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探究校園欺凌的家庭影響,尋求幫助孩子應對措施

陳念(周冬雨飾)是一名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同校女生胡曉蝶的跳樓自殺讓她的生活陷入了困頓之中。胡曉蝶死後,陳念遭到了以魏萊為首的三人組的霸凌,魏萊雖然表面上看來是乖巧的優等生,實際上卻心思毒辣,胡曉蝶的死和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一次偶然中,陳念邂逅了名為小北的小混混,隨著時間的推移,心心相惜的兩人之間產生了真摯的感情。小北答應陳念在暗中保護她免受魏萊等人的欺凌,沒想到這一決定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少年的你》:探究校園欺凌的家庭影響,尋求幫助孩子應對措施

01 家庭環境對校園欺凌的影響

看過此影片的人,都知道:陳唸的家庭環境非常不好,只有媽媽沒有爸爸,而且媽媽還因為倒賣面膜負債“潛逃”,不能在陳念身邊照顧她。即便面臨馬上高考這樣的時候,媽媽都遠在外地躲債,賺錢。

以至於陳念被欺凌之後,無人訴說,無人保護,每次媽媽打電話也只是問她學習怎麼樣?她為了不讓媽媽擔心,所有的委屈都化作淚水流進嘴巴里,嚥進肚子裡。

如果陳唸的媽媽能在她身邊照顧她,在發現陳念情緒低落的時候問她一下,放學偶爾去接她一下,我想魏萊等人不敢對她動手。

可是自從胡曉蝶死後,陳念下晚自習後肚子一個人走在路上的恐懼,足以把一個未成年的少女打垮。

影片中的陳念算是堅強的,這種強撐的無可奈何的堅強讓人看了心疼。

她心中唯一的一束陽光就是小北那間破舊不堪的小房子,對她來說卻是溫暖的避難港。

溫暖的家庭氛圍,理解、支持和疼愛她的父母,對她來說都是奢侈品。

那個躲在被債主整天敲門、貼大字報的女孩,她繾綣在牆角落裡等著債主離開....

那個為了躲避被同學欺凌,躲在垃圾桶裡瑟瑟發抖的女孩,她屏住呼吸不是因為惡臭的垃圾味,而是怕自己有聲音被到處追她的同學發現......

那個被同學夜晚強行剪頭髮、拍裸體視頻,被打的渾身是傷,無力反抗連哭都不敢大聲的女孩......

那種日復一日的恐懼讓她的神經時時刻刻都是繃著的,她想堅持到高考結束,她以為只要考高結束了,上了大學,她就長大了,沒有人欺負了......

可是她終究沒有堅持到高考,在欺凌者的再三糾纏下,她失控了,把欺凌者推到......

在女兒過失殺人後,母親竟然一無所知......

“留守少年”的悲劇在這部影片裡被揭露的淋漓盡致,父母在校園欺凌中扮演著什麼角色?

《少年的你》影片中當欺凌者魏萊的父母被告知自己女兒欺凌同學導致同學跳樓自殺後,不僅沒有責備自己女兒,竟然覺得是跳樓者情感脆弱,意志力不夠堅強......

所以才到位魏萊有恃無恐,無所畏懼的繼續欺凌下一位同學李念,最終把自己推向死亡的深淵......

影片中被欺凌女兒李念讓自己的母親回來的時候,她竟然說回來反而不安全,女兒一個小孩子在家,債主反而不敢拿她怎麼樣......她忘記了,她跑了,把追債者的恐懼都留給了女兒李念,讓女兒面對校園霸凌孤苦無依,無處訴說。

如果不沒有小混混小北的保護,李念或許活不到高考......

現實生活中魏萊父母式的父母比比皆是,他們的教育理念是:自己的孩子與眾不同,高人一等,寧願孩子欺負了別人,自己去道歉,也不能讓其他孩子欺負......

