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爆款文案常用的三个表达逻辑

读书时,别的同学写的作文总能成为范文在语文课上朗诵,而自己写的50分都不到?

工作时,别的小编写的文章篇篇10万+无压力,而自己绞尽脑汁的写的文章却阅读惨淡?

提案时,别的同事做的PPT总能引人入胜,而自己“亲生”的PPT连自己都不想看第二遍?

……

说了你可能不信,现在biubiubiu流利码字的我,曾是当年那个坐在角落为优秀范文使劲鼓掌的幼小、无助、又可怜的小同学。

10万+爆款文案常用的三个表达逻辑

那么,是什么让一个文采普通的同学,走上了文案这条靠卖字为生的道路?

又是什么让一个以为入错行而深夜哭湿一套又一套被子的同学,在文案的路上一走就是第五年?还在魔都实现了车厘子自由?

其实,除了靠一点点努力之外,还因为有一点点运气。得益于那么一点点好运气,在文案这条不归路上一直有掌门师兄和本派宝典保驾护航。

回首毕业那年,只身到上海闯荡的我,有幸跟了一个宝洁出来的牛人老大。重点是他不仅不嫌弃我基础差,还手把手教我码字的技巧。

再后来,机缘巧合,又陆续拾得一些行业里的通用套路,哦不,是宝典~宝典~~~

10万+爆款文案常用的三个表达逻辑

比如写文章就可以拆成以下几个步骤:

·寻找零件(收集、筛选素材)

·设计结构(明确文章主题、构思、布局)

·安装(理顺写作的顺序,建立讲述故事线)

·调试(对文章进行润色和修改)

除了这类结构类的技巧,还有怎么写标题啦,怎么写开头啦,上哪找美图啦,是否有行业大佬案例推荐啊……等一系列关于写好一篇文章以及做好一份内容的套路。

这些年,凭借这些套路,加上我的一点点努力,不仅职场如鱼得水,还收获了同事们赏赐的才女的美名。其实每次同事夸我的时候,我都跟他们说,才华是没有什么才华滴,小女子行走江湖,靠的都是套路。

所以我决定效仿前辈,把这些年收藏的干货整理出来,写成系列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今天就先来点通用的——

10万+爆款文案常用的三个表达逻辑~(PS:这里讲的表达逻辑,不限于文章写作,PPT内容设计、撰写项目方案等同样适用哟!)如果你对这些方法和技巧感谢兴趣,不妨往下看看。

---------挤不出水的干货--------

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进行表达的目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传递新信息(事/物);

2、发表某种观点;

3、号召某项行动。

按照不同的目的,给大家推荐三条惯用套路(故事线):

1、SCQA:传递信息,达成共识;

2、PREP:发表观点,取得认同;

3、AIDA:号召行动,影响他人。

套路一

SCQA:情境-冲突-问题-答案

1、什么是SCQA?

SCQA,即按照“基于某个现实的情景→存在了什么不合理的情况→所以为改善这个不合理,出现了什么新物品或现在需要做什么事情。”这样的一条故事线来向他人传递新信息。

比如,我们要向小伙伴推荐一款小软件叫PPT控制器:

◆情境:在职场中时常会需要进行PPT演示,(将听众引入某种熟悉的“情境”)

◆冲突:但很多时候现场没有或者忘带翻页笔,是不是很不方便?(说明在此情境下发生了什么“冲突”)

◆问题:引发“疑问”:你有什么的方法可以解决?

◆答案:百度开发了一个小软件,PPT控制器。无须安装,保存在电脑里即可。使用的时候只要打开手机一扫描,手机立刻就能变成翻页笔,特别方便。(讲述你要介绍的新信息内容)

当我们要讲述的内容是新信息,也就是说对于他人是未知的事、物。那么它就存在于他人的关注圈以外,或因习以为常而忽略,一般别人是很难产生兴趣。如何让他人关注你要讲述的内容呢?SCQA通过“情景+冲突”的描述制造出了一个关于“回答”的悬念,以此引导他人听下去。(PS:这段文字笔者也采用了SCQA的方式,你发现了吗?)

