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贴:常见的多字成语及出处

成语,是中国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今天我们来认识几个常见的多字成语。

1、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见《家语》孔子论叔仲会之语。亦见《大戴礼》及《汉书·贾谊传》、米元章《海岳名言》。)

2、疾风知劲草,世乱有诚臣。

(见《隋书》炀帝赐杨素诏,谓古语也。)

3、十指有长短,痛惜皆相似。

(一说曹子建诗。唐·刘商《胡笳十八拍》有“手中十指有长短,截之痛惜皆相似。”)

4、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陈后主(陈叔宝)诗: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5、得他心肯日,是我运通时。

(见《翰苑名谈》,唐太宗(李世民)诗“待余心肯日,是汝命通时”。后唐庄宗(李存勖)每见王庆,则心愤然,李嗣源(后唐明宗)为之言,庄宗乃引太宗语以答之。)

6、但守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罗大经《鹤林玉露》但以此为俗语,《直方诗话》谓张嘉甫以此为水部贺公所作。贺于天圣中为郎官云。郎瑛《七修类稿》又以为宋贺仙翁诗。)

7、在家贫亦好。

(戎昱诗。)

8、世乱奴欺主,年衰鬼弄人。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皆杜荀鹤诗。《坚瓠集》亦载之。俗语云:势败奴欺主。)


科普贴:常见的多字成语及出处


科普贴:常见的多字成语及出处


科普贴:常见的多字成语及出处


9、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见《古今诗话》。本大历诗僧元览诗,谓“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10、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曹邺咏李斯诗。)

11、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冯道诗。)

12、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亦冯道诗。)

13、一朝权在手,便是令行时。

(朱湾咏掷笼诗。一说崔戎酒筹诗。)

14、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

(林宽诗。)

15、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见《容斋随笔》,盖亦宋人语。)

16、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白乐天《简简吟》。)

17、举世尽从愁里过,何人肯向死前休。

(杜荀鹤诗。韩昌黎亦有“何向死前休”之句。)

18、最恨年年握针线(多作: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秦蕴玉《贫女吟》。)

19、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见《云溪友议》,释灵彻答韦丹诗。)

20、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见《西溪丛语》,蔡州褒信县棋道人诗。)

21、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丁冠诗。)

22、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叔原诗(词)。)

2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见俞文豹《唾玉集》,杭州巡检苏麟上范文正诗。)

24、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东坡诗。)

25、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见宋人《萤雪杂说》。)

26、真个有天没日头。

(宋神童诗。)

27、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28、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以上二条俱见《事林广记》。)

29、大家飞上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见《夷坚志》,都统明椿自立生祠于关王庙侧,时人嘲之之诗。)

30、儿孙自有儿孙福。

(见《癸辛杂识》,叶李纪梦诗。)

31、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半文钱。

(张叔仁《送谢叠山入燕》诗。)

32、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元遗山《论诗绝句》。)

33、死人身边有活鬼,强将手下无弱兵。

(见周遵道《豹隐纪谈》及《栗斋诗话》,谓俚语自然成对也。)

34、你是何人我是谁。

(见《辍耕录》,道士洪丹谷与一妓狎,妓临卒索词,丹谷集旧曲送之,中有此语。)

35、巧妻常伴拙夫眠。

(谢在杭诗。)

36、多言多败。

(《金人铭》。)

37、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闵子马劝公鉏之言。)

38、所得不偿所失。

(楚子重伐吴既归,而吴来伐,君子谓:所获不如所亡也。)

39、轻诺者必寡信。

40、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唐朱泚篡位而败走,野人诮之,亦有此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