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原創】他確立、完善了“浙派”,卻在窮困潦倒中走完了五十三年

那些書法家們~第364篇

【原創】他確立、完善了“浙派”,卻在窮困潦倒中走完了五十三年

  

明代篆刻家汪關,原名汪東陽,後來得到了一方漢銅印“汪關印”,遂更名汪關。從此,中國篆刻藝術有了一個叫汪關的大師級人物,至於汪東陽,汪東陽是誰?

到了清代乾隆年間,又出了一位詩文、書畫、篆刻俱能的印痴,他原名蔣泰,在揚州教書時,在平山堂獲得了一方漢代“蔣仁之印”的銅印,從此,遂學汪關,毫不猶豫的改名為蔣仁。

故事:【原創】他確立、完善了“浙派”,卻在窮困潦倒中走完了五十三年


蔣仁先祖曾出仕為官,至蔣仁一代,家道逐漸衰落,他自幼即過著貧窮孤靜的生活,然家學不墮。早年居褚堂巷,三十二歲復居艮山門外的東皋兩間祖宅裡,蔣仁拙於人情世故,平日與人少言談,也不經營功名。

蔣仁三十二歲從褚堂巷復居艮山門外的東皋老宅時,由於老宅實在太小,他把祖傳的古書畫二百八十餘種及古法帖、古玩交由史苕月家中保存。蔣仁家中庋藏曆代書畫、碑帖精品,有宋、元、明、國初諸家銘心絕品書畫二百八十餘種,卻被人設巧計一竊殆盡,盡失先人所藏。此事對蔣仁打擊很大,弄得老實人更不肯開口,鬱結於心,懊悔不已,一生引為恨事。

故事:【原創】他確立、完善了“浙派”,卻在窮困潦倒中走完了五十三年


蔣仁生活的很不易,他性格孤高,又不善治理俗務,他與妻女相依為命,過著隱士般的簡樸生活。為了生存,他不得不多次前往揚州,以便鬻藝於揚州。當時的揚州,仍天下富饒之地,文人墨客雲集於此。蔣仁的遊藝生活並不理想,好在他在揚州認識了畫家顧廉。顧廉山東莒人,對蔣仁很是認可,蔣仁也作了好多印章奉贈顧廉。於是,顧廉延請蔣仁在他家設館,教其子弟經學。蔣仁迎來了他一生中相對自由、寬裕和舒暢的十年時光,也有餘錢購買古印和前人印作、古玩。《吉羅居士印譜》收錄的二十六方印,是這十年左右的黃金歲月的作品。就是這些作品,奠定了“浙派”風格趨於明朗化,也是蔣仁自闢蹊徑的高峰期。

故事:【原創】他確立、完善了“浙派”,卻在窮困潦倒中走完了五十三年


乾隆四十八年(一七八三年),顧廉去世,蔣仁突然失去了生活來源。他性格孤冷,不善與人交際,更不善治理經濟。而顧廉孩子尚年幼,顧廉生前充當他的經紀人的親友又市儈刻薄,蔣仁不願與這些人為伍。他的遊藝生涯難以繼續的根本原因,在他刻印要選人,他看不上的人堅決不刻印,即使人家給的潤資再豐厚,也不應酬。他在揚州待不下去了,他不得不回到杭州定居。

這時,蔣仁早已年過四十,早年在揚州的積蓄,幾乎已經全部花費一盡,他經濟狀況大為窘困,舉步維艱。他原居住的祖屋因故不能居住了,他只得就近再度遷居,遷至艮山門外近沙河塘的方家衖,與原居相去不遠。蔣仁命其室為“吉羅庵”,更號“吉羅居士”,刻印紀之。新居為蔣仁購買的一處破舊小樓,不維修已不能居住。蔣仁遷居以後,又花錢維修,買房、維修,使得本已捉襟見肘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家至貧,常常不能舉火為炊。老屋兩間,風雨中孤冷危立。家中有琴書,有老妻、有小女則圍蔣仁而坐,天下之大,此時室中欣然忘貧,雖窮如何,雖富如何,心中適意,才是快樂源泉。