如果想让别人听你答案的内容,就先要创造别人对你答案的渴望。最精于此道的可以参考《走近科学》栏目:

宁静的乡村,数百头母猪为何突然惨叫?请收看今晚……

年仅9旬的老人为何突然健步如飞?请收看今晚……

套路二

PREP:立场-理由-实例-立场

1、什么是PREP?

PREP,即按照“立场-理由-实例-立场”的故事线向他人传达某种观点、立场。

上栗子:

◆立场:屌丝和女孩子约会,通常都是老三种:吃饭、逛街、看电影。这些把妹的套路往往是死的多活的少。

◆理由:拿逛街来说。容易尴尬或冷场,而妹纸的注意力也不在你身上……

◆实例:人家看上一样东西了,你买还是不买?女孩子一般不喜欢做决定,需要你做的决定太多:去哪逛?我们怎么去?逛累了怎么办……

◆立场:情场高手可都不会这么干哟~

眼熟吗?其实小时候作文课老师就教过我们:总分总。当我们提出某种立场、观点、见解时,总是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同。运用PREP的故事线,后面陈述的全部内容(理由、实例)都在支撑你希望展示的主要观点(主题)。

集中所有力量打击一个目标,还有比这更有力量的表达方式吗?

再来个栗子巩固以下~

假设我们现在想要说服某人购买一款办公软件。我们可以这样来说:

◆立场:作为一家员工数量超过500人的企业,协同办公很有必要,因此,建议你们采购我们的软件产品。

◆理由:我们的软件可以帮你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团队网盘,任务看板,共享文档等。

◆实例:其它公司是如何利用我们的产品,进行协同办公的,取得了哪些效果。

◆立场:基于以上,再次建议你购买我们的产品。

小结:无论是工作汇报、PPT演说、微信文章还是日常沟通,PREP运用的场合非常广,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向身边的人传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立场,有兴趣的小伙伴,明天可以去找领导汇报工作来练练手~

套路三

AIDA:注意-兴趣-欲望-行动

1、什么是AIDA?

AIDA,即按照“注意-兴趣-欲望-行动”的故事线逐步引导他人采取某种行动。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阳光正好、轻风正好的假日,你和女友在公园约会,忽然你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你希望和女友一起去抓住它。于是你拉着女友就跑:我们去抓那只蝴蝶。面对你的突出其来,相信女友一定不知所措,甚至以为你脑子有病。那么,你是怎么说的呢?

◆注意:看,那儿有一只蝴蝶。(吸引注意到你要讲的东西上来)

◆兴趣:好漂亮啊!(引起她对你要讲的东西产生兴趣)

◆欲望:把它抓回去做标本吧。(通过刺激让她产生欲望)

◆行动:走!(促使行动)

AIDA的故事线就是一个将最终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的引导过程:

目标一:引起注意。这就是为什么:卖艺的先敲锣吆喝、升堂会拍惊堂木、演说开场先跟大家问好、文章有标题党…

目标二:产生兴趣。通常可以通过悬念、新奇、与我相关等三种方式来实现。还记得刚介绍的SCQA吗?S+C就设置一个的悬念来引发接收者的兴趣。

目标三:产生欲望。我们可以通过从以利相诱和规避损失两个角度着手:“运用这三种写作套路可以帮助你至少提高3倍的影响力”、“自古套路得人心,别人用套路你不用,吃亏了别喊冤啊”……

目标四、行动。(亲,大胆的说出来吧)。号召行动的方式有很多,在此推荐一种简单实用的二择一法,即默认对方同意采取行动,提供两种行动方案给对方进行选择(注意,不是留给对方YES和NO的选项,而是A或者B的选择),行为心理学称之为:锚定效应。

AIDA法则最早源于销售领域,据说“把别人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和“把自己的想法放进别人的脑袋”被称为最有挑战的事情。

在来个栗子收尾~

◆注意:某某品牌周年店庆,进来看看吧,美女;

◆兴趣:这件不错,很适合你,特别显身材,简直了;

◆欲望:这件衣服原价1300,现在搞活动,打折下来只要690。我们一向都不打折的,正好现在搞店庆,活动也就今天一天,机会难得;

◆行动:您是刷卡还是付现?

10万+爆款文案常用的三个表达逻辑

今天的套路就到这儿。想不想试试手?那就赶快告诉我:本文采用了什么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