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基层网点利益,村村通快递才不会那么难

末端网点的矛盾以及问题需要快递总部、政府等重视并予以解决,再形成合力,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近年来,“快递下乡”“快递进村”政策不断落地,为村村通快递的实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的背景下,《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推出将推动村村通快递步入新的阶段。

01 新政推快递进村提速

为进一步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国家邮政局日前印发了《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表示,到2022年底,我国农村快递服务深度显著增强,县、乡、村快递物流体系逐步建立,城乡之间流通渠道基本畅通,农村综合物流服务供给力度明显加大,快递服务“三农”成果更加丰硕,广大农民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快递服务,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为实现此工作目标,《行动方案》提出要坚持统筹规划、政策引领,市场配置、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鼓励邮快合作、快快合作、驻村设点、交快合作、快商合作及其他合作等多种方式推进。

需注意的是,实现“村村通快递”的前提是“快递下乡”,在后者带动下,我国在直投到村方面进行了一些模式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邮快合作模式”,在四川、甘肃、青海、黑龙江、西藏5个省份进行试点,国家邮政局、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签订了三方协议;“驻村设点模式”要求快递企业进村设置网点提供服务,目前在东部发达省份和业务量大的农村地区,由市场主导,各快递企业多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农村快递网点布局;“快快合作模式”是近几年各地最普遍的“快递下乡”进村模式,由多家企业采用“抱团取暖”的方式,由一个网点共同代理多个品牌,实现成本共担、网络共享,解决了快递企业独自经营费用高、运营难的问题;还有“交快合作模式”,在贵州、云南等地都有诸多实践,快递借助交通网络覆盖的优势和村村通客车的条件,搭载快件进村。换言之就是,通过交通和快递的合作,同时解决了客车运输“吃不饱”和快件运输“下不去”的问题。此外,“快商合作模式”典型的案例就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示范县项目在国家级贫困县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保障基层网点利益,村村通快递才不会那么难

实际上,在《行动方案》发布之前,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已出台多项与“村村通快递”存在直接和间接关联的政策。因为,这不仅会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好,也会对农民生活改善产生巨大裨益。一则快递送货上门,农民网购更方便,可刺激农民消费,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二则快递行业也将迎来新发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帮助农民提高收入;三则有利于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带动农民通过互联网卖货,让农村的优质农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各地。

如国家邮政局协同各方在全国打造出905个“一地一品”项目,一大批贫困地区农特产品通过快递寄往全国各地。2018年,全国共打造滨州冬枣、柳州螺蛳粉等年业务量超千万件的“快递+”金牌农业项目20个。全年农村地区累计收投快件120亿件,支撑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超7000亿元。2019年,广西南宁沃柑、安徽六安瓜片等项目年业务量已达金牌项目标准,更多新增项目也在加快形成。

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县级以上城市都有快递网点,全国96.6%的乡镇已经建有快递网点,有26个省(区、市)实现了乡镇快递网点全覆盖。县、乡两级服务网络的建立,使快递进村具备了现实基础。

02 村村通快递的前提是保障基层网点利益

尽管政策加持、基础扎实、效果明显,但也应看到“村村通快递”的“罗马大道”上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从“快递下乡”到“村村通快递”,政府层面的推动在不断深入,但是要完全实现“村村通快递”的目标并不容易。末端网点的矛盾也在疫情期间进一步凸显。就在《行动方案》发布后的4月16日,河南省潢川县“三通一达”+百世五家快递加盟商联合发布声明,明确表示,因为总部派费下调导致网点经营压力增大,将从5月1日起将各个乡镇派费统一调整至0.6元/件。随即全县所有乡镇代理紧跟声明表示从4月17日开始停止拉货,停止派件,以次捍卫自己的利益。

再者就是,从农村消费者自身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取快递时由于快递网点将成本嫁接,出现被收取取件费现象,不管大件小件,每件快递都要交少则一两元、多则三五元的取件费。尽管快递公司多次声称,此项取件费不合理,消费者可自行举报,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也多次出台政策禁止快递二次收费。
就在明令禁止二次收取后,农村消费者一片叫好之时,却让不少乡镇快递网点萌生退意,甚至是直接退出。原因很简单,由于乡镇网点大多地处偏远,配送成本较高,盈利状况并不乐观,而快递行业价格战导致快递单票价格持续走低,这更加大了网点的生存难度,“取件费”便成为了乡镇网点的“救命稻草”。这就需要主管单位、企业总部等各方综合考虑,避免让末端网点无奈、尴尬而为之。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徐州海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正杰指出《行动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交快合作、快商合作落地值得摸索,但在快递经营管理上,快递件属非特殊商品,交运公司或电商进农村运营主体是否必须具备 “快递经营许可” 才可协同合作让快递进村,如需要,此项审批能否开设绿色通道,或针对村村通快递的业务进行特许经营许可,以上问题均需明确。

