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感情、生活意趣3个角度,理解《浮生六记》中的美学思想

列举一下中国文学史上的奇书,《浮生六记》必然榜上有名。俞伯平评价:“《浮生六记》俨然一块纯美的水晶”。林语堂称赞书中的芸娘是“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并将此书译成英文推向海外。

《浮生六记》属于自传体作品,从内容来看属于笔记文学,有“散”和“杂”两个特点。全书并未围绕一个主要的故事情节展开来讲,而是根据沈复生平所为、所见、所想之事来写:夫妻恩爱深情的生活,日常家庭的琐碎事项,父母兄弟的家长里短,外出游历的所见所闻等。这本只有四万字的薄薄小册子,在问世仅100余年的时间里,就被大众所熟知和喜爱,影响广泛,可谓是古代的超级畅销书。

从艺术、感情、生活意趣3个角度,理解《浮生六记》中的美学思想

如果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浮生六记》的话,我会用“美”这个字。行文造句的文学艺术之美,夫妻生活的情爱之美,以及沈复和芸娘的生活意趣之美,这些美糅合在一起,让这本书始终有着深厚的艺术魅力。

01 在诗情画意中欣赏文学艺术之美

《浮生六记》中的文学艺术之美,细品起来就像剥洋葱一般,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整体情感上诗意的抒情美,细看第二层,是画面上的意境美,最里面第三层,是文字结构上的精巧美。

①诗情:诗意的抒情美

诗情,是此书看来如陶渊明误入桃花源,既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自然清丽,又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简单朴实。作者无论是写事还是写景,都充满了诗意抒情之美,语言凝练,清新含蓄。

如写两人花烛时期的闺房情趣时,

“戏探其怀,亦砰砰作跳,因俯其耳:“姊何心春乃尔耶?”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

短短几行字,勾勒出花烛之夜新婚夫妻间的羞怯多情,芸娘的细腻温婉,沈复的呵护爱惜,都跃然纸上。而那画面也如同烛火摇曳般,浪漫多姿了起来。

从艺术、感情、生活意趣3个角度,理解《浮生六记》中的美学思想

尧立绘插画《浮生·盟誓》

沈复的文章中的诗情,和其受到性灵派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性灵派在清朝以袁枚为代表,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诗歌创作要抒发人的心性和自由,表达真情实感。我们看到沈复书中对园林、景物的点评都颇有自己的见解,从不附庸风雅,并说:

“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即论诗品画,莫不存人珍我弃,人弃我取之意。”

充分体现出独特的个性。

②画意:画面的意境美

画意,是此书读来如品味一幅泼墨山水画。浑然天成,直抒胸臆,简单质朴,毫无造作雕刻之意,通篇看完无比流畅。但待你细品,又觉各个细节颇有意趣,作者匠心独具,读来时常让人会心一笑,却捕捉不到一丝雕刻痕迹。

比如夫妻两人中秋游玩沧浪亭,月下亭中,席地而坐,煮水烹茶。

“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

一幅中秋沧浪亭赏月图跃然纸上。这栩栩如生的画面,物我两忘的境界,看得人颇为动心,只想也晒月光喝茶,将烦恼忧虑一并散去。

从艺术、感情、生活意趣3个角度,理解《浮生六记》中的美学思想

尧立绘插画《浮生·贫乐》

又如夫妻两人六月里泛舟太湖之上:

“八窗尽落,清风徐来,执扇罗衫,剖瓜解暑,少焉霞映桥红,烟笼柳暗,银蟾欲上,渔火满江矣。”

将人、事、景三者融为一体,先为我们画出画面的框架。又通过“红色晚霞、亮起的渔火“这些点缀,使得整幅画面更有神气。

从整本书的诗情画意这一点,我们便能感受到沈复在行文上的功力,这一部读完让人爱不释手的小书,初看温柔淡雅,实则沈复在遣词造句上都有不少语言艺术技巧。

③文字结构的精巧美

沈复非常善用修辞手法来使文章更生动活泼,他描写芸娘本不爱说话,后来经过他的调动,芸娘慢慢也能说出见解。这里用的比喻是:

