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眼中的后诺贝尔奖时代

距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过了8年时间,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也已经5年的时间了。用网上的话说,诺贝尔奖已经进入了中国时代。莫言和屠呦呦的成功带给我们的不仅有惊喜,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还有很多。让我们从他们的来时之路,汲取一点养分,为未来的我们打开一扇窗,让我们前进的时候,每一步迈的更坚定、更踏实。



诺贝尔奖的悠久历史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奖项。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有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以“诺贝尔奖基金会”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六个领域对人类做出最重大贡献的人。

为什么只有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眼中的后诺贝尔奖时代

诺贝尔奖





2012年前的我们


2012年之前,国人一直在为诺大的中国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而纠结,每年诺贝尔奖结果发布的那几天,很多人都在翘首以盼结果的出现,关心也好,看热闹也罢,总之一句话,因为没有得到过而急切盼望有人打破这个僵局。 因为我们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底蕴,不管是在文学还是科学技术等其他研究领域我们都遥遥领先,所以这个奖项的缺失总会让某些人觉得不太舒服,一直到2012年,莫言打破了这个僵局。





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时代


目前为止,我们有两个人曾获得诺贝尔奖,一个是莫言老师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另一个是屠呦呦老师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为什么只有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眼中的后诺贝尔奖时代

莫言老师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第一位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这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定语有所差别,莫言是首位中国作家,之前亚洲其他国家的优秀作家获得过这个奖项,而屠呦呦是获奖领域里首位华人科学家。

这么久过去了,依稀还记得当时莫言老师获奖时候的盛况,而对于屠呦呦的印象是新闻报道里所说的:一个有个性的老太太,缺席了诺贝尔奖的一系列活动。

为什么只有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眼中的后诺贝尔奖时代

屠呦呦老师





获得诺贝尔奖后的他们做了什么


最近了解莫言先生的近况,是通过2020年1月13日的一篇报道,他接受了“十点读书年度人物”的一个访谈,题目叫做“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我做了什么”。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的很多场合,莫言先生都提到:希望中国能尽快出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那样,焦点都集中到他身上,我就可以躲到一边安静写作了。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落空。

我们现在还能在网页上看到莫言老师当时获奖的大篇幅报道,获奖后演讲、交流、座谈、颁奖礼、晚宴、对话一个环节都没少。在他获奖后的第5个年头,也就是2017年,才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他的新作。据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一年他都没有读过书。

屠呦呦的获奖经历有点传奇色彩了,她获得获诺奖打破了几个中国纪录:中国大陆第一个未获院士、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的科学家。因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她曾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我微微一笑,现在我也是三无人员),她是在三流条件下创造了世界领先的一流成果,是相当的不容易。据媒体报道,就像她在没有参加诺贝尔颁奖礼的一系列活动一样的做派,屠呦呦斩获诺奖这一年:专注研究,很少参加活动。

最近了解到屠呦呦老师的消息来自新华社巴黎10月22日电: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月22日公布2019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获奖名单,共3人获奖,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屠呦呦。

该奖项旨在奖励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杰出生命科学研究,研究主体可以是个人或机构。今年是该奖项的第五届。这些年,屠呦呦老师一直在潜心研究,用他的研究成果和我们对话。

为什么只有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眼中的后诺贝尔奖时代

潜心研究





后诺贝尔奖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诺贝尔奖


01. 诺贝尔奖存在即合理,但是应该正确看待。

资中筠老师写过一篇文章叫《诺贝尔文学奖有世界意义吗?》开篇提到:我国的优秀作家大可不必对此桂冠钦羡向往,原因是:文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与经济学也不同,首先是靠语言来表达的,好的作家必然有独到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形成自己的风格,好的翻译也难以完全传神。

当然,我并不觉得诺贝尔奖没有意义,存在既有意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文学作品获奖并不是用本国语言写好文学作品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02. 对于诺贝尔文学奖,一直以来是存在争议的。

石黑一雄是一位日裔英国小说家,如果今天没写到这里,你可能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他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写过一本长篇小说叫《被掩埋的巨人》,但是在中国他的书卖得并不好,都赶不上一个村上春树,所以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定历来是有争议的。

03.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有多方面因素。

  • 有深厚文学功底和文化背景好的翻译做支撑。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和翻译者的好坏是分不开的,一个好的翻译,如果他有好的语言功底和所翻译书籍来源国家的文化背景,他很有可能把一个优秀的地域性的作品带到全世界,这句话一点不为过。

  •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作品,在国外必须有极好的传播度。

诺贝尔奖除了瑞典本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学者获奖都属于外国人获奖范畴。既然是外国人获奖,就存在一个文学作品在瑞典本国流传度的问题,如果一部文学作品翻译人员翻译的好,在瑞典本国或者其他国家传播度又好,那么文学作品曝光的几率就会越大,被评委会推荐的几率也越大。所以,一些出版社或者新闻媒体的推介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 最后,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与否在于评委会的主观评定。

如果评委会主管认为你的作品符合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标准,那么你就理所当然获得这个奖项,这和国内华表奖等影视类奖项的评定是一个道理。

所以,总的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能够成功摘取奖项的外部因素更大一些。

04. 诺贝尔医学奖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获得是有固定评判标准的。

诺贝尔医学奖和物理学奖、化学奖一样,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而对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认定是有一定规则和标准的,相对比较公正。

屠呦呦老师的获奖背后反应出来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怎样在这样一个大时代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诺奖获奖背后留给我们的很大一个课题。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们高兴,但是没有获得也不用妄自菲薄,毕竟评委会看到的只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隅。所以,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你如果你把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作为一个奋斗目标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作为一个作家你因为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纠结完全没有必要。

在我看来,相比较莫言老师的获奖而言,屠呦呦老师的获奖,是拿研究成果说话。研究两个字说起来,写起来都很简单,做起来是日积月累一天天垒起来的,可能比文学更加的枯燥,因为好的研究成果可能十年磨一剑,而好的文学作品何有可能灵光一现。据媒体报道,屠呦呦是在相对艰苦的条件下出的研究成果,所以她更明白其中的甘苦。





后话


有个词叫“捧杀”,用在这里虽然不是很合适,但是不得不承认,莫言老师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的创作步伐比我们之前预想的节奏慢了很多。

最近西风姐姐提到一个词,叫做“持续输出优秀作品”,我觉得很好。因为一个作家只有拿作品才能和粉丝正常对话,我突然想到,这个最浅显不过的道理莫言老师不是不懂,只是没有做到,或者他被外界叨扰的不能自控,或者他想享受一下成功后的喜悦也说不定,有点像现在的我。区别是,莫言老师现在已经称得上功成名就,而我只是一个头条流量刚刚过50万的小厮。庆幸的是,在膨胀苗头一出来之后就有人来提醒了我,而

莫言老师在诺奖获奖五年后才有了他的新作,五年的时间很可能错过了他一生最好的写作年华。安静是自己给的,永远不要期待外界静悄悄,写作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呢,虽然我做不到屠呦呦老师那样处之泰然,但是心向往之。毕竟我才38岁,一个小小的虾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剩下的路就看怎么走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果你对我有期待,相信我是那匹千里马,那就让我们一起携手走出未来的路吧!!


备注:文中观点系一家之言,如有争议,请留言共同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