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晉朝不受待見?因為生於不義,死於恥辱

從東漢末年開始,主要長期戰亂,中原人口大量損失,為彌補兵力和勞動力的不足,各路諸侯招攬不少西部和北部遊牧民族內遷到漢地,而這些內遷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鮮卑、氐、羌等,歷史上泛稱為“五胡”。從此,胡人的力量開始滲透入了中原王朝的軍隊,曹操就曾用氐族兵和匈奴兵,諸葛亮也大量使用過羌人兵,以此來增強軍隊的戰鬥力。

為啥晉朝不受待見?因為生於不義,死於恥辱


到了晉武帝時期,匈奴人劉淵已經當上了北部都尉、惠帝時期,劉淵更是爬上了五部大都督的官位,以胡人為兵在西晉軍隊已經相當普遍。當然不是沒有明白人看成這個隱患,早在晉武帝時就有大臣諫言漢地胡人過多的問題,但是,剛愎自用的司馬家完全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來,東海孝獻王司馬越之弟司馬騰用鮮卑人為將,成都王司馬穎則用匈奴人為將。

為啥晉朝不受待見?因為生於不義,死於恥辱


司馬氏如此看重胡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不信任扶自己上臺的西晉世家大族們,自己得位不正,說白了就是搶來的江山,今天這群世家大族可以幫司馬家篡位,就可以幫其他家族篡自己的位子,所以,晉武帝司馬炎死前任命的兩位輔政大臣,一位是外戚楊駿,另一位是宗室司馬亮,沒有一個是士族官僚大臣,這就覺得其政治集團能力的有限,直接導致了後來晉王朝宗室的種種矛盾。

為啥晉朝不受待見?因為生於不義,死於恥辱


當各司馬家各諸侯王為權力互相不服的時候,胡人們就行動起來了,在他們的策略下,司馬家各位弱智王爺們開始了起兵作亂,西晉的國力自然被這幫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搞得江河日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胡人自然知道西晉不堪一擊,於是乘機作亂,衰落的西晉自然無法抵禦這些胡人的入侵,以卑鄙手段竊取中原江山的司馬氏不僅沒有為民族立下寸功,反而險些讓中華文明墮入萬劫不復的險境,註定要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為啥晉朝不受待見?因為生於不義,死於恥辱


但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歷史上鳩佔鵲巢的事情不在少數,西羅馬帝國被自己接納的日耳曼人所滅,東羅馬帝國不接受教訓,結果被奧斯曼人所滅。如今的法國人又在重蹈覆轍,其國內,外來或合法或非法的移民在迅速增長,這都是其當年為了解決勞動短期大量引入殖民地區的土著人的惡果,用外來者解決本土勞動力短缺問題早已經被證明是飲鴆止渴的不歸路。

為啥晉朝不受待見?因為生於不義,死於恥辱


然而,基於政客和商人追求短期利益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這種事情在各個老齡化國家不斷上演,更有甚者把這些外來者當成上賓。殊不知,一旦外來物種成了氣候,就是本國物種來說就是災難的開始,也許有些權貴們以為,自己死後,哪管洪水滔天。可笑的是,財產和後人最多的就是這些權貴,羅馬帝國和西晉王朝滅亡的時候,相信那些王公貴族們是首先遭殃的那一群,歷史是最公正的,因果最終會都會有了了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