故事:【原創】他確立、完善了“浙派”,卻在窮困潦倒中走完了五十三年


蔣仁的身體狀況也開始變壞,他的日常開銷越來越成問題,為解決生計,蔣仁請好友邵志純轉託他人,想代為介紹去蘇州坐館教書,但是,最終卻沒有能夠成行。他的好友邵志純在他的晚年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蔣仁的四處挪移舉債,以及並變賣家中文玩和藏書,多是邵志純幫忙。蔣仁在買“吉羅庵”時,受小人哄騙,吃了很大的虧。所以他不得不假邵志純之手與外界打交道,他把昔年在揚州的收藏幾乎變賣一空。他連書都變賣了,“十七史等書,先望留意,如晤秋鶴後當即著人送至姚氏典中也。頃米薪一切告盡,而弟疾未能復元,尚要藥食。”邵志純,嘉慶元年舉孝廉方正,著有《右庵詩文集》四卷,人品應該沒有問題。

故事:【原創】他確立、完善了“浙派”,卻在窮困潦倒中走完了五十三年


蔣仁就是在此窮困潦倒下,勉強度日,他日以佛經自處,藉以安慰自己。病體稍好,或是為朋友寫書法以作饋贈。他陷入了“學愈老而家愈貧”,此時他已是“積病兩月,幸不死。天不欲飽讒夫之口耳。皮枯肉臘,無復神理。”蔣仁不得不想起揚州,他寫了一首詩:

酒量詩腸不可窮,

紅橋燈火畫船通。

匆匆二十年前事,

展卷分明似夢中。

蔣仁死前一年,乾隆五十九年(一七九四年)冬,山東人張映璣為杭州督糧道,張映璣本人好書法,也能書。一次,見到蔣仁的書法而生仰慕之心,聽說他的境況,心中好生難過,派人將蔣仁迎至官舍,執弟子禮,恭恭敬敬地厚遇蔣仁,使蔣仁在年關歲底受其饋贈,讓他的窘迫之狀得到了緩解。也就在這一年冬天,浙西詞派的末期人物、篆刻家郭麐來杭州訪蔣仁。從乾隆五十四年開始,直到他去世的五年時間內,因為健康原因,蔣仁已經很少奏刀刻印了。蔣仁特意為郭麐作了一方“天遣飄零”印,併為其《水村圖》題了三首絕句。蔣仁歿後,郭麐作《蔣山堂仁輓詩》一首,記錄了此時會面,以及蔣仁的生活狀況:

故事:【原創】他確立、完善了“浙派”,卻在窮困潦倒中走完了五十三年


前年來武林,大雪一舟艤。

迷濛問東皋,延緣入蘆葦。

曛黃叩柴關,良久門始啟。

危樓頹欲扶,蘚壁立將圮。

落然一室中,但有折足幾。

烹茶灶觚踞,偶語閭左踦。

回舟重相訪,為我具酒餌。

翦韭作園葵,中有鯉魚尾。

溫溫雜譚讌,歷歷徵文史。

微笑或聽然,未嘗露牙齒。

寘身冰雪旁,自覺形神鄙。

歸來詫友朋,苦節有如是。


乾隆六十年乙卯(一七九五),冬,蔣仁在貧病交加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蔣仁無子,只有獨女。蔣仁歿後,妻女不知所蹤,他的詩文和自用印章也不知所蹤。

故事:【原創】他確立、完善了“浙派”,卻在窮困潦倒中走完了五十三年


蔣仁一生,對詩文、書畫、篆刻,樂此不疲,尤其是篆刻。丁敬開“浙派”後,由於蔣仁的出現,篆刻的“明人習氣”終於碰到了蒼古樸茂的印風,“浙派”確立、完善,發韌於丁敬,始於蔣仁,從此以後,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浙派”。蔣仁治印追求率意,一印到手,下刀立就。他追求奔放,能於無意中出佳構,出神韻。他兼善刻竹,又能畫山水,有幽逸趣。

蔣仁的書法師法顏真卿、孫過庭、楊凝式諸家,擅長行楷書,他所刻行書邊款,蒼渾自然,別有韻致,得顏體書法之神趣。他的不趨俗韻,由米又能上窺二王。蔣仁常常寫到興起時,如以墨沈傾紙,幾難辨字,見者無不拍手稱快,無不為之傾倒。

蔣仁(1743-1795), 原名泰,字階平,後改名為蔣仁,號山堂,別號吉羅居士、女床山民,浙江仁和(杭州)人。

盧秀輝原創作品,歡迎轉發共享,切莫用於商業,違者必究!

故事:【原創】他確立、完善了“浙派”,卻在窮困潦倒中走完了五十三年

盧秀輝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