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優秀教案設計


點擊文末【瞭解更多】,可免費下載教案。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優秀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義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維流程,學習本文運用的論證方法。

(二)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切實感受富有實驗精神、創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覺培養“格物致知“的精神,爭做一個注重實踐,有開拓精神的人。

(三)教學重點:

1、瞭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及其在學習科學知識的過程中的重要性,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

2、引導學生切實感受富有實驗精神、創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覺培養“格物致知”的精神,爭做一個注重實踐,有開拓精神的人。

(四)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五)課時安排:2課時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同學們,前幾天,老師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較高的分數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專業。入學後,她的高超的計算能力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交口稱讚。可是,她做實驗的能力非常差,一連三週下來,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個實驗,這又使她的老師大為惱火。這是一個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這個女大學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丁肇中先生《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篇文章,或許,我們能從中找到答案。下面,我們首先對丁肇中先生做一個瞭解。。

丁肇中(1936-)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於美國密執安州的安阿伯,當時他的父親在密執安大學唸書,後來到臺灣大學任教。青少年時期,丁肇中是在祖國大陸和臺灣度過的,在國內唸完 小學和中學後,到美國密執安大學學習。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職。他曾多次回國探親,對祖國的科學事業極為關心。在他領導的實驗小組裡,中國派去的同志約佔半數,這些科學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導下正從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3. 檢查預習:(找生起來回答,教師指正)

(1)注音:丁肇( zhào )中 不知所措( cuò )

(2)釋詞: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識。

誠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誠懇。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舊時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齊家:整齊家政。

抽象:不能具體經驗到的,籠統的;空洞的。

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助別人。

一帆風順: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挫折。

(二)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回答導入問題

同學們找到造成這剛才那個女大學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嗎?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點撥)

剛才那個女大學生因為沒有格物致知精神,沒有實踐能力,所以她的動手能力比較差。

我覺得這是因為中國的傳統教育沒有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格物致知精神,而中國的學生在這個文化背景之下,也是偏向於理論知識的學習,偏向與抽象思維,而不願意動手,才造成了剛才那個女大學生高分低能。

2.閱讀課文,歸納本文結構

討論並歸納:可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三個部分來列提綱。

第一部分(l~2段):提出問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瞭解自然科學?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問題。

第一層(3~5段):分析中國教育不重視格物致知的社會根源。舉例王陽明的格物是格已,這種觀點不能適用於現在的世界。

第二層(6~10段):分析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第三層(11~12段):分析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中國學生的現狀以“我”舉例。

第三部分:解決問題。強調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的意義並對我們這一代提出希望。

3.簡述本文的論述思路

明確:本文的題目就是中心論點。開頭緊扣題目,有“格物致知”的出處,引出對其含義的理解以及我國古代對“格物致知”並不重視的原因分析,澄清人們的錯誤認識,接著作者從實驗過程的兩個特點,中國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作者自己的親身經驗三個方面著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後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兩個意義,併發出號召。逐層深入說理,思路十分清晰。

(三)深層探究課文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國學生應該怎樣瞭解自然科學?

討論並歸納: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自哪裡,它的意思是什麼?

“從探查物體而得到知識”,《大學》裡說:“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格”就是推究,“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求得。“致知”,求得知識。“致知在格物”就是知識的求得在於對事物的推究,那麼,反之,通過對事物的推究才能求得知識。

3、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麼?

是因為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4、《大學》裡講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麼?

討論並歸納:目的是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5、這個目的與丁教授講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樣不一樣?

討論並歸納:不一樣。丁教授講的目的是通過實驗得到新知識。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

6、第4段舉王陽明“格物”失敗的例子證明了什麼?

討論並歸納:王陽明的“格物”實是“格已”,而不是研究萬物的道理,這是無用的,不能適用於現在的世界的。證明傳統的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確。

7、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在哪裡?

討論並歸納:只有通過實地實驗才能得到新的知識。

8、實驗的過程應該是怎樣的?

討論並歸納:實驗的過程應該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

9、第8段舉研究竹子的例子證明了什麼?

討論並歸納:舉研究竹子證明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動手栽種、研究生長過程、科學的觀察。

10、第9段講的是什麼道理?

討論並歸納:實驗的過程不是毫無選擇的測量,而是需要小心具體的計劃,要有一個適當的目標。

11、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中國學生的現狀是什麼樣的?

討論並歸納。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功課成績很好不會做研究。

12、第12段舉我個人的經驗證明了什麼?這是什麼論證?

討論並歸納:舉我個人的經驗證明光“用功”埋頭讀書,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屬於舉例論證。

13、為什麼說當今社會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討論並歸納: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4、丁教授認為〈四書〉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討論並歸納:第一,尋求真理的堆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探索。


第二課時

(一)把握內容

1、作者說我們每個人應該有格物致知精神,那麼,我們為什麼應該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樣論述的? 明確:作者講了三方面的道理來證明“我們每個人應該有格物致知精神”這個論點的:

道理(1)這是由傳統中國教育導致的中國學生的弱點決定了的。

道理(2)這是被科學進展的歷史和實驗的過程證明了的。

道理(3)這也是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所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養學生的實驗精神,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這對於今天素質教育中要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關鍵是什麼?

明確: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關鍵是他是否對事物客觀的、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的,積極主動的探索,也就是我們平日所說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於實踐”“大膽創新”的精神。不具備這些,就不具備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二)合作探究,明確本文論證方法聚焦論證方法(學生討論、明確)

A. 引用論證法:

開頭引用《大學》,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學》介紹“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釋“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沒的原因。

B. 舉例論證法:

借王陽明“格”竹苦思頭痛的失敗的事例,論述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借通過實驗瞭解竹子性質的事例,論述實驗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借中國學生成績好而面臨研究工作卻束手無策的事例論述了中國學生偏向於理論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思維而不願動手;借作者的親身經歷論述以埋頭苦讀應付一切對於實際需要毫無幫助。

C. 對比論證。

中國傳統教育埋沒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強調知識的獲得是通過內心體驗和自我檢討,與科學進展的歷史說明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得到形成鮮明的對比;

明朝大理論家王陽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終因頭痛失敗的事例,與通過科學實驗瞭解柱子的性質的事例進行對比,突出知識的獲得只能通過實驗。


三、總結提升

本文思路清晰,說理充分,極雄辯地闡明瞭“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學習它,不只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開啟了我們的思想之門。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這種精神,使自己成為一個努力探索、勇於實踐、大膽創新的合格人才。最後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話結束我們今天的學習。

要實現你的目標,最重要的是好奇心,並且永遠對自己充滿信心,大膽嘗試,做你自己認為最正確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