而李念式家庭模式也司空見慣,從“留守兒童”到“留守少年”,孩子內向,極度缺乏安全感,有問題埋藏在心裡,不與去他溝通,不尋求幫助。於是他們成了欺凌者的目標,成了被欺凌的對象......

《少年的你》:探究校園欺凌的家庭影響,尋求幫助孩子應對措施

02 對面校園欺凌,家長應該做什麼

作為孩子的保護傘,在孩子遇到校園欺凌時,家長該做些什麼呢?

首先,記住不要再責備他:為什麼不打回去?為什麼那麼膽小?為什麼被欺負的不是別人而是他?......

如果在孩子焦慮恐懼在尋求安全感的時候,你冷酷的說了這些,那麼很可能就把孩子敞開心扉的窗子給封死了。

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他寧願一人承受,也不願意與你訴說,因為他知道說了不但得不到幫助,還會被你罵一頓......

再次,在家尤其不要辱罵,諷刺孩子。如果孩子在家經常捱罵,經常被諷刺,到了外面也會成為被罵被諷刺的對象,這是一種角色,一種習慣了被罵被諷刺欺凌的角色。

對於校園欺凌,單憑孩子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孩子信任老師信任家長,遇到欺凌時,能在第一時間告訴老師或者家長,

最後,平日裡家長應該學會觀察自己的孩子。看看他是不是長期心情低落,異常煩躁,衣服總是有破損,做噩夢或者尿床,身上有不明原因的擦傷或者淤青等等。

這些狀況都有可能是孩子在學校遇到了解決不了的問題,家長髮現後,及時溝通,讓他對你產生信任,從而幫助他解決難題,走出困境。

《少年的你》:探究校園欺凌的家庭影響,尋求幫助孩子應對措施

03 如何幫助孩子應對校園欺凌

我們也不可能一直跟在孩子後面,那麼如何讓孩子做好準備不被欺負呢?

首先,要讓孩子學會辨認誰是壞孩子。告訴他們遠離那些平日裡喜歡挑釁、戲弄別人的孩子。

告訴他有些孩子喜歡欺負人,所以沒有必要對每個人都友好,有的人就是要劃清界限或者遠離,告訴他任何欺凌都是不能被容忍的。

其次,最好確保孩子有一兩個好朋友。 因為有朋友的孩子是不容易被欺負的,孤獨的孩子最容易被欺負。

跟孩子說有的欺凌是因為嫉妒,你的成功會他們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

告訴他 好朋友該如何對待;那些欺負你、想控制你、指揮你的人只不過是想居高臨下,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遠離他們。

再次,告訴孩子不要理會那些壞孩子的粗魯語言、表情和手勢,以免傷害自己的自尊。

然後告訴孩子躲開欺負別人的孩子。告訴他如果有人欺負,可以尋求幫助。如果有人欺負,第一時間告訴老師或者父母,特定場合打報警電話。

另外,如果條件允許,讓孩子參加空手道、跆拳道或者其他自我防衛的培訓班。逐漸建立自信,受過體育訓練的孩子,坐的正、站的直、敢於直視別人,一般不太會成為被欺凌的目標。

最後,在家的時候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練習遇到欺凌的時候如何應對。讓孩子敢於直視欺凌者的眼睛,同時堅定的說:走開,放手,不然就告訴老師!

在需要的時候需要大喊出來,被驚嚇到也沒關係,最好不要當著欺凌者的面哭,最好能安靜的走開。因為如果你在他們前哭,他們就會更加嚴重的欺凌你。

《少年的你》:探究校園欺凌的家庭影響,尋求幫助孩子應對措施

總之,家庭永遠都是孩子的避風港,父母的愛是孩子獲得自尊自信最主要的來源。

在孩子回家的路上或者公交站上陪陪他,對於年紀小的孩子父母最好經常接送,不要缺席孩子的家長會,壞孩子不會欺凌平時經常得到父母關愛的孩子。

父母如果給到孩子足夠的關愛,經常陪他,接他,孩子的狀況就會好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