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教育抵扣個人所得稅!

繼續教育抵扣個人所得稅!

繼續教育抵扣個人所得稅!


國務院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辦法》指出,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指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

1繼續教育個稅

抵扣內容: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每月定額扣除400元,同一學歷接受教育最長時間不超過48個月。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年扣除3600元。個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符合本辦法規定扣除條件的,可以選擇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選擇由本人扣除。

從中可以看出,學歷繼續教育每月定額扣除400元,48個月最高可抵扣個人所得稅19200元!

從此以後,提升學歷不僅可以滿足自身升職加薪、職稱評級、考研考公務員、出國留學、積分落戶、考職業資格證等需求,還能幫助自己減稅省錢,可謂一舉多得。具體政策內容如下:

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徵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包含學歷繼續教育)

由公式可知,納稅人接受學歷繼續教育,繳納個人所得稅會減少。

享受繼續教育扣除如何申報關於納稅人要享受的6項專項附加扣除,具體如何操作呢?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劉麗堅也介紹了具體的操作辦法,歸納起來就是三步:一是對條件;二是報信息;三是留資料。

首先,要將自己的個人情況與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條件對照,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扣除的條件,以及符合幾項。然後是報信息,無論是選擇在扣繳單位發工資時享受扣除,還是選擇在次年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彙算清繳申報時扣除,都僅需填寫並報送專項附加扣除相關信息即可。最後是留資料,《辦法》中規定了部分扣除項目需要納稅人留存必備資料,主要是為了界定好徵納雙方的法律責任,倡導大家共同維護誠信社會。

為了落實好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在流程設計上對辦稅流程進行了簡化和優化:一是申報就能扣除;二是晚報可以補釦;三是少扣可以退稅。如果納稅人在年度中未申報扣除,或者申報晚了到年底仍補釦不完的,可以在第二年彙算清繳時向稅務機關申請退稅。(納稅人指:本人 扣繳義務人:公司)


國家一直鼓勵全民學習,在任何年齡段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而現在學歷繼續教育的支出可以直接抵扣個稅,無疑是對國民繼續教育的一個直接支持。


此外,不少學校對報名條件、入學考試等環節,也進行了規劃和優化。無論從政策導向還是實際情況來看,都意味著繼續教育在今後的招生管理工作上會更加細緻、謹慎!

而社會上流傳的只要報,不用學就能過,包過,通過率100%,交錢就給證,不存在!!!

儘管各院校招生名額正在縮減,但從2018、2019兩年成人高考報名人數數據來看,參加成人高考的學生大量增加,這讓招生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

國家開始出臺政策支持學歷繼續教育,同時,繼續教育也會越來越嚴格。有學歷需求的小夥伴要抓緊時間聯繫我們。

學歷,不是當你需要時立即就能擁有,它需要時間。並不是隨時報考都不晚的!繼續教育越來越嚴格,各行各業越來越規範化,當它成為你升職加薪的條件時,你想考,都不一定有名額和機會了!且報且珍惜!!

網傳提升學歷無用的說法,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但提升學歷真的無用嗎?如今的時代高速發展,社會所需的人才也越來越多,而選拔人才的門檻也隨之變得越來越高。今天大家就跟隨高老師一起來看看社會上對於提升學歷是怎麼說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