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澄奧專訪:這是鄭爽都得不到的小哥哥

這個小哥哥不一般

鄭爽和馬天宇參與的《流淌的美好時光》剛剛落下帷幕,除了鄭爽和馬天宇兩位主角仍舊搶眼之外。

周澄奧專訪:這是鄭爽都得不到的小哥哥

劇中飾演男二號的周澄奧也收穫了觀眾滿滿的愛,森西我顧哥,人帥心又善。絕對是想嫁男的優質人選,而其實周澄奧本人也絕對是優質老公的不二人選。

1992年出生,年方27。

身高183cm,盤正條順大長腿。

重點是妥妥的優質海歸男,曾留學新加坡。精通薩克斯等樂器,學習過專業足球,在校時期組過樂隊,出道之後發過單曲。

能唱會寫,在學生時代就導演過微電影。

看到小哥哥,其實我是緊張的。但暖如澄奧,早已買好了拿鐵遞給我,我說想要冰一點還起身幫我拿了冰塊。

喝了咖啡,緩解了一點兒緊張的氣氛,周澄奧開了個玩笑,問我他像不像哥斯拉。

我愣了下,他才笑笑說,他又不會吃人,讓我放鬆一點。

其實我想的是,這真是我目前採訪過最自來熟的藝人了吧。

戲劇和影視都是不可割捨的

瞭解周澄奧的粉絲應該都知道,他從2015年自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之後就進入了國家話劇院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其實我還蠻好奇,他是出於什麼契機參演了《流淌的美好時光》。而且我看了他剛出場的那段就被逗樂了,而且毫不留情的指出了他自帶“話劇演員”的影子。

沒想到他爽快地承認,確實到目前為止好像沒有辦法完全的拋開話劇表演上的一些慣性。

畢竟在劇場的時候,要照顧到後排甚至二樓的觀眾,就必須儘量的去放大自己的肢體語言。但像影視劇這麼近距離的表演,時時刻刻都要提醒自己不要“太出格”。

當時還在《你好,舊時光》的劇組,突然接到了經紀人的試戲通知。

跟劇組請了一天假,著急忙慌的去試鏡了。

他自稱全靠“運氣”,但其實要光說運氣未免有些太謙虛了。但不得不承認,運氣確實也是實力的一部分,畢竟他整個人的形象和顧森西這個角色也太像了。而且本人就是原著的小書迷,當時在上學的時候就很喜歡顧森西這個角色,能夠演出對他來說是一次很棒的經歷。

周澄奧還主動提起,在國家大劇院的時候有一件事讓他認識到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逆境,都要努力的爭取自己想要獲得的東西。

那是自己還是新人的時候,演的一個角色在劇本中僅僅只有兩句臺詞,雖然是個新人,但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主動跟導演提出要加戲。

導演倒也沒直接拒絕,而是說讓他自己找地方加,臺詞場景都要自己來,前提是不突兀,不能打亂整場戲的節奏,更加不能破壞整部劇的整體性。

本就不是導演出生,但他硬是擰著一股子氣,不僅在自己有戲的時候會在排練室,而是整天整天的和其他演員們留在一起,看他們的戲,找可以銜接的地方把戲串起來。

在一次次的演出過程中,他不斷地找尋。

從一個只有兩句臺詞的小龍套,變成了一個串起整場戲線索的靈魂角色。

周澄奧本人也承認這樣的情況雖不少見,但很多的導演其實是很忌諱演員擅自改戲的。但他說:“你不去試,怎麼知道不行。

雖然才在熒幕上出道2年,算是新人,但這絕不是一個新手演員能有的魄力,採訪到這裡其實已經對他在熒幕前總以“無腦學渣男”的形象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看法。

私下也是野小子一個

“不知道你覺得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我是一個很外向,很喜歡逗身邊人笑的人,喜歡讓身邊開心的人”

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的語速很快,聲音很洪亮,果然是專業科班出生的藝人。聲、行、表樣樣都好,眼睛笑眯眯的也很好看。

採訪進行到一半,其實已經感受到他是一個很有激情也很積極的樣子,雖然眼睛還有淺淺的黑眼圈,但絲毫不影響他的活力以及帥氣。

他說自己從小學習足球、乒乓球、網球、游泳、溜冰、檯球,細細數來嚇我一跳。

比他在之前說自己薩克斯和吉他都還不錯的時候還要震驚,如果不是有十足的能力,怕是學好其中一樣都很難。

在校期間的他,不僅積極參加各類社團,還自己組建過樂隊兼任主唱和吉他手。看到我目瞪口呆的樣子,還拿出手機給我放了一下他在幾天前剛剛推出的新單曲。

周澄奧專訪:這是鄭爽都得不到的小哥哥

唱的真的不輸很多專業歌手,順便問了他有沒有在音樂方面的野心。倒是很謙虛的說,音樂目前只是愛好,還談不上野心什麼的,只是覺得音樂也是有情緒的,希望把自己的情緒裡融入音樂裡讓大家可以更加的瞭解他。

我覺得他肯定是謙虛了,但他悄悄告訴了我一個秘密,他曾經也幻想過會不會有一天能夠像羅納爾多一樣在球場上馳騁,為國爭光。

我覺得他不必像羅納爾多,像他自己足矣,不然這個行業裡可就要少一個好演員了。

天賦不高 只能更加努力

其實我在這次採訪他之前,在網上搜了一些他的介紹。

看到其中一條是,他為了一個鏡頭反覆練了五十多次。

有點不好意思開口的問他,藝人難道不是老天爺賞飯吃的行當麼,反覆練習五十多次是不是天賦不好啊。

他也坦率的承認,自己並不是天賦性藝人,真的是反覆練習的後生仔。

在他看來,演藝路所謂的天賦好,大多是感性型的人,但實際上他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從他喜歡看的電影類型是推理型和哲學類型就可見一斑。

但同時他也覺得,努力型並不是是一個貶義詞。

畢竟這個行業裡,不斷地表演就是不斷地輸出,一個清空自己的過程。

但在這個過程中,是必須要有吸收的,自己就像一個蓄水瓶一樣,水清空了,瓶子就乾涸了。沒有人可以用天賦吃一輩子飯,無論哪個行業,拼到最後都是拼努力。

成名之後的苦惱

很多藝人成名之後最大的苦惱就是將自己的私生活全方位暴露在爍光燈的面前,但他確認這不是最讓人苦惱的事,最苦惱的問題在於,戀家的他少了很多與家人陪伴的時光。

從小在新加坡獨立生活的他,雖然練就了獨立的思考能力也優異的英語交流能力,同時對於親情的渴望也比一般人多。

偶爾難得的假期,首選必定都是陪伴著家人。

還笑著跟我說,如果他不當藝人的話有可能和父親一起投身教育界也不錯。

如果當真的話,可能現在有人能在上課外英語課的時候看到帥氣的周澄奧老師也說不定。

在學生時代,鬧過瘋過,其實是沒有留下什麼遺憾,包括選擇走向藝人這條道路上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接下來的日子裡,周澄奧只希望在做好演員本職工作的情況下,有機會能夠執導一部以親情和愛情為主題的相關電影。

希望周澄奧在未來的日子會走的更遠,不會忘記你的咖啡。

最後

如果閱讀超過10萬,也許會解鎖周澄奧小哥哥的帥氣照片一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