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無奈,“倉”皇出逃!一幕幕驚心動魄就在今天和昨天!

被“逼”無奈,“倉”皇出逃!一幕幕驚心動魄就在今天和昨天!


“孫劉總,正宗的美國西德州輕質原油!白送要不要?”

“不要。”

“不要?倒貼也行,你說個價。”

“不要。”

“送你東西,還給你錢,你都不要?每桶給你10元!”

“20元!”“30元!”“40元!”

“成交!”

以上“不可思議”的故事發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合眾國。半夜上廁所的小編拿著發燙的手機,一臉懵逼的看著刷屏新聞和微信,急切的打開朋友圈,發現滿滿的都是各種“驚人”截圖,活脫脫的一場截屏大戰。


被“逼”無奈,“倉”皇出逃!一幕幕驚心動魄就在今天和昨天!

洗了一把臉,鎮定下來,原來大洋彼岸又出大事了!美原油2005期貨合約,竟然破天荒的跌到了負數!最低,跌至-40.31美元!!!可以想象全球交易員們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狼狽”。


簡單的說,WTI05期貨合約,明天交易就要截止,如果手裡還有持倉,今天不移倉,一手就是40000加侖的石油,馬上就要順豐到付給你,你往哪裡放?儲藏費都要虧的傾家蕩產,所以到現在還沒移倉的,拼命賣,不管價格,白送,倒貼,怎麼都要把倉位平掉,才出現了開頭的故事。

被“逼”無奈,“倉”皇出逃!史詩級的美國大電影《逼倉》正在上映!

所以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逼倉。
我們交易的是商品期貨,均是有價值的,怎麼可能會出現負數?但昨晚發生的事件,超出了我們的認知。即使原油不值錢,但原油桶也還值錢啊!
今年四分之一時間已過,我們啥事兒也沒幹,光見證歷史了!


根據下圖,我們可以發現,有幾個時間點是值得注意的,特別是跌破0,變為負值。發生這個情況是人為和程序化共同作用的,個人投機者可以不學習程序化交易,但多少要有一些瞭解。


被“逼”無奈,“倉”皇出逃!一幕幕驚心動魄就在今天和昨天!


逼倉無非兩種情況 ,要麼有錢,要麼有貨!此次逼倉優勢在於空方有現貨(倉單就是現貨),導致市場向單邊運動,多頭不斷虧錢,最終不得不斬倉!一般情況進入交割月之前保證金會逐步提高,最高達到交割時的百分之二十左右。這次美原油持倉之高,多頭前期跌下來還在入場,說明對未來市場很有信心,大不了承接現貨,但最終還是擊穿了人們底線。

此次成交是否有效,還不得而知,需要研究一下交易規則,但逼倉行情卻真真實實發生了。


被“逼”無奈,“倉”皇出逃!一幕幕驚心動魄就在今天和昨天!


逼倉是什麼?

是一種市場操縱行為,它主要通過操縱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達到盈利目的。
期貨有三大功能:規避風險、發現價格、爭奪世界定價權。發現價格主要是指期貨價格在先,現貨價格在後(非交割月合約)。期貨領先於現貨,若現貨再上漲,期貨會跟隨上漲。

另外,期貨的兩大制度特別重要,一是交割制度(除此之外,還有保證金制度,我們今後課程會涉及到,在此不多述)。市場參與者有現貨商、機構以及投機者。投機者為市場提供了流動性,為做交割的現貨商提供機會。也正是這種制度,形成了逼倉。

被“逼”無奈,“倉”皇出逃!一幕幕驚心動魄就在今天和昨天!


