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你合不合群,总会有人喜欢你

你没有必要迎合别人,改变自己。


没必要迎合不重要的群,委屈自己。


1、不管怎么样,你不可能让全世界都喜欢你。



我们生活当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群,大多时候,我们会为了看起来合群,而去迎合别人,去迎合那些我们根本不需要,不喜欢的群。我们自认为不得不去迎合一些毫无意义的群体,是因为这世界就信仰“团结就是力量”的口号。



有一句话说,当一个人欺负一个人时,叫欺凌,十个人欺负一个人,叫霸凌,当一群人欺负一个人时,就叫做正义了。



似乎群体就是力量,群体就是正义,群体就有天生的合理性。



当一个人,被扣上“不合群”的标签时,就似乎丢掉了这样的力量,丢掉了合理性。这时,这些群体会站出来,规劝你,斥责你。“去,你给我学会合群”如果你选择反抗他们,他们就会嘲讽你,轻视你。好像“不合群”的人真的犯了什么大错!



所以背负着这样的压力我们不得不去学习蹦迪,学习群嘿,去学习一些我们根本不喜欢的事,仅仅是想让我们自己看起来合群,想得到一些人的认可,想让一些人喜欢我们。



可是我们如愿了吗?



复旦大学哲学博士陈果在一次演讲中讲到:“不管你活成什么样子,总有人喜欢你,总有人不喜欢你。当你活成了你自己,当你活成了真正的你自己,还是有人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但是,你会更喜欢你自己。”



既然总会有人不喜欢你,为什么不做真正的自己,让自己欢喜呢?



当然,当我们选择做真实自己的时候,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可能就是“孤独”,至少在你找到你合适的群体之前,你会孤身一人。



容我斗胆猜测,我想那些正真想选择做自己的人,并非害怕孤独本身,而是害怕那些群体对孤独的认知。



因为在那些群体的理解中,孤独是可耻的。



你不合群,是因为你人缘不好,你情商低,你道德有问题,所以别人才孤立你,而不是你自己选择孤独。



在他们眼中,你不是喜欢独处,你不是享受孤独,而是你没能力摆脱孤独。在他们眼中孤独的人是既可恨,更可怜的人。



可是,我想说,孤独并不可耻,可耻的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他们凭什么认为我们不是在享受孤独呢?



孤独并不可耻,相反一个享受孤独的人很帅,很酷。我不想合你们的群,仅仅是因为我不想,就这么简单。


高中那会儿,我们女生大多两两结伴儿,因为我不想做闺蜜的电灯泡,就选择独自一人上下操,吃饭。
那个时候我也觉得孤独不好,就选择一些很少有人走的小道走。



直到有一天,一个女生她和我说“我发现你做什么事,都独自一人。好帅啊!”



那时,我才发现。“原来,真的有人觉得孤独是帅的”



你看,无论你做什么选择,都总会有人欣赏你。



诚然,我们实在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们,但无论你活成什么样子,总有人看不惯你,也总有人喜欢你。



你不喜欢的群,没必要硬挤进去,你没必要迎合别人,去刻意压抑你得天性,你没必要为了讨好别人,去改变自己。



因为总有人会喜欢你,如果你刻意掩饰自己,你会失去那些本该正真喜欢你的人。


不论你合不合群,总会有人喜欢你


2、乌合之众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群体的定义也随之扩充,从以往人与人之间的群体,扩充到网络上虚拟用户之间的群体。可以说只要有人参一脚的地方,到哪都是群体,无群体不江湖。


前段日子“网红暴打孕妇”事件可谓火遍全网络,不过今人最惊奇的是各种“神反转”剧情。当我关注到这条新闻时,我最先看到的是网红saya发布的道歉声明,随后关注了事情的始末,结合当时群众的评论和发声,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孕妇本身脾气闹上来,乘机以弱势群体自居,想要讹这个网红,但不料“偷鸡不成蚀把米”。


