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三藩之亂”

大家好,我是閒來無事聊聊歷史,今天咱們就聊聊“三藩之亂”。

清“三藩之亂”


清朝入關後33年,清朝迎來最大一場叛亂,此亂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藩之亂”。所謂的“三藩”就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清“三藩之亂”

其中吳三桂是領頭羊,但尚可喜未參與叛亂,其子尚之信響應吳三桂參與叛亂,耿精忠也起兵反了清朝。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吳三桂殺雲南巡撫朱國治叛於昆明,率軍往北進發。貴州巡撫曹貞吉、提督李本深投降,雲貴總督甘文焜殉節。叛軍抵達時四川巡撫羅森率眾而降。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二月十八日,廣西定南王女婿孫延齡據廣西叛應吳三桂,派兵進攻廣東、江西;緊接著三月十五日,靖南王耿精忠反,派藩下將領耿繼善、曾養性、白顯忠率軍進江西、浙江,帝國南方全面危急。

康熙十三年(1679年)正月,吳三桂軍抵湖廣地區,分派將領向常德、醴陵進發。在吳三桂舉起叛旗短短兩個月內,西南諸地官員望風而降的官員為數不少。後其勢力在貴州、四川、湖廣迅速擴張。

清“三藩之亂”


康熙皇帝為了穩定局勢,除了停止撤藩這一行動外,還不斷派出軍隊到前線參與平叛戰爭。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由前鋒統領碩岱帶領的第一隊平叛官兵從京師出發。康熙十三年(1674年),孫延齡、耿精忠先後響應吳三桂叛亂,四出進攻,南方局勢進一步惡化。僅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一年,康熙皇帝就派出了五路軍隊分別前往荊州、嶽州、江西、浙江、陝西。京城的八旗軍迅速被抽調一空,遠至盛京、烏拉、寧古塔的滿洲軍隊也紛紛開赴前線。

康熙帝拒絕向吳三桂示弱,派兩路兵進軍湖南直面吳三桂主力。在浙江的康親王傑書、固山貝子傅喇塔在兩年在內收復浙江進軍,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月耿精忠降於福州。廣東的平南王尚之信於康熙十五年(1676年)舉起叛旗接受吳三桂的封號。

僅僅過了一年多,尚之信就致書簡親王喇布請求投降朝廷,裡應外合,保固廣東。康熙皇帝寬恕了他的罪過,仍將其封為平南王,率領藩下軍隊和平南將軍賴塔一起收復廣東。在尚之信投誠後,朝廷下詔讓其率軍進軍湖南協助簡親王喇布,尚之信遲遲未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朝廷派三路軍由廣西進定雲南,尚之信拖言有疾,仍未遵令。

在陝西和湖廣的清軍卻面臨著異常艱難的戰鬥。陝西的定西大將軍董額在進軍四川時遭遇提督王輔臣擁兵叛亂,保寧前線轉餉不繼退回漢中。朝廷在平王輔臣之亂造成的亂局就耗時兩年多。而入川之路被吳三桂部下老將王屏藩所佔,清軍直到康熙十九年(1680年)才進軍四川。王輔臣的叛變帶動了三邊局勢的不穩,清朝又花費兩年的時間才平定了陝西的叛亂。

嶽州是吳三桂湖南防線的重要一環,他在嶽州鎮以重兵,吳應麒佔據嶽州,擁水陸兩軍、堅船利炮佔據嶽州。清軍用了五年時間才收復嶽州。康熙十八年清軍迅速平定了湖南,分兩路進軍雲南,北路軍由定遠平寇大將軍貝子彰泰率領經由貴州進軍;南路有平南大將軍賴塔率領從廣西進定雲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趙良棟、彰泰、賴塔三路軍會師雲南,攻克雲南省城,吳世墦自縊。彰泰又遣兵收復雲南各地。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雲南平定,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