多逼空和空逼多,是比較而言的。以大豆為例,假設期間價格一直上漲,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幾乎無差,這並不屬於逼倉。但假若今年豐收,比去年多了三倍產量,供需不等,因而價格下跌,這時某一方有資金優勢或需要現貨大豆,一個勁猛拉行情,漲至8000元,甚至9000元,這便是逼倉行為。大家千萬不要理解為價格高了或低了就是逼倉行為,一定要和現貨相較而言。

臨近交割或者進入交割月,極易發生多逼空或空逼多現象。海南橡膠、膠合板這種案例非常多,大家得空可以看看。

從某種程度來說,逼倉行為也是制度不完善導致的。中國再出現瘋狂逼倉的現象幾乎不會發生,一旦發生極端情況,交易所可以臨時出臺一些政策穩定市場。

未來,我們如何預防逼倉情況?

首先,我們明確容易發生時間後,要避免在交割月或臨近交割月操作。春節過後,我們為什麼不斷轉移合約至09合約,就是避免臨近交割月市場的不確定性。假設我們交易2009合約,昨晚出現-40價格,老多頭被殺死,但新空頭死定了!如此低價,大家都會買入跟進,期待賣方交割現貨。所以必須及時轉換合約,到了今年七八月份,我們便全線轉移到2101合約,繼續遠離交割月。

回想某一年,大豆基本處於盤整區間內,最高點在2000左右。這一年,中國大豆豐收,臨近交割月時,價格一路上漲,出現了多逼空現象。過後,我們得知,是四川某公司醞釀的此次事件,賺了近四個億!多逼空,殺死空頭,但多頭一個勁買貨,也會受到傷害。

被“逼”無奈,“倉”皇出逃!一幕幕驚心動魄就在今天和昨天!


再回顧,327國債事件,也是一種逼倉行為。當時,證監會出臺緊急公告,宣佈最後某個時間段的交易無效。

在1930年左右,美國白糖逼倉。假設一個麻袋價格為5元,而一麻袋白糖才3元。白糖價格最終不如麻袋,但當時還沒有出現負數。此次,原油事件出現了負數,我們再一次見證“奇蹟”。

今年疫情,讓我們看到了錢很重要,但生命更重要。我們要活著。

今年許多餐飲、旅遊、線下教育、影院等倒閉了,運行的也步履維艱,未來會怎樣,這樣的市場會持續多久,我們誰也不知道。

所以一定要記住,不僅僅是生命活著,期貨賬戶也要活著!只要人安全了,保住現金,未來有的是發財機會!

資金安全的前提是,一定要學會止損,留有子彈。

這次逼倉事件會不會重演?

上週公佈的EIA庫存報告顯示美國原油+成品油庫存合計增加近3000萬桶。美國庫存總容量為14.94億桶,當前空餘庫容為2.14億桶。按照上週增庫速度,即使戰略庫存全部可用,全美庫容仍將在7周內被填滿。

目前庫存由庫容利用率達到72%,填滿只需3-4周。但需求下降2000萬桶/日,5月OPEC才開始減產,未來幾周美國和加拿大生產商有可能減產300-500萬桶/日。

所以這次WTI出現負油價的根本原因,概況來說:

庫容不足,需求不振,交割制度是個大坑

如果以上問題沒有解決,WTI的6月合約保不齊也會出現“逼倉”行情,同理,7月...。

為什麼布油和上海原油能夠“倖免於難”?主要還是得益於交割制度的靈活性。所以,不是上海原油特殊,而是它的誕生是前人經驗教訓濃縮的精華,等於出生在別人的終點。

最後我們來回顧一下曾經發生的“十大逼倉事件!”

1.最著名的逼倉典型——327國債

國債期貨事件是中國金融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它是由上交所1992年12月28日推出。1995年2月23日,隨著國債貼息消息和財政部新債發行量的消息公開發布,國債期貨的行情出現了向上突破,“327”期貨合約的空頭在封盤失敗以後惡意違規操作,空頭主力大量透支交易,327期貨合約收盤暴跌3.8元,當天開倉的多頭全部爆倉!