再如二次收费问题,邮快合作数据显示,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邮政平均进村成本6元一单。此项标准对于农村电商件量较大的加盟制快递企业而言,负担较重,无法借助邮政配送进村,由此也无法实现邮快合作。假使农民授权快递企业转交邮政配送进村的话,农民则需另付邮政相关费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此项措施是否与2019年国家邮政管理局针对末端不得二次收费政策产生冲突,还需细细考量。

他进一步指出,很多非中东部地区县域特别是“三区三州”(三区指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及南疆的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四地区。三州指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为代表的深度贫困地区,由于人口基数,民族特性,路况条件,末端派费等原因,乡镇通快递生存艰难,村村通快递将遭遇更大难度。

如果由于降低乡镇派费、取缔二次收费,以及其他问题引起快递行业网络覆盖率由逐年上升转变为下降,相信这并不是监管部门以及各大快递企业愿意看到的结果。

保障基层网点利益,村村通快递才不会那么难

03 解难题 多方提议

当下,快递进村逐渐成为现实,快邮合作、快快合作、快交合作、快商合作等多种模式加速推广,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加速释放,农产品上行步伐加快,农村已成为我国快递市场新的增长极。因此,快递业向高质量发展的下一个风口,就是广袤的农村市场。

这就需要重视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总部与加盟代理之间的矛盾,快递专家徐勇认为解决此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便是政府补贴。他表示,“村村通快递”的难点主要在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山区。他建议,在政策支持的前提下,以乡镇为单位设立仓库,通过综合代理方式,统一发货,以实现集约化运作,从而降低成本。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要想实现“快递进村”可持续发展,政府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还需要在政策层面给予更多扶持,比如鼓励快递企业在业务量较少的乡镇建立合作网点,形成资源共享、成本共担的农村市场格局等。同时,应尽快出台相应的财政补贴、财税减免政策,帮助企业应对运营成本高等困难,以吸引市场力量的积极参与,而不是激化末端网点的矛盾。

保障基层网点利益,村村通快递才不会那么难

另外一位业内专家则认为,快递进村的关键并不在于铺设网点。“这如果单单对于快递物流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更需要在商业、流通、产业链等多方面的配合。首先,行动之前要跟当地企业、乡村振兴、包括供销社等进行联动,了解当地的需求和情况,也能保证开网点成功率高。而且现在很多村和镇也在合并或者重新划分,投入之前务必要和当地产业配合;同时,快递企业之间也要打配合,可能有些村人不是很多,邮政就完全能够满足,那么也是避免重复建设。”他说。

保障基层网点利益,村村通快递才不会那么难

针对末端派费难题,卢正杰认为完全依靠快递派费,基本不太可能实现“村村通快递”。因此,需要借助“外力”,如邮政企业、商贸配送企业、交通客运企业、电子商务进农村运营企业等。但以上企业除了邮政之外,均不具备快递经营许可,因此,需要给予企业合法的配送权利。

此外,在落实《行动方案》和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上,企业也在行动。中国快递协会联合邮政EMS、顺丰速运、中通快递、菜鸟网络、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等13家快递物流和电商企业对此共同发出倡议。

为响应倡议,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菜鸟网络旗下菜鸟乡村将通过减免“溪鸟系统”技术服务使用费、补贴智能硬件采购费等,在百县开展“村播计划”,让县长、快递员、种植户、电商卖家联手网红直播带货;为乡村快递网点提供代购、拉新、本地服务等商业增值服务,同时协调淘宝大学、菜鸟裹裹商学院培训电商、快递人才。京东物流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将加大推动智能物流和智能供应链为代表的“新基建”下沉,加速推进“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实现。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农村快递市场的“蓝海”前景广阔。因此,无论是布网还是抢占市场,都需要企业、政府、网点等各方形成合力,而不是对立产生矛盾,否则不仅“村村通快递”难以实现,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利益将难以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