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古人用三分釀七分藏寄情於酒,白居易以煎茶表示恬然,屈原以白芷表示喜悅,辛夷表示艱辛,蒺藜表示厭惡,就如同阿拉伯牧羊人用咖啡果實表示浪漫。茶是葉子、酒是自然精華、咖啡是果實,它們大有不同,但都代表了人在不同境地的情感寄託。

是琴棋書畫詩酒茶,也是茶米油鹽醬醋茶

也許只是碰巧,人、愛情和茶同時在心裡泛起了漣漪,古人賦予了七夕 “牛郎織女”美麗的愛情傳說,也在茶裡寄予了美好的願望。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還記得張愛玲《半生緣》筆下的愛情嗎?她曾不動聲色地將茶韻寫在了沈世鈞和顧曼楨相遇的情景裡:

問:“你是哪裡人?”

答:“六安,產茶葉的地方。”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認為茶葉十分忠誠,種下即百年不移,茶籽多子。

如今,塵世中依舊有張愛玲留下的痕跡。在她紙張和文字的背後,愛情和婚姻大概就是茶的兩種狀態:琴棋書畫詩酒茶,以及茶米油鹽醬醋茶。

浮生若夢,起起落落皆因茶而起,最後收斂成這杯碗中的靜波,任你感慨,任你評說。▼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茶是植物的葉子,一個“茶”字,象形又會意——人在草木之間,一杯清茶,悟心靈之道,如坐山林,如歸草木。茶雖然是細小、漂浮的植物葉子,但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的文化份量卻十分厚重。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林清玄在書裡寫:“茶一定要用熱水衝過才有味道,一定要三起三落,起的時候萬里飄蓬,之後才有味道出來,人生其實亦如此,而此時茶葉本身的好壞就不是很重要了。”

這句話體現出來的是什麼?原來泡茶的過程之中,能帶夠給我們一種力量,在水深波靜、大起大落時,這種力量使我們的內心有了支撐,經過歲月沉澱,可以體會出不同的人生境界——包括青澀的年少,香醇的青春,沉重的中年,回香的壯年,以及愈走愈淡、逐漸失去人生之味的老年。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人生,少年,中年,老年,誠如茶之愈淡,心境愈加透明。最後即使沒有愛上喝茶,又有什麼關係呢?

茶自古與人生相互比擬,苦澀甘甜,各種滋味,並隨著人年齡和氣場的變化,印證出生命不同的境界。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清醒亦或沉醉,都是恣意而活

有人說,愛情就如同蜜糖,兩情相悅,痴纏一生;也有人說,愛情是一瓶美酒,沉醉一般的深情厚誼,放縱一般的無法自拔。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從一粒粒糧食到甘醇的美酒,要經過粉碎,制曲、陳釀等重重工序,才能發酵和提煉獲取出其中的精華。

酒既是自然精華,所以酒能滲透進人的神經,使怯懦者勇敢,卑微者高傲,笨嘴拙舌者才氣橫溢……茶餘飯後三五杯下肚,酒精總能表達出真性情。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我相信即使是最普通的酒,也總有人鍾愛它,就比如喜歡那種微醺和飄飄然的狀態。世界上有那麼多人喝酒,你若真問他為什麼喜歡喝酒,怕也說不出具體的原因。

你相信天空的飛鳥,但是飛鳥沒辦法給你指明方向;你相信穩固的磐石,但是你不知道當巨浪來襲時它是否依舊如故。這個時候誰又能給我們答案呢?▼

只有酒,能讓我們恣意而活,清醒時可如青蓮般脫俗出塵,茫然亦可醉臥花叢,讓人生如沾滿花香,變得美麗而芳菲。

所以在酒桌上大醉的,有雅士、也有勇士、有名人、也有凡夫。他們興奮時喝酒,痛苦時也喝酒,從古至今,酒都是表達情感,宣洩心情的載體。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曹操在壯懷激烈時,認為人生苦短,美酒當歌,高聲作詩“酒與歌戲,今日相樂城為樂";在盛年已逝時,用"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感嘆,表達出內心不甘的微妙情緒。詞雖然不多,但句句精闢。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我們品味了百年的詩詞文賦,也品味了百年的佳釀美酒,當聞到酒香時,隱藏的情感才會從心底鑽出來。酒精的存在彷佛給我們的生活撕開了一個口子,看到了另一個可能性:一個自己曾經不敢想象的生活狀態,一個真性情的自我。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咖啡 介於理性的浪漫,和介於現實的虛幻

人容易對神秘的事物產生好奇,小小的咖啡館,蟄伏的理想,還有穿行的侍者,我們學會用小小腦子去思索一切,多虧了咖啡。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咖啡第一次被發現,是以紅色的果實出現在人類面前。它可以滲透進人身體的肌理,可以提神、抗疲勞,也能帶給人苦澀的回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茶有酒亦有愛人相伴,而咖啡往往伴隨著孤獨。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我們選擇咖啡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咖啡所改變。

在一位18世紀英國作家的描述裡,曾經提到飲用茶和咖啡在英格蘭的普及現象,當時許多人基本上不再喝烈性的酒,因為他們知道“保持安靜和清醒對一個人而言具有莫大的價值。”

所以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喝咖啡是一種社交方式,咖啡廳也成為了一起洽談商務、朋友小聚、互換見聞的經典場所。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毋庸置疑,茶是隱士,酒是烈士,咖啡是紳士,它們皆有相似之處,卻又不盡相同。相較於茶,咖啡又是一種理性的浪漫,現實的虛幻。

現在喜歡喝咖啡的人,往往都是慢性子,但咖啡不像喝酒一杯接著一杯幹,也不像茶講究複雜的沖泡工序,所以這些人轉而選擇了手衝咖啡消磨時光。

他們喝咖啡不是匆匆喝下,而是講究慢慢地品嚐、無論是讀書交談還是高談闊論,一喝就待一下午。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起初我們認為咖啡的孤獨起源於自我保護的嘗試,直到今天,當外面世界愈加焦躁不安時,咖啡依舊能讓人放下疲憊談談理想,它便代表著一種生活態度。

“我聽不到聲音,但我感覺到你的熱情;我說不出話,咖啡是我靜默的表達。”,曾經有人以自己相異的人生經歷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他們享受著咖啡,是因為喜歡喝咖啡時的那種情調、那種愜意、那種現實面前淡淡的抽離。他們改變的或許不是命運的安排,而是自己的心情罷了。

實際生活中咖啡的含義更加簡單純粹,在經典電影《穿Prada的女魔頭》中,新晉小助理每天早上都為同事送一杯咖啡,在這裡,咖啡又變成喚醒工作狀態、促進同事友誼的良藥。

茶、酒和咖啡,三種不同的人生

更多的人,喜歡將喝咖啡變成一件忙裡偷閒的趣事,只是希望咖啡引領自己,讓循規蹈矩的生活做出一點改變。

人在冥冥的現實和虛幻的未來中是渺小的,所以我們常渴盼在咖啡的陪伴下獲得愛情。

“人一生會遇到約3000 萬的人,兩個人相愛的概率是0.000049。所以你不愛我,我不怪你,我也不怪這家咖啡館。“ 如今我們回過頭去看這一句話,頗有些理性而浪漫的感慨。

茶、酒和咖啡,它們各自擁護的人生境界,雖是五味雜陳,卻是一種真實內心的映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故事,一個群體有一個群體的嚮往,不同的人生境地也能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一杯入喉,才能切身讀懂其中的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