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出刷屏活動,先避開這三大誤區

很多企業在策劃營銷活動之前都會面臨三個直擊靈魂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在辦活動之前沒有解決,很可能會成為企業最容易踩的三個大坑。本文就刷屏活動策劃指南探討企業策劃營銷活動的三大誤區。

想做出刷屏活动,先避开这三大误区

這是錘子科技的一場發佈會,也是參與人數最多的科技發佈會。到場人數達到了創紀錄的37000人,錘子科技光賣門票就收入4848500元。以至於有人藉此嘲諷,每年開發佈會賣門票,就是錘子每年度最大一筆收入了。

想做出刷屏活动,先避开这三大误区

別的不說,單說發佈會開到這份上,的確是了不起的成功了。但光靠活動現場37000人,就算他們再忠誠,再狂熱,也拯救不了錘科。

再看一組數字吧,錘科這場發佈會有眾多媒體進行了網絡直播。騰訊新聞現場直播的視頻,累計觀看人數達到2132766人,太平洋電腦網現場直播,關注人數達到7744569人。活動到場人數就算創了紀錄,也和活動影響人數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所以企業在策劃營銷活動的時候,一定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活動是做給誰看的?是做給參與的人?還是做給圍觀的人。

這個問題,是很多企業做活動策劃時最容易踩的第一個坑。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經常會遇到三個直擊靈魂的問題。它們代表著我們對人生的基礎思考和終極解答。

這三個問題就是:

  • 早餐吃什麼?
  • 午餐吃什麼?
  • 晚餐吃什麼?

哦,不對,是這三個:

  • 你是誰?
  • 你從哪來?
  • 你要到哪去?

這三個問題,就是企業活動策劃的靈魂三問。

  • 第一個問題,活動做給誰看?活動的目標對象是誰,如果目標對象搞錯了,活動搞得再成功也沒意義,你刷屏給誰看?
  • 第二個問題,用戶從哪裡來?他們為什麼要參與你的活動?搞不清楚這個問題,活動是不可能刷屏的,方案設計得再精細,提供的獎品再豐厚也沒用。
  • 第三個問題,企業做活動圖的是什麼?活動策劃的目的是什麼?我們都知道做活動是很費錢的,不僅費錢,而且是勞民傷財,做一場活動很是耗人力、耗精力,不僅讓人頭禿,而且讓人腿軟。如果搞不明白做活動的意義,為做活動而做活動,那最後就是落一個人財兩空。

這三個問題沒有回答清楚,就急吼吼開始做活動,於是就成了企業最容易踩的三個大坑。接下來,獻上一份刷屏活動策劃小指南,且分述之。

01

很多企業新品上市,舉辦活動開發佈會,請去活動現場的主力都是媒體,用戶邀請得非常少。何也?

請媒體參加發佈會,主要就是為了讓他們寫稿、發稿,從而影響到更多讀者,瞭解企業信息,瞭解企業新品。

畢竟活動場地受限,參與活動的人數一般不過幾百人,頂天就也幾千人,過萬已經非常誇張了。就算活動從線下搬到線上,它的二次擴散人數也是要遠遠高於直接參與人數的。

所以說,做活動的意義在於圍觀,而非參與。

品牌性質、公關性質的活動固不待言,就算是促銷性質的活動,也不能只把目光盯著那些下單的顧客,也要考慮到促銷結束以後,還怎麼持續下去,讓更多人願意下單。

如果你能意識到,活動是做給圍觀的人看的,而非參與的人。那麼,你自然就會去思考一個問題,人家為什麼要圍觀你?

這就對了,想到這一層,才說明你做活動策劃總算上道了。要想讓人圍觀,形成刷屏效應,活動就要製造話題,輸出內容,從而帶來二次擴散。這就需要做活動的動線設計。

要知道,活動執行只是一個完美活動策劃的1/3,還有2/3是話題引爆和內容擴散。

話題引爆——活動執行——內容擴散,這才是一個活動的完整路徑。

當然先後順序可以按照具體情況來具體調整,比如先執行活動,通過活動生成話題和內容,從而形成社會擴散影響更多人。

或者也可以先製造話題,引爆大家的關注和興趣,然後再設計好的內容擴散出去、影響更多人,當很多很多人將目光投向你時,你再執行活動,自然引來了流量,不愁活動沒人參與。

在《引爆點》一書中,作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談到了如何引爆流行的三大關鍵要素:

  1. 附著力因素——流行物本身應該具備什麼要素,才能增強流行的附著力
  2. 個別人物法則——社交網絡中的意見領袖,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3. 威力環境——發起流行需要考慮到社會環境,社會文化是什麼樣的,廣大群眾的社會心理如何,什麼樣的話題才最有可能在社會上掀起波瀾,引發熱議。

附著力因素,我把稱之為溝通元,它是一個活動能夠流行起的引爆點,代表著群體共同認同的某種基本價值要素,它是一種大眾文化符號。

再一點就是人物法則。同樣的一句話,不同的人說肯定效果不一樣。所以企業一定要預先設計好活動的發起人,比如說明星、KOL、用戶群體中的意見領袖,由這些人發起活動,才更有走紅的潛質。