事後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政府及時反應,根據調查後宣佈最後8分鐘的違規交易無效,並將惡意違規操作者中國證券市場的“教父“管金生逮捕入獄。宣佈這個時段交易無效,並將蓄意違規者管金生逮捕入獄。

2.順勢逼倉典型——粳米事件

粳米事件發生於1994年,多空雙方圍繞國家宏觀平抑糧價與自然災害影響認識不同產生了嚴重的判斷分歧,雙方持倉不斷擴大,出現期貨價格上漲和多逼空跡象。其間交易所出臺過停市、限制持倉、強制性減倉等措施,但無法抑制因災情加重帶來的糧價上漲,當然交易所較寬鬆的最高價限制也助長了期價上漲。與其前採取措施帶來的回落價相比,八月份粳米期貨價格大多上漲200元/噸,以9503合約為例已上漲2400元/噸,而這年春節前後價格不過1900元/噸而已。粳米期貨曾出現價格連續四天跌板行情來,但上海糧交所公佈縮小漲跌停板額至10元及取消最高限價消息下,粳米期價又出現連續漲停板現象。十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暫停粳米期貨請示,粳米期價終於停盤,隨即退出歷史舞臺。


3.開處罰市場操縱者先例——“秈米事件”

秈米事件也稱“金創”事件,將風險事件與期貨經紀公司聯繫在一起,正突出事件的特殊性。“秈米事件”發生於1995年廣聯交易所。受國家宏觀調控、夏糧豐收及交易所臨時保證金政策影響,1995年10月,廣聯秈米9511合約回落至2750元/噸附近,市場多頭不甘於被套,10月中旬,以廣東金創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為主的多頭,利用註冊倉單較少的消息,強拉秈米9511合約期價,三個漲停板之後,期價又重回到至3050元/噸附近,持倉量劇增,隨後受現貨保值商拋壓,期貨在高位振盪,10月19日市場價格仍維持在相對高位,且持倉量巨大,當天收盤交易所作出處罰多頭三家違規會員的決定,此後行情逆轉。10月24日廣聯所協議平倉,11月20日9511合約摘牌,收盤價為2301元/噸。

4.奇異的協議平倉——“膠合板事件”

199年6月7日經迅速探低後,9607合約多頭將價格推至停板,之後又是3天連續漲停,空頭離場面機會封死,暴倉風險頓增。出於化解風險考慮,6月13日上海商品交易所主持協議平倉,空頭以44.20元/張、多頭按45.20元/張平倉,中間價差由交易所風險金補償,該合約不實施交割,提前停牌。這樣奇怪的協議平倉價格是交易所因監管無力而在市場中間求得雙方滿意的妥協結果,多頭是最大且唯一的贏家,交易所和空頭是受害方,誰讓他們沒有監管能力和沒有資金實力,資金實力在這次事件中不僅決定了市場價格也決定了交易所政策取向。

5.一個刻骨銘心的逼倉事件—棕櫚油空逼多


1995年發生了一件空逼多的典型事件:棕櫚油空逼多事件,現貨供應充足及投機資本過小是導致這種逼倉形成的主要原因。05年4月,高位以連續跌停的方式將期價由9500打到7500一線。多頭在期價暴跌的行情中嚴重虧損,空方則繼續利用手中的獲利籌碼給多頭致命一擊,繼續打低期價,臨近交割月M506打到了7200水平。多頭只有一條路——平倉離場,至此出現了棕櫚油506空逼多典型的典型案例。

6.廣聯豆粕系列逼倉事件


歷史上影響比較大的9601合約強行逼倉事件,1995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9601主力從2350-2450元/噸的區域很快拉到2700元/噸臺階。投機氣氛十分濃厚,日成交量甚至突破了8萬手。在多頭浩大的攻勢面前,主力空頭開始潰退。12月中旬便繼續發起進攻的號角,以極其兇悍的手法使期貨價格一路突飛猛進,直逼3600元/噸。逼倉形式甚是嚴峻。最終創下了3689元/噸的歷史高位。在最後交易日以3028元/噸價位結束了其使命,