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你去過桐木關嗎?

你喝過的正山小種是什麼味道?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週末,好清靜,泡兩款茶,陪自己玩一會。一款是正山小種,另一款還是正山小種。

雖然,都是正山小種,都來自武夷山的桐木村,都是同一個師傅炒製出來的,然而,細細品味,卻有不同。

一款是荒野茶,100年以上的老樅,生長在荊棘叢生的地方。因為山高路遠,採摘不易,所以,在茶業沉寂的那些年裡,它被拋棄了。直到最近十年,紅茶再度興盛,才把它從亂石叢林中清理出來。雖然被清理出來了,但依然不修剪不干預,讓它保持野蠻生長的狀態,只是每年的春天去採摘一次鮮葉。

另一款則是半野放茶,70多年的老樅。所謂半野放,就是不施肥不除草不灑農藥,只是適當的修剪,修掉那些長得太高太密或者發芽不好的枝枝丫丫,也叫剪枝老樅,茶的品質跟荒野茶非常接近。

有閒的時候,對比品飲這兩款茶,是好玩又有趣的事,不但培養了自己對茶的感知力,還更深切地理解了桐木關的山場氣息。

為了呈現茶葉本身的質地,我用兩隻青花白瓷碗沖泡,容量均為110ML,兩隻品茗杯和公道杯也一模一樣。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用兩隻青花白瓷碗泡茶

取出幹茶各4g,粗粗看,兩款幹茶條索肥實,色澤烏潤,幾無差別,但細細端詳,荒野茶的黑更深些,條索也稍顯纖細。

用開水將蓋碗的裡裡外外燙洗一遍,再將幹茶撥入蓋碗內,加蓋數秒,讓茶葉在溫熱的碗裡呆一會。

在溫暖舒適的環境中,幹茶的香氣被激發並緩緩釋放~~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幹茶看起來不順溜,很野性

微微打開茶碗的蓋,靠近鼻子,茶香與熱氣緾綿著,悠然而出,花香、蜜香、果香縈繞鼻間,不濃郁,很優雅,十分迷人。閉上眼睛,集中精力,細細嗅聞,荒野茶的香氣更加幽遠些。

輕柔地,將沸水注入碗內,加上蓋。然後,陪著茶,靜靜地等待15秒,出湯。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100年荒野茶的湯色稍淺

茶湯的顏色金黃油潤、清澈透亮,細細辨認,荒野茶的湯色要淺一點點。

輕啜一口,含在嘴裡,湯水厚實而有質感,甘爽綿柔,香氣淡雅。嚥下茶湯後,有一種清爽的甜感從喉部回到口腔。細細回味,荒野茶的甜裡帶著涼感,湯水也要順滑一點點。

兩款茶,就像兩個人,一個在天地間自由自在地生長百年,有一種與世無爭的淡然。一個則與人類相伴而生,卻又若即若離,於淡然中帶了點俗世的煙火氣。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泡後的葉底軟亮有光澤、呈古銅色

正山小種是世界紅茶的鼻祖,自帶古老貴族的迷人風範。它的香氣不及祁門紅那樣高揚,它的滋味也不如滇紅那般濃醇。它以更純淨的清甜、更內斂的香氣、更潤滑的口感贏得茶友的芳心。

正山小種的故事很多,關於它的起源,關於它的走俏,關於它引發的戰爭~~但我今天想講的,是一個關於我自己的故事,一個去桐木村尋訪正山小種的故事。

◆◆尋茶桐木村

◆◆

桐木村隸屬於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鎮,是正山小種的發源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這個區域實行全封閉管理,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受到國家保護。對外人來說,這裡是禁區,只有經過批准,或者由當地人帶領,方能通關進入。

去桐木關,探尋紅茶鼻祖的秘密,是每個愛茶人的念想。我也一樣,一直在尋找訪桐木的機會。

茶友順子知道了我的心事,便把小蘭推給了我。小蘭是土生土長的桐木村人。於是,在桐木,我也有了朋友。

4月下旬,小蘭家的茶園開採了。趁著5月的假期,我迫不及待地前往。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小蘭家的茶園

