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某诉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管理违法并赔偿案


申某诉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管理违法并赔偿案

法院: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号:(2019)辽01行终476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申某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上诉人申华诉被上诉人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管理违法并赔偿一案,不服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作出的(2018)辽0102行初743号行政裁定,向沈阳中院提起上诉。

原审沈阳市和平区法院认为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据此,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二是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主体。

本案被诉行政行为是对涉诉公司进行的公司登记及监管行为,在上述行政行为中原告并非行政相对人;

又因原告与涉诉公司是在公司登记后签订的民事合同,因此与被诉的公司登记行为亦不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综上,本案原告不具有《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原告资格,其起诉应予驳回。沈阳市和平区法院裁定驳回原告申华的起诉。

上诉人申某上诉称

辽宁省工商局拒不执行银监发(2013)48号文件,违抗国务院八部委的联合部署,对违法违规的投资担保公司不但不依法查处和取缔,反而为其登记,无序发照,填写几千万元的注册资本,并以去掉“担保”改换名称重发执照代替清理规范,不履行行政监管职责,造成投资者的严重损失。

省工商局违法行政乱作为、监管缺失不作为产生的严重后果与原告构成利害关系,一审裁定错误且曲解法律。

请求本院撤销一审裁定,裁定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存在行政行为上的利害关系,有权提起行政诉讼;追究被上诉人的法律责任并对其给上诉人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申某诉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管理违法并赔偿案

沈阳中院认为

根据《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 第一款 、第四十九条 第(一)项 规定,提起行政诉讼,原告应当是被诉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与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这里的“利害关系”系指行政行为作出时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的直接影响,而不包含行政行为作出后所引发的其他影响。

本案中,上诉人主张的损失系行政行为作出后,上诉人与经营主体之间发生的法律行为而引起的损失,该损失与行政行为作出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上诉人不是行政诉讼法规定具有利害关系的主体,原审法院驳回上诉人的起诉并无不当。

上诉人提出的赔偿请求需以存在行政行为违法为前提,因本案中上诉人对行政行为不具备起诉的主体资格,故对于其赔偿请求亦不符合起诉条件。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