当然,庆幸的是我并没有随便写下评论,而是在心里,埋怨了孕妇一通。


在那个时候,我成了群体的一员,我根本没有认识到我的思维在被牵着走。通过其他人的只言片语中,我放弃是非,跟风,盲目从众,以至于被收“智商税”。


群体,往往会使我们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轻而易举的得到我们的认同。因为群体数量上的优势,往往会让我们服从多数,放弃辨别。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的《乌合之众》有一句话:“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下降” ,“ 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智慧的只会被愚蠢的洪流淹没。”


群体的智力平均值往往低于个人,任你是不是社会上顶尖的精英,都无法摆脱这一魔咒。有一句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但事实上,100个“臭皮匠”也不一定顶过一个臭皮匠。


因为群体存在的本质就是追求“一致性”,一旦你有“二心”你就很快被群体抛弃,所以大多数人贪恋群体所谓的归属感,认同感。会自动放弃追寻真相。所以如果想要得到真相,身处于群体中会比独自一人更难。


而孤立的个体,他们不会受群体的影响。他们更能坚持自己心中所想,他们更能清楚的看到事物的本质,不断追寻真相。


当然,群体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独自思考的能力,一味的合群并不见的是什么好事。


奇葩说上的一位辩手颜如晶讲了一个段子:


问你吃什么:“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喽。”


看什么电影:“你们看什么电影我就看什么电影,我无所谓。”


去哪里玩:“看你们喜欢,我没有意见。组织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


什么人最合群,没意见的人最合群!!!


而我们不合群是因为我们明确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我们愿意为我们自己的那个“个性”坚持,我们愿意给我们那个“自我”空间,仅此而已。


你没必要迎合别人,没必要刻意合群,迎合一个更本不适合你的群,浪费的不仅是你的感情,精力,浪费的更是你的时间和智商。


你要清楚的知道,强者往往才会高处不甚寒,往往才登高望远,孤身一人。


因为:


高智商的人都是只身来往,事了拂衣去,庸众是上个厕所也要结伴而行,浩浩荡荡。

-------- 《庸才上厕所也要结伴而行》

不论你合不合群,总会有人喜欢你


3、逼自己合群,你并不快乐。



刚上大学那会儿,我像大部分人一样,怀揣着俗套的好奇和热情。把自己的从容和叛逆藏的深不见底,好像上大学就真的走进了象牙塔,这里的人和事一定就是美好的。



可是,上大学后,很多人告诉我:你要和老师搞好关系,要和学生会搞好关系,要多参加的社团活动扩大朋友圈,多一个人,就多一个资源。然后,我不停的认识人,不停的加好友,不停的约饭。为了迎合大部分人的需要,我玩起了王者玩起了吃鸡。把本该用于看书,用于提升自己的时间,去看娱乐节目,去追剧,去探索各种美食。只是为了可以和别人有一定的话题。



就好像在玩电眼女生一样,在这场交友游戏中,只要求数量,质量从不考虑。



那段时间,一到夜深人静,我都会哭,我从不快乐,我累极了。那个我演义的人设,只会让我更自卑,更手足无措,更痛苦。因为这个人设,我经营的好失败,更是因为我再也找不到自己了



当你刻意的迎合别人,去演义本不属于自己的人设时,真的好累,你根本不会快乐啊,到头来,你会发现你越发不像自己,也越发不像那个人设。像邯郸学步,到头来两手空空。


那段日子,我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那些所谓的关系,禁不起一丁点动摇,就溃不成军。我不断自省,不断挫败,不断掩饰,不断哭泣....直到最后,我再也不想演下去了。我肆无忌惮释放出那些我曾极力掩饰的东西,叛逆 和 “孤僻”。我把那些取悦别人的精力,分一半来取悦自己。看书,画画,......


结果是,我并没有被人讨厌。相反我得到了好多真正欣赏我,喜欢我的朋友。



还是那句话,你没必要为了迎合别人,改变自己,没必要为了迎合群体,委屈自己。



你得人格,你得自我,哪有那么丑陋,哪有那么不堪,那些个性,本来就是你的啊。



请你把真实的东西,并不丑陋的东西拿出来,摊在世人面前。并且帅气的丢下一句话:看,这就是我,喜不喜欢随你。

不论你合不合群,总会有人喜欢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