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用超常規手段擴內需穩增長,推出“四新行動計劃”組合拳

應對疫情的不利影響,南京拿出超常規手段。

4月11日上午,南京召開戰役情擴內需穩增長“四新”行動動員發佈會。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會議現場獲悉,當天,南京啟動了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新都市“四大行動計劃”。

具體來說,在發展新基建方面,南京將推進總投資5454億元的346個新基建及關聯產業項目加快建設,2020年力爭完成年度投資867億元。加快5G基站、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項目建設。

培育新消費方面,發展“網紅”、直播經濟,推動數字商業化。打造夜間經濟品牌,試行每週2.5天休息制度。確保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實現銷售額1.6萬億元,網絡零售額實現5100億元,直播、社群、數字商業、C2M(用戶直連製造)等新型消費總額突破1000億元。

壯大新產業方面,突出新一代數字經濟、新醫藥與新健康、智能網聯汽車、新型都市工業、未來新業態等產業方向。2020年的目標是,南京全市新產業總規模超過4000億元。

建設新都市方面,2020年,計劃完成棚戶區危房改造、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現代交通樞紐提升等方面固定資產投資1200億元以上。其中,按照計劃,南京將基本完成主城406幢在冊危房改造,完成300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新開工保障房600萬平方米、竣工170萬平方米。

談及啟動“四新”行動的考量,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表示,南京全市疫情控制及時有效、走在前列,復工復產和城市復甦也呈現出良好態勢。但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外需市場急劇惡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

張敬華說,穩增長是當務之急、擴內需是關鍵之舉。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面建立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的前提下,大力實施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新都市“四新”行動。

“‘四新’行動是深入研判國內外疫情形勢、發展大勢和經濟走勢,提出的應對疫情衝擊、穩定經濟運行、實現年度目標的‘南京方案’。”張敬華解釋,這個方案緊密結合南京實際,致力於用超常規的辦法、不尋常的力度、針對性的安排,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奮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那麼,“四新”究竟新在哪裡呢?

根據張敬華的說法,“四新”行動不是新瓶裝舊酒,而是立足擴內需。也不是不是簡單搞拼接,而是立足保年度。更不是空洞提概念,而是立足抓項目。“四新”行動的重點任務是:新基建全面加速發力,新消費聚力提質擴容,新產業注重強鏈成群,新都市突出品質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