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頂”非提壺灌頂

唐·顧況《行路難》詩:“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醍醐灌頂”非提壺灌頂

“醍醐灌頂”是一個意會詞,它絕不是指用一桶“醍醐”從腦袋上直接澆下來,實際上在古代“醍醐”很難得,可不是一般人能“澆”得起的。那麼“醍醐”到底是什麼呢?實際上它就是從酥酪中精煉出來的奶油。

“醍醐灌頂”非提壺灌頂

“醍醐灌頂”最常見的用法是佛教中用來比喻通過灌輸佛性智慧使人產生靈感,大徹大悟,從而除卻煩惱、身心清爽的感覺。那麼佛教又是怎麼跟“奶油”扯上關係的呢?這就要從“醍醐”二字講起。“醍”本是一種速釀的薄酒。《說文新附·酉部》說:“醍,清酒也。”而這種酒又是微帶黃色的丹赤色,故《玉篇·酉部》又說:“醍,酒紅色。”“醐”與“餬”是同源字,指的是糊狀的液體。因此“醍醐”二字,一字表顏色、一字表形狀,連起來就是赤黃色的精煉奶油。醍醐質地細膩潤滑,“在酥中,盛冬不凝,盛夏不融。

不要以為“醍醐”就只是奶油,它在古代印度被視為牛乳中的美味極品,“佛書稱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色黃白作餅,甚甘肥,是也”。醍醐難得就難得在“精煉”上,它需要經過重重工序的提煉才能製作出來。《大般涅盤經·聖行品》說:“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穌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連佛經都忍不住稱讚這人間美味。

“醍醐灌頂”非提壺灌頂

佛教中常用醍醐來比喻佛性之精粹智慧。“釋經,言聞正法,如食醍醐”。佛教中的醍醐灌頂,便是將人食用醍醐後的清涼通感,昇華為一種精神上的豁然貫通。又如《維摩詰講經文》稱“聞名如露人心,共語似醍醐灌頂”也是此意。

“醍醐灌頂”非提壺灌頂

生活中總是有些不順的事情,渴求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能夠醍醐灌頂,參悟出正確的方法論和行為觀。佛學中的禪講究的是悟性,開悟的多半是生活的最平常最普通的部分,而這些部分我們總是缺乏一種思維認真辨析,所以那些頓悟於我們便是清新脫俗大徹大悟,絕不是玄之又玄的神秘,而是醍醐灌頂的那種美妙。

“醍醐灌頂”非提壺灌頂

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郁黃花皆是妙諦。道法自然其實就在生活裡,它象空氣一樣瀰漫在你的周圍,象涓涓細水一樣流淌在你的心裡。只是當我們用習慣的成敗論榮辱觀來思考生活的時候,一切真諦被我們輕忽漠然的揚棄了。最開始的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竟然後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但經過你的冥思和靜悟後發現: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呢,我們的思想便得到一種昇華,在事業地位財富婚姻愛情家庭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等等諸多問題面前都能泰然處置,醍醍灌頂無形狀,心安神靜隨般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