“余调其言,如蟋蟀之用纤草,渐能发议。”

瞬间把芸娘说出看法的过程形象的表达了出来,言辞中还体现了夫妻间深厚、有趣的感情。

从艺术、感情、生活意趣3个角度,理解《浮生六记》中的美学思想

句式结构上也非常灵活多样,多使用排比、对偶句等。描写他在岭南那一段游玩妓船那一段时:

“妇呼有客,即闻履声杂沓而出; 有挽髻者,有盘辫者;傅粉如粉墙,搽脂如榴火;或红袄绿裤,或绿袄红裤。”

透过这一串排比句式,我们不仅能看到众多女生挤在一起的画面,还似乎听到了乱哄哄又带点娇俏的声音,妓船热闹的氛围全被烘托出来了。

纵观全书,我们之所以对此书爱不释手,和它深厚的文学艺术之美有很大关系。此书虽是文言文体裁,但读来又不似文言文般有那么多典故和障碍,反而加入了白话亲切易懂的特点,只觉朗朗上口。难怪俞平伯平评论《浮生六记》是“无酸语、赘语、道学语”。

02 在夫妻生活中感受情真意切之美

整本《浮生六记》最让读者击节称赏的,就是沈复和芸娘温馨甜蜜的夫妻生活了。从新婚时期的趣事到家道中落后两人的患难与共,沈复用生活中细枝末节的小事刻画出夫妻相濡以沫的真情。而此书之所以在学术界也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背后还体现出了对人的个性的追求,以及对封建礼法的抗议。

①坦然记录夫妻生活的开先河之作品

读任何书都不能离开书本的时代背景,现在看来写夫妻情爱生活的书虽有许多,但在当时,浮生六记却算是开先河之作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里“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思想影响,在它以前,中国写婚后生活的文章几乎没有。所以陈寅恪先生才评论这是“例外之创作”。

我们先来跟随时间流转看看他们的日常生活。夏天,他们在沧浪亭隔壁的一间房避暑,

“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而已。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

夏日里,两人读书赏月评花,沈复教芸娘玩行酒令,一同饮酒作乐。这样的生活,果然是人间最快乐的事情呀。到鬼节时,他们就坐在临水的窗边,赏月吟诗饮酒,天气好时,就一起外出钓鱼闲坐乘凉。秋天来了,江南正是吃大闸蟹的好时候,他们约上朋友一起吃蟹赏菊。遇上宴会,芸娘就女扮男装,和沈复一起偷偷跑去宴会。一个调皮活泼的芸娘出现了。

情到浓时,谈起来世仍愿做夫妻,请人画像并虔心祷告。两人情意绵绵,对现有生活乐在其中,都留有心中的一方净土,可互通心意,互为知己。

从艺术、感情、生活意趣3个角度,理解《浮生六记》中的美学思想

尧立绘插画《浮生·欢聚》

这让我想到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他们之间也是如此恩爱,在清华大学的古月堂,他们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见面,就开始互通心意。钱钟书说“我没有订婚”,杨绛说“我没有男朋友”。在一起后,钱钟书到英国牛津大学读书,杨绛就放弃了美国大学的奖学金,跟着去英国陪读。

可以说,沈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爱情生活的典范,时至今日我们再看到这样温情的故事,除了被其中的美打动外,也可以思考自己的爱情是否有如他们那般,做到足够诗意、恩爱和有趣。

②家道中落后的患难与共

可惜的是,纵使情比金坚,但他们的爱情并未一直这样甜蜜下去。先是芸娘由于在家信里一时疏忽,称呼公公为“老人”,被公公发现。公公大怒,斥责芸娘不孝顺父母,坚持要沈复休妻。在亲情之爱和夫妻之爱如此激烈的冲突时,沈复不离不弃,选择带着芸娘另立门户。屋漏偏逢连夜雨,他们搬家不久,沈复给朋友担保结果被骗,芸娘没有抱怨,而是带病跟着他又转移地方。最后,芸娘在病中死去。