乘高鐵到武夷山,再轉公交到星村鎮。此地離桐木村還有50公里,沒有公車可達。在茶忙時節,不好意思麻煩小蘭太多,我準備自己包車上山,可是,小蘭夫婦念我遠道而來,執意要來星村車站接我。

當小蘭笑容滿面的向我走來時,我不敢相信,她是茶農。

在我的印象裡,茶農應是那樣的,而小蘭卻是這樣的:皮膚光潔白皙透著紅,一頭短髮精緻有型,休閒裝穿在身上十分得體,還掄著一個小坤包~~而當我把目光移向她家老公(何師傅)時,嗯,他才是標準的茶農模樣。

經過了皮坑檢查站,再往裡走就是桐木關了。一條小道蜿蜒著伸向桐木深處。盤行在峽谷中,幽深靜謐,空氣也是甜絲絲的。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桐木關的森林覆蓋率達97%

小蘭的家,就隱匿在清山綠水間。三層樓的農家小院,乾淨整潔,裝修風格和家用電器已經跟城裡沒什麼差異。

院子前的小溪歡快地流淌,製茶的屋子就坐落在溪邊。茶香從小屋裡嫋嫋婷婷飄出來,彌散在空氣中,也是醉人。

我東看看,西問問,這裡聞聞,那邊摸摸,對一切都感到新鮮。小蘭卻在忙著給我泡茶做飯。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小蘭給我做了一桌子菜

不多久,滿滿的一桌子菜擺出來了,有魚有肉有蝦,但最好吃的,還是從山裡挖來的竹筍。那鮮美的味道,至今忘不了。

中餐後,我迫不及待的上了茶園。茶園在麻粟和皮坑的交界處,是那片半野放型的剪枝老樅。茶樹長在爛石裡,山花野草叢生其間,鳥兒在枝頭歌唱,雲霧在遠山繚繞,竹林松木環抱著它,好一個靜謐美好的世界。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這裡的茶園跟江南很不相同。江南的茶園,層層疊疊,整整齊齊,連綿不絕。而桐木的茶樹卻隱藏在花草樹木間,一簇簇,一叢叢,或疏或密,或近或遠,每一棵樹都長成自己的模樣,各自成景,各美其美。

茶樹的形態,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壯實,有的纖瘦。葉子的顏色也是五彩繽紛的,或深綠、或淺黃、或淡紫。葉面經脈清晰,凹凸有致,毫毛稀少。

據古人記載,好環境里長出來的茶樹,數步之間,葉片的顏色、形狀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棵樹,葉片也有差異,果真如此。

看起來有些雜亂的茶園,那是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養育出優秀茶品。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微微向後捲起的紫葉

看到茶園裡有很多紫色的、向後捲曲的葉片時,我想起了讀過的《茶經》,裡面有這樣的句子:『野者上,葉紫者上,葉卷者上』,這是陸羽對好茶的描述,意思是:野生的是好茶,葉子為紫色的是好茶,葉子向後捲曲的是好茶。

曾經,這只是經典裡的一句話,一個知識點,並沒有太多的感知。只有到了茶山,看到真實的情景時,書本知識跟現實建立了鏈接,對茶的理解又通透了些。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要懂茶,上茶山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小蘭告訴我:我採摘的這片茶樹品種叫菜茶,又稱奇種,是有性繁殖品種,所以茶樹的形態和葉色不一樣。不像有些品種茶,是無性繁殖的,形態就比較統一。

所謂有性繁殖品種,就是把茶種子播撒在地裡,然後長成茶樹。因為每一粒種子都是由不同的茶樹花粉受精而成,因而基因各不相同,長成的茶樹就很容易出現變異,造成茶樹的形態不一。

