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國學大師曾仕強用《易經》闡述「師」的要義,醍醐灌頂

1、“師”的要義

師這個字後來被推廣擴大了,各行各業都有師字輩的人,以前就有軍師,現在的“師”慢慢轉化成“老師”,當然這也是無可厚非的。現在各行各業都有老師,師卦也可以來講這個——只要各行各業都有好的指導者,就可以化爭鬥於無形,然後大家都走比卦的路,也可以。這都是好事情,因為這就是在加強這些人的責任。只要你是師,把自己稱作師,你就要記住:貞,因為師唯一的原則就是貞。貞就是要求自己要正派。因為你是師,人家會聽你的話,你的旁邊有一大堆群眾,你自己不正的話,那你旁邊的人一定受害的,那就不可能無咎。

教師節:國學大師曾仕強用《易經》闡述“師”的要義,醍醐灌頂

2、老師是幹什麼的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但現在的老師有一種新的定義叫做考試的引導者——你上我的課,我給你猜題,然後你去考試,得高分,你要感謝我。現在老師變成這樣子。我們長期以來都是考試在引導教育,使得我們做學生的也是這樣。我從小就是這樣,一個問題出來先問考不考,不考就不看,要考才背,不懂也背。這樣算什麼教育,這樣算什麼師呢?

比怎麼樣呢?比就是我仿效你,你仿效我,大家互相學習借鑑,彼此能不能完全相同?不可能。天底下沒有完全相同的東西,但是我比較你,你比較我,做到差不多就好了,不必太苛求。大家找到一個共同點,叫做求同存異,求同存異是中華文化一個的關鍵,尤其是在21世紀。21世紀的中國人,既然有那麼多的資訊,幾乎全世界資訊我們大概都知道了以後,我們就應該好好去衡量,去比來比去,然後找出一條我們應該走的路。這才是我們這次講《易經》解卦的主要的意圖。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特別提出來一句話,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什麼道?就是傳大自然的道,如果不傳那個大道理,總傳自己的小道理,那是非常危險的。

那是任何人都可以講大道理的嗎?不是。因為現在不可能不專業化,但是專業化以後,那個大道理就不見了,我們就很難去判斷老師講的對不對。因此,我們這次把《易經》的智慧,好好地解釋,有兩個意義:一是希望每一個人對《易經》的智慧,對《易經》的道理,有一些普遍性的瞭解,這樣有了判斷力以後,將來就知道哪個老師是自己可以追隨的,哪個老師的話一句話也不能聽,最好敬而遠之。現在社會上各種老師都有了,各取所師,最後是自作自受。第二個希望就是各行各業的老師先了解易理,把易理當做專業的基礎,才會無咎,才不會害人。

我們說得更清楚一些,向自然學習,以自然為師,順乎自然去建立各個專業,就叫做傳道。授業就是根據《易經》的道理,建立專業知識,去好好地正面地傳播。解惑,那就要看蒙卦了。學生有問題要主動去提,因為老師一個時間點只能講一樣事情,不可能樣樣都講,而老師在講課過程中,自己懂得再多也無關緊要,必須要講得學生都懂,所以我們常常講,要深入但是一定要淺出,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要把師卦從下往上的每一個爻都好好地來了解一下,我們的目的就是要體會四個字——仁者無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