患难见真情。沈复和芸娘的爱情经受了种种考验,至始至终他们都对对方不离不弃。如果说一开始的浪漫之爱令人羡慕,那后面的深情之爱则令人深深打动。

从艺术、感情、生活意趣3个角度,理解《浮生六记》中的美学思想

尧立绘插画《浮生·漂零》

③《浮生六记》具有反封建礼教的意义

不止如此。《浮生六记》之所以被称为晚清小红楼,除了同为爱情悲剧之外,还因为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礼教的意义。

这种意义首先体现在对女性的尊重上。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性地位低下,沈复却始终尊重妻子,事事都与芸娘讨论,并愿意和芸娘一起做出“男扮女装”这种看似不登大雅之堂的事情。可以说,没有沈复的尊重和爱护,也就不会有这么可爱的芸娘。而在被父亲斥责后,他们选择离开家门。尽管沈复在文字中并没有体现出不满,但客观上,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对封建宗法家庭的反叛。这两层更深厚的寓意,也是让《浮生六记》如此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回望他们的爱情,不管是欢笑、痛苦还是分别,沈复都把其中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03 在日常叙事中感受生活意趣之美

好的感情不只是谈情说爱,还体现在志趣相投上:他们不仅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性格上也都乐观豁达。

他们都偏好自然之物,喜欢未经雕琢、浑然天成的物品。沈复爱好插画,对此尤有心得。夫妻两人也经常一起修建盆景,往往是沈复捡到好看的石头、树枝、花草带回来,摆弄出形状,芸娘在一旁提出建议并细心浇灌。待到深秋,盆景长得极好:

“神游其中,如登蓬岛。”

两人一起品题畅想,若自己居住其中可如何。这种野趣,实在令人羡慕。

从艺术、感情、生活意趣3个角度,理解《浮生六记》中的美学思想

尧立绘插画《沈复芸娘行迹图》

就连寄居在别人家,他们也会对家进行艺术化的创造。在萧爽楼时,他们并不富裕,过着简朴的生活,但从节省中,也有许多乐趣。比如吃食上,芸娘特意准备了一个梅花盒,每次可只盛少少的食物,避免浪费。就连楼下的窗户缺少栏杆,他们也能用旧的竹帘子加上布条,进行改造。和朋友外出游玩,对话饮酒,芸娘想了个巧妙的法子让他们可以当场柴火煎茶。朋友们称赞:

“非夫人之力不及此。大笑而散。”

两人之间互相的包容和打趣也随处可见。吃食上,芸娘爱吃臭腐乳和卤瓜,沈复却最讨厌吃这两样。芸娘打趣中哄着沈复吃两口,沈复捂着鼻子尝了下:

“似觉脆美,开鼻再嚼,竟成异味,从此亦喜食。”

芸娘还独具匠心的发明了“双鲜酱”来蘸着吃,味道鲜美,让沈复更是爱吃。写到这里,“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女人”——芸娘的形象已深入人心。

从艺术、感情、生活意趣3个角度,理解《浮生六记》中的美学思想

而且,不只芸娘是最温柔又可爱的女子,沈复也是很浪漫的。他们都是对人生乐观旷达之人,体现在生活的小事上,总是带着一种温温柔柔的,这也好那也好的乐趣。

这样清幽淡雅的生活,让人想到李子柒,一身古装、田园生活、手工、传统工艺,她的每一个视频,都把日子过成了诗。我想,当我们在看李子柒或《浮生六记》时,其实就是在看自己向往的生活。

04 结语

《浮生六记》的文字,很像那潺潺的溪水。你看那水底也有青草也有污浊,也曾被砖头阻挠淤泥搅黄,但水不会停留在某一处,只要有高低差,水就永远是流动的。水不会藏匿和纠缠什么,淤泥走了就走了。书中的意境也是如此,有高低起伏,有情感波折,但没有怨气,没有纠缠,充满了灵动活泼之美。

而我们阅读此书的感觉,就像欣赏一卷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山、水、人、情,融为一体。从中能看到文学艺术的高雅、夫妻情感的真挚、生活美学的意趣,哪怕只是轻轻一瞥,也像是被洗涤了心灵。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