而無性繁殖的茶樹則是通過茶樹扦插等方法繁殖而成的,比如肉桂、水仙、鐵觀音等都屬此類。無性系繁殖的茶樹後代就是其母體的克隆(複製)。既然是克隆,自然長得一樣。

聽小蘭這麼說,我對菜茶這個群體種又多了幾分好感。因為,我始終相信,通過種子發芽長成的茶樹,比通過扦插繁殖長成的茶樹,更加順應自然些。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茶葉的色澤和形狀不一

菜茶這個群體種,還有一個優勢,就是茶性穩定。它製成的小種紅茶,帶有特殊的純天然的清甜味,比其他的品種更耐喝。

據《中國茶經》記載:『桐木之內,方為正山』。正山小種,是以桐木關為產地生長、製作出來的紅茶品種。而其他地方做的小種紅茶,被稱為『外山小種』。『正山』是正宗的意思,『小種』則是指茶樹品種為小葉種。

因此,只有以桐木關的小菜茶群體種茶樹為原料,經由萎凋、揉捻、發酵、烘乾等工藝製成的小種紅茶,才能稱之為正山小種。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桐木採茶記

May 2019

那麼美的生態茶園,願你打開看一看!

◆◆

製作正山小種

◆◆

下午6點,結束了一天的採茶工作,何師傅開著皮卡把我們接了回去。我半天採鮮葉4斤多,小蘭採了19斤,從江西來的三位師傅全天採了25斤左右。到底還是小蘭厲害,從小就採茶,練出了一身採茶本領。

鮮葉經過稱重後,被攤涼在萎凋槽裡,先用手抖一抖茶青,主要是為了抖散水氣,使失水均勻。

槽的一頭連著火爐,前端有一風扇。茶青涼好後,將熱氣吹入槽內並保持空氣流通,熱風就會慢慢將鮮葉吹乾,這個環節一般要三個小時左右。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抖抖茶青,抖散水氣

茶葉萎凋好後,放到揉捻機上揉捻,直至茶條緊卷,茶汁溢出。隨後進行解塊。接著把揉捻解塊後的茶胚放在竹筐裡壓緊,蓋上布,茶胚在自身酶的作用下發酵,經過一定時間後,茶胚就散發出了清香的味道。

最後,將發酵好的茶胚放到烘箱裡烘乾,粗製完成。接下來,還要進入挑梗、篩分、復焙等精製程序。

雖然,製茶的很多工作都交由機器完成,但每個製茶師傅做出的茶,口感會有差異。

萎凋到什麼狀態,揉捻到什麼程度,發酵到什麼味道,烘焙用什麼溫度~~每一道工序與火候,都將關係到茶的口感。而這個『度』的掌控,全憑製茶師傅的經驗和對茶的理解。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揉捻機在工作中

這個工藝過程屬於現代工藝(金駿眉工藝),按此法制作出來的紅茶叫『無煙正山小種』。

如果要製作傳統的『煙正山小種』,則需要按傳統工藝製作了。茶青從萎凋開始,直到最後的乾燥環節,都要接受馬尾松的熏製,使松煙的味道滲入到葉面、葉莖和葉的骨子裡。

在傳統工藝中,還有一個『上青樓 過紅鍋』的流程,相對要複雜很多。關於傳統的煙燻工藝,下面會有更詳細點的介紹。



紅茶工藝

May 2019

採摘、萎凋、揉捻、解塊、乾燥,是正山小種的主要製作流程,打開看看,更明白。

◆◆逛桐木村

◆◆

桐木村有12個村民小組,300餘戶人家,約1600人口。村舍散落在桐木大峽谷斷裂帶內。

這是一片罕見的、未曾被商業開發的淨土,這裡的人們祖祖輩輩以茶為生,數百年來,他們保持著古樸的信念和生活方式。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村舍散落在峽谷裡

茶忙季節,小蘭依然陪著我到處逛一逛:我們登瞭望臺,遠眺桐木風光;深入古老的青樓,探訪不尋常的手藝;去猴子出沒的地方,逗猴們玩樂;去桐木人家串門,瞭解當地人的生活。