想做出刷屏活动,先避开这三大误区
想做出刷屏活动,先避开这三大误区

比如說SK-II在2016年4月做的相親角活動,《她最後去了相親角》活動視頻投放朋友圈之後,瞬間刷屏,這個活動幫助SK-II當年在中國銷量就暴漲50%。

因為“剩女”、“相親”本身就是極富話題性的溝通元,加上今天這個女性追求獨立自主、平權運動高漲的威力環境,SK-II只要通過女性群體中的意見領袖一推動,活動就很容易得到引爆。

02

在做活動策劃時,我們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消費者為什麼要參與你的活動?怎麼樣讓活動變得更有吸引力是一個大難題。

為了吸引人參與,活動的主辦者經常會犯兩個錯誤:

  • 其一,降低活動門檻,他們擔心參與活動的難度太大,消費者不願意參與了。結果導致活動機制太過簡單,看起來相當白痴,消費者反而更沒有參與的興趣了。
  • 其二,設置大量獎品,用獎品吸引消費者參與活動。結果導致活動想影響的用戶沒影響到,反而吸引來一群羊毛黨。

要知道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驅逐效應”,它的意思就是獎勵會擠出樂趣。

比如說你為人父母,希望培養孩子多讀書的好習慣。然後你告訴孩子說,每讀完一本書就給他10塊錢。那麼你麻煩了,你給的錢越多,孩子就越發對閱讀沒有興趣。一旦沒有了獎勵,他就再也不肯讀書了。

金錢獎勵本質上適用於沒那麼吸引人的活動。你提供獎品,就是在暗示消費者這個活動很無趣。道理很簡單,為什麼你上班公司要付你薪水,你打遊戲沒人給你錢呢?

好的活動策劃不靠獎品激勵,而是靠活動參與機制的設計。

我個人總結有兩種非常經典的活動參與機制:一種叫挑戰機制,一種叫站隊機制。

挑戰機制很容易理解,比如點名挑戰、冰桶挑戰、微笑挑戰、踢瓶蓋挑戰、立掃帚挑戰、踢紙團挑戰……綿延中國互聯網20年,橫跨博客、微博、微信、抖音一代代社交產品。它的目標就是引發廣大用戶的模仿。

想做出刷屏活动,先避开这三大误区

人為什麼喜歡模仿呢?因為我們總是渴望挑戰自我,證明自己。因為我們總是希望找到權威服從,因為我們總是想融入群體,做他人都在做的事情,獲得群體歸屬感。

用三個字來形容就是“人、從、眾”,證明自己、服從權威、歸屬群體。

第二種機制更容易理解,它的意思就是你站誰?

甜豆漿和鹹豆漿,你站誰?你是甜粽黨還是鹹粽黨?你媽和你女朋友同時掉河裡你救誰?

每一個問題都是如此致命,非常容易引發撕逼和爭論,於是話題迅速引爆,活動大獲成功。

比如在虎撲這樣的體育社區,流量最大的貼子通常都是關於排名的,比如籃球十大得分後衛是誰?史上最好的五名前鋒分別是?科比和詹姆斯誰更偉大?因為這些話題極容易引發站隊。

想做出刷屏活动,先避开这三大误区

2018年的女團選秀節目《創造101》,節目組推出了兩個很有爭議的人物:王菊和楊超越,她倆一人被賦予了一種人生態度和價值觀,所以你站誰?

想明白這兩種活動參與機制,自然不再發愁活動沒人參與,沒人關注了。

03

最後一大誤區就涉及到企業做活動的根本目的了,為什麼要做活動?很多企業對於全年的活動沒有什麼戰略規劃,為做活動而做活動。

情人節要到了,咱們做個活動吧。

暑假要到了,咱們做個活動吧。

《花木蘭》要上映了,咱們做個活動吧。

世界環境日要到了,咱們做個活動吧。

618要到了,咱們做活動吧。

中秋節要到了,咱們做活動吧。

雙11要到了,咱們做活動吧。

聖誕節要到了,咱們做個活動吧。

春節要來了,咱們做個活動吧……

只要你想做活動,全年的營銷節點保證多到讓你做不完。問題是,活動做得越多越好?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念兩句詩了:

你為活動執行而奔波的腳步是個美麗的錯誤/我們要的不是過客,是歸人。

其實企業的活動策劃,應該追求的不是刷屏,而是成為留住用戶、黏住用戶的一個用戶池。企業營銷活動,應該和企業產品、企業自媒體一起,成為企業的私域營銷陣地。

在今天的互聯網世界,就算是再牛逼的活動,再大的新聞事件,在社交媒體上也就維持兩天的熱度,然後大家就去吃別的瓜了。消費者是健忘的,刷半天屏並不能給企業帶來持續性的增長效果。

所以做活動一定要做品牌化設計,將活動打造成為企業的營銷陣地。

想做出刷屏活动,先避开这三大误区

比如安利紐崔萊的活力健康跑活動,2002年6月8日,第一次在上海舉辦。從此這個活動就一直舉辦到今天,安利紐崔萊一個活動堅持了18年。到今天“健康跑”變成安利紐崔萊一個強有力的品牌,提到健康跑,就能想到安利紐崔萊。這不就是企業對用戶最好的安利嗎?

要想做好一個活動策劃,最應該做的就是活動引爆的動線設計、活動參與的機制設計和活動的品牌化設計,做好這三大設計,才能實現刷屏,避免踩坑。

#專欄作家#

空手,公眾號:空手(ID:firesteal13),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12年從業廣告人,廣東省廣告集團策略群總監,江西財經大學廣告系碩士生導師。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