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如玉,一度曾被常香玉认定为常派接班人

常如玉,豫剧大师常香玉最小的女儿。自幼天资聪慧,艺术领悟能力极强,声腔造诣颇高,因而深得常香玉夫妇的喜爱。七十年代云南服役,期间,在军中艺文界就骁有名气。从部队复员后,因艺术与生活理念与父母发生异趣,赴美留学,后定居于至今。

常如玉,一度曾被常香玉认定为常派接班人

常如玉常听家人说,她出生时的哭声特尖特响亮。父亲在一旁喜得对母亲说:这孩子嗓子好,将来一定可以继承你的事业。常如玉是家里第4个、也是最小的孩子。父母喜欢按排行依次给孩子取乳名。因为漫画《三毛流浪记》的“三毛”太苦,家里不排“三毛”,常如玉就“顺延”成了五毛。五毛要上小学了,临到学校报名前,二姐才突然对父亲说,五毛还没名字呢。父亲想了半天,写下“常如玉”三个字。识字后,五毛觉得“如玉”这个名字没啥个性,像妈妈也没啥好的,就自作主张在“如”字上加了个草头。父亲坚决不让加,说“你将来就是要像常香玉。”

常如玉本来是很喜欢豫剧的。可正因为她是常香玉的女儿,最终却没学成豫剧。

常如玉,一度曾被常香玉认定为常派接班人

常如玉记得,上幼儿园时,有一次,她不小心把手弄伤了。妈妈看到她手背皮开肉绽、血流如注,焦急地对大夫说:你一定要治好她的手,否则她就不能登台演戏了。敏感的如玉突然觉得,母亲眼里只有豫剧,根本没她这个女儿。于是她赌气坚决不学豫剧。

见女儿不想继承自己的衣钵,常香玉非常生气,有次竟气得拿刀要砍她。那天常如玉一回家,妈妈因为她不愿学豫剧说了句难听的话,她当即顶了一句,妈妈气得拿起菜刀冲她劈过来。二姐见势不妙,赶紧抱住妈妈,爸爸惊恐地大喝:你还不快跑!父亲和姐姐的解围,让她躲过一劫。常如玉长大参军了,儿时在家里的耳濡目染,让她随口哼一段豫剧,就像模像样。在母亲眼里,她的声音、个头、扮相、悟性,简直就是为豫剧而生,因此想让她学戏的心不死。一次,部队派如玉和战友们回来学一个豫剧小戏,她带了几个战友到家里吃饭,想顺便跟妈妈学几招。妈妈以为这下有了希望,不料,如玉在摆筷子时随口哼了一句戏文,妈妈当即指出:你唱得不对,站那儿重唱!妈妈在战友们面前这么不给自己留面子,如玉心里对妈妈极为怨忿:我怎么这么倒霉,竟做了常香玉的女儿?

常如玉,一度曾被常香玉认定为常派接班人

1985年,为了摆脱母亲让她学戏的烦恼,年已30岁的常如玉毅然离家去了美国。

常如玉出国后,每次打电话回家,就发现妈妈不愿跟她说话,常常一句硬邦邦的“我很好,家里也很好”就挂断了电话。她心里窝着气,索性好长时间不打电话回家。直到在美国成了家、做了母亲后,常如玉才渐渐体会到母亲对自己的一片苦心。常如玉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当电影演员,她花了很多钱让女儿上模特学校,结果女儿几天的兴趣一过,就不干了。

常如玉,一度曾被常香玉认定为常派接班人

如玉气得想打她,女儿高声叫着说:我如果不做演员,你是不是就要打死我?在女儿的反抗声中,常如玉发现了自己的影子。她突然觉得,自己对女儿的伤心、失望,一如当年的母亲。为此,在出国10年后,她萌生了回国探望母亲的念头。然而,那次归国探亲,让母亲意识到,如玉已在美国定居,永无学戏的可能。

因此,横亘在母女内心的冰山并未完全消融。两年前,常如玉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说常香玉的豫剧艺术正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可能成千古绝唱。常如玉感到心痛,她想母亲肯定比她心痛千万倍。她当即拨通了电话,问母亲,她要学戏的话,还来不来得及?喜出望外的母亲在电话里哭了。抛下在美国的生意和未成年的女儿,如玉的归来对晚年的常香玉是极大的欣慰,母女间多年的矛盾,在两人的一教一学中彻底消除。2004年6月1日,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因病辞世。常如玉感到十分痛心——母亲终究没能等到自己为她推出“音配像作品”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