在自然中找尋原始的樂趣。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瞭望塔上,跟小蘭合個影,像姐妹麼?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瞭望塔上看桐木

站在瞭望塔上眺望,卻見峽谷深邃,林木蔥蘢~~淡淡的霧靄,縹緲在林間,夢幻又蒼茫。

瞭望塔下,有茶亭、石桌、野生茶樹,還可以燒水煮茶。那一天,我跟小蘭約定:下次再來的時候,一定約上三五知己,在高山之巔,茶樹之側,泡一壺正山小種,在雲霧繚繞中品茗論道,做個活神仙。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猴子下山來玩耍

在桐木關的山裡,住著很多野猴。每天上午10點到12點,猴們會抱著崽崽到村子裡玩耍、討食。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猴兒好有愛

猴子跟人一樣,也是有性格的。

有的猴兒溫良,當我靠近它時,它靜靜的看著我,不露聲色,還會表現出友好的樣子。而有的猴兒卻很暴戾,我還沒有靠近它,它就開始各種尖叫、各種齜牙咧嘴。

猴子很有趣很好玩,本段的後面鏈接了1分鐘的視頻,願您點開看看。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家用小青樓

在正山小種的傳統工藝裡,有『上青樓,過紅鍋』的工序。初聽『上青樓』,很是迷惑 。在我的認知裡,青樓就是飲酒作樂的風月場所。製作正山小種還要上青樓,感覺好有意思。後來經過學習,才知道此青樓非彼青樓也。

這裡的青樓是指做茶青的地方,一般為3層小木屋。在最底層點燃松木起煙,把鮮葉攤在上層的竹蓆或者水篩上,利用煙和溫度,進行加溫萎凋和乾燥,讓一縷縷青煙融入到茶青的骨子裡去。

在桐木關,按傳統工藝製作正山小種的人,已經不多了,除非有人定製或者出口。但也有部分老製茶人一直在堅守古老的工藝,以保留並延續最原始的品質與韻味。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我逛了4個青樓,只有這一家有煙火氣

為什麼市場上的正山小種大多沒有松煙香?為什麼按傳統工藝製作正山小種的人越來越少了呢?大體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為了迎合國內市場需求。大部分人在口感上不易接受松煙香,更喜歡自帶天然花果香,滋味甘爽的無煙正山小種。

其二,傳統制作工藝成本高。桐木關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後,當地的松木全面禁止砍伐。現在製作傳統正山小種所需的松木,都要從外地購買,且桐木保護區對於外購的松木,也有著極為嚴格的審批條件。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正山小種發源地的牌子矗立在正山堂前

兩天的桐木關遊玩中,如果要用一個字來表達我的感覺:那就是『清』。山風是清爽的,溪水是清冽的,紅茶是清甜的,我的整個人也是神清氣爽的。



桐木的猴們

May 2019

視頻裡有可愛的小猴,有溫良的大猴,有暴戾的老猴,願你打開看看。

◆◆品鑑分享會

◆◆

桐木歸來,帶回正山小種和武夷巖茶,我的朋友們早已排著隊,等著我泡茶了。

一個週末的午後,在北京的四合院裡,我學著古人的樣子,插花,焚香,布茶席,以茶的名義約會我的好友們。

大家如約而來,是清一色的美女。她們中有資深茶人,也有茶小白。看她們那充滿期待的眼神,我倍感壓力,畢竟,我是第一次主持茶會。

好在,我有好茶。有好茶就有底氣。還有,美女茶人小敏為我助場加持,我更加氣定神閒了。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以優雅的姿態,喝一杯茶

這次茶會,我備茶8款,紅茶和巖茶各四款。品鑑方法是每兩款對比喝,意在讓茶友們通過對比品鑑,深刻體會桐木關的山場氣息和武夷山的巖骨花香。

茶會的打開方式,從兩款正山小種的對比品飲開始。這兩款茶都是小蘭家的,一款是100年荒野老樅,另一款是70年的剪枝老樅。

茶友們細心觀茶色,安靜品茶湯,面色素淨無我,共同營造出了一個自然平和的茶境。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專注而虔誠地對待一杯茶

