傳播“海鹽能夠預防非典”。於是,小區旁邊的小超市裡,人們哄搶推搡著買海鹽。後來,又有人傳播某個偏方可以預防非典,於是,周圍又掀起了囤積偏方的高潮。


坊間的秘方,也在這個過程中,更新迭代的出現,每一次都能引發民眾強烈的購物熱潮。而在當下,又有一些“香油點鼻孔”“某些中藥能抗病毒”的謠言肆虐。輕度的謠言,可能只是影響人們的某些行為舉止,重度的謠言卻可能毀掉某些人的生命。


孩子,有些話歌爾的老師想對你說……


這些事情給了我很大的觸動。謠言為什麼會興起?其實,是因為人的無知。捏造謠言的人之所以能夠“狐假虎威”,根本原因在於廣大民眾“通識教育”的缺乏,對於科學的無知。對於科學知識不嚴謹對待,自然不能避免被謠言的迷霧遮住“雙眼”。


知識的淺薄必然會帶給我們乾癟的生命。當一個人真心實意地投入到學習中後,就能夠從萬卷詩書中汲取先人思維的智慧,學會辯證思考的方法。他的理性思考力和感性創造力就使他有了擊垮謠言的矛,抵禦謠言入侵的盾。正所謂“霧裡看花”,唯有一雙慧眼才能看得清楚明白。


所以當大家抱怨學習苦、學習累的時候,我們需要明白,學習是一個人變得更聰明的最佳方法。至少,學習能給你一雙看透迷霧的眼。給你更多精神的從容,而不至於像輕信謠言的人一樣,頃刻就失掉了方寸。


學習塑造你“敬畏自然”的心靈


從非典到新型冠狀病毒,全部的源頭都在大自然的野生動物身上。野生動物一次又一次的被端上餐桌,享受野生動物饕餮盛宴的熱情將人們對於大自然的敬畏心掩蓋。


自然界中,所有物種都有固定的生存法則。任何一方輕易打破正常的食物鏈,都有可能引發大自然的異常反應。


很多人對於自然生態系和生物鏈平衡的知識完全不甚瞭解,正所謂“一葉障目,不知泰山”,狹隘片面的理解讓沉溺野味的人愈發無視大自然。


大家的生物課本里已經在教會我們相關知識,若是大家真的用心思考學習了,一定會被瑰麗多彩和神奇變幻的大自然折服,從而心存敬畏。我們也定能夠從自身做起,主動維護生態平衡,不隨意打破自然法則。


所以你看,學習能喚起和塑造我們敬畏自然的心靈,而敬畏自然則帶給我們和諧的生活環境。


學習提升你“面向未來”的擔當


當下對醫護工作者來說,需要調動自己全部的知識,調動全國的醫療知識資源,盡全力研製疫苗,學習的重要性也再次顯現。唯有平時善於學習、善於鑽研的醫生,才能有研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擔當。


孩子,有些話歌爾的老師想對你說……


大家看看84歲的鐘南山和74歲的李蘭娟的抗疫之舉,他們不就是最生動的寫照嗎?


推而廣之,未來的社會發展領域中,倘若我們不注重培養自己卓越的學習力和適應未來社會要求的擔當,由我們構成的中國,又怎麼可能擁有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國力?


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的同學會覺得這句話對自己不適應,事實上,這才是我們能夠適應未來發展的準則。大家肩負著中國未來的發展重任,倘若每個同學都不注重自我修身,怎可能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家,更談不上為國家盡力。


所以同學們,即使我們身處和平年代,但無形的硝煙和戰火仍然瀰漫在我們的四周,未來的發展會有更多的突發挑戰,唯有在當下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通過潛心學習培養自己獨立智慧的頭腦,敬畏自然的靈魂,創造未來的擔當,才能經過學習上的九九八十一難,成為有勇有謀有智的“鬥戰勝佛”,不懼挑戰,擔當為先。


潛心貫注,兀兀窮年,若干年後,你也可以成為民族的脊樑。即使不能星光熠熠,但你仍可以成為堅實的地基,為社會發展貢獻一份年輕的正能量。


中國有你,便是希望!世界有你,便是芬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