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最娘”80後,回鄉織毛衣登上央視,帶動50名農村婦女再就業

說起小時候,那一幅幅畫面就像昨天剛剛發生過一樣清晰。我們小時候看過葫蘆娃,吃過大大泡泡糖,穿過警察服、塑料涼鞋、腳蹬褲、奶奶牌棉褲棉襖、媽媽牌毛衣。有這些經歷的人,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屬於80後之列了。

你是80後嗎?如果你也是80後,那麼我們一定有很多共鳴,因為我們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我們是計劃生育後的第一代,我們也是作為獨生子女的第一代!以前曾有人說80後是“垮掉的一代”,而如今時代證明了一切,年過30的他們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領軍人。

比如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潘銳彬,就將媽媽小時候織的毛衣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

那個“最娘”80後,回鄉織毛衣登上央視,帶動50名農村婦女再就業

小小心靈,播下愛織毛衣的種子

潘銳彬,典型的80後一枚,1986年出生在廣東汕頭市。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家家生活都很拮据,一年到頭很少能穿上新衣服。而潘銳彬的媽媽就靠著織毛衣為生,每年天氣寒冷時,媽媽都會給潘銳彬織上一件毛衣。

媽媽牌的毛衣最是溫暖,漸漸地潘銳彬喜歡上了織毛衣。也許是遺傳了媽媽的一手巧手,也可能冥冥之中就有這方面的天賦,6歲時潘銳彬就已經掌握了織毛衣的針法,而到了10歲時,他就已經能夠獨立的織毛衣了。而且最讓他樂此不疲的是,可以和鄰居阿姨們在一起織毛衣的時候天南海北的聊天。“我很享受織毛衣給我帶來的成就感,我也喜歡在織毛衣的過程中,大家聊聊家常的感覺”潘銳彬如是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潘銳彬織出的毛衣絲毫不比阿姨們織的差。配線、算針數、藏線頭、縫釦子一點不含糊。對於小小的潘銳彬來說那是他最美好的童年記憶。

那個“最娘”80後,回鄉織毛衣登上央視,帶動50名農村婦女再就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

每一個家長都對自己的子女寄予厚望,潘銳彬也不例外,而且他也沒有辜負父母對他的期待。雖然出生於農村,但是潘銳彬的學習很好,優秀的人真是處處開花。大學時學的是生物藥學,因為不太喜歡自己的專業,所以自學了日語,畢業後成為了一家外企的日語翻譯。

父母自然很滿意他的工作,不僅工作相對輕鬆,待遇也不錯,老話說吃喝不愁了。可就在工作剛剛穩定時,潘銳彬的一個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反對。雖然他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心中對於織毛衣的熱情依然不減,常常是白天上班,晚上兼職織毛衣,對於這一愛好實在是割捨不下。

企業家王石曾經說過:“給自己留了後路相當於是勸自己不要全力以赴。”潘銳彬終究還是瞞著父母選擇了辭職,放棄了高薪,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開始了心心念唸的織毛衣創業之路。

那個“最娘”80後,回鄉織毛衣登上央視,帶動50名農村婦女再就業

我要織的毛衣是有溫度有靈魂的

比起機器織出來的毛衣千篇一律,潘銳彬早就給自己做了定位,那就是要織出有溫度有靈魂並且獨一無二的毛衣。

創業之初各種問題不斷出現,沒有啟動資金,沒有辦公場所,潘銳彬從一件毛衣開始做起,用自己的臥室作為工作間慢慢開始。半年後有了一點起色,他的工作室夏天像蒸桑拿一樣熱,下雨天還漏水,但是他依然樂觀的面對一切。同時對於毛衣的品質絲毫沒有怠慢。

那個“最娘”80後,回鄉織毛衣登上央視,帶動50名農村婦女再就業

帶領鄰居再就業,傳承傳統技藝

潘銳彬是村裡唯一一個返鄉創業的大學生,能出去打工的都出去了,剩下的基本都是家庭主婦。潘銳彬受到外出打工哥哥的影響開啟了網店,後來訂單越來越多,他想到了周圍的鄰居們。

“我讀大學的時候,媽媽和阿姨們就沒什麼事情做了。她們不知幹什麼,只會織毛衣。”這些人很多都是潘銳彬媽媽以前的老員工,也有自己新招募的能手。普遍年齡在四五十歲,最大的也有70歲的老人。他們沒有收入來源,加入潘銳彬的織毛衣行列後,既能顧家又有了經濟收入,兩全其美。

其實這些阿姨還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這些手工織成的毛衣,傳承了我國的傳統手工藝,使這項技藝得以傳承和發展。潘銳彬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平凡而又偉大的事情,非常有成就感。

那個“最娘”80後,回鄉織毛衣登上央視,帶動50名農村婦女再就業

直播成網紅,登央視舞臺,認真你就贏了

潘銳彬畢竟是年輕人,他懂得如何利用互聯網的力量來更好的宣傳自己的產品。一次意外的用筷子“織麵條”的短視頻讓他徹底走紅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他開始在直播平臺上教網友手工織毛衣,分享織毛衣的趣事,幾個月就漲粉280萬。

央視的《開門大吉》也曾邀請他去參加節目,而且央視boy尼格買提還親自幫他宣傳。他在節目中說織毛衣這件事不分男女,只要喜歡並且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好。是啊,潘銳彬做到了,而且非常成功。

一個帶領家鄉人民再就業,另外一個網紅李佳琦,則為湖北的農產品做公益直播,都是充滿正能量的代表,獲得全國人民點贊。

那個“最娘”80後,回鄉織毛衣登上央視,帶動50名農村婦女再就業

結語

其實他的創業遇到的阻力還有很多,比如人們給他貼的標籤:“不倫不類、不務正業、不男不女、娘娘腔”。潘銳彬也曾介懷過,但是慢慢他就放下了,而是將重心都放到自己的事業上,不再理會這些流言蜚語。

當你有時間嘲笑別人的時候,不妨看看別人在做什麼。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你還有什麼資格不去奮鬥呢!擼起袖子加油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