靜靜地品過三泡茶後,大家開始談品飲感受。有人品出了老樅的木質香,有人品到了山野裡的青苔味,有人從一杯茶湯裡悟出了生活禪,有人則悟到了人生如茶的真諦~~

深山,幽泉,晨鳥,暮霞,森林,薄霧,青苔,歲月,都在這杯茶湯裡,這就是正山小種帶給我們的美好感受。

茶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禮物,是生活中的美好所在,如果你不認真去喝,不用心去感知,可能那些美好,就不存在。因為它再好,跟你也沒有什麼關係。

所以,心才是最重要的。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用心感知茶之美

週日裡,有這麼一個下午的時光,從日常工作和家庭瑣碎中抽離出來,跟朋友們一起用心體會茶給予的美好、喚醒對生命的覺知,收穫的不只是感官的愉悅,還有精神的喜樂。

因為都用心品了,那天的茶會上,她們都成了品鑑家和生活家。她們的分享發自內心,非常精彩。

我原想把她們的分享內容摘錄於此,但這篇推文似乎有點長了,只好省略。我期待,在這篇文章發佈後,她們能以留言的方式分享當天的心情。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在兩泡正山小種喝到尾調的時候,小敏拿出了她珍藏的傳統正山小種,也就是『煙正山小種』。

傳統的正山小種從青樓裡走出來,帶著獨特的松煙香,那煙燻的味道是骨子裡的。喝一口茶湯,甘滑醇厚,像桂圓湯那樣甜美,但也有人說是臘肉的味道。

正山小種是有煙的好?還是無煙的好?其實,這是眾口難調的事。有人喝到這口帶煙味的茶湯,便戀戀不忘,萬般歡喜;而有的人喝了,便老死不相往來。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美女茶人小敏在沖泡傳統正山小種

很感謝小敏,帶來這泡煙燻正山小種,讓大家對現代工藝和傳統工藝的區別有了更深的體悟。

荒野老樅和半荒野老樅,70年樹齡和100年樹齡,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大家細細對比,細細品飲,品工藝,品樹齡,品荒野和半荒野。這次正山小種的品鑑會,完美!

當喝到這裡的時候,還有巖茶沒喝呢!巖茶怎麼樣?今天省略1000字,請您關注本公眾號,下回為您一一道來。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

讀到這裡的人,一定是愛茶的。作為愛茶人,肯定也想去逛一逛桐木關,或者品一品真正桐木關的正山小種。

想去桐木關的,或者想大批量購買正山小種的,可以直接聯繫私信我。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關於這款正山小種,希望茶友們知悉下面幾點:

✦這款正山小種與市場上流通的正山小種,其口味可能有差異

因為市場上的正山小種大多會拼配其它品種,以增加香氣;也可能拼配桐木關以外的茶,以降低成本。

✦這款正山小種的香是幽遠的,甜是清雅的,屬於甜中含香的那種紅茶

如果你正好迷戀清雅氣息,恭喜你,這應該是你的菜,趕緊下單吧。如果你喜歡祁門紅的「香」,或者迷戀滇紅的「醇」,那麼,不妨也品一品正山小種的「清」?

✦這款正山小種未做任何提香工藝,也沒有拼配,是原汁原味的桐木關氣息

只有用桐木關的菜茶加工成的紅茶,才能叫正山小種。目前,桐木村每年的紅茶產量加起來不到30萬斤,而全世界都在喝正山小種,大大小小的門店、還有網絡上都在售賣正山小種,所以,你在市場上買到桐木關正山小種的概率有多大,可想而知。

桐木關尋茶〡有一個正山小種的故事,想說給你聽


-END-

你去過桐木關嗎?

你喝過的正山小種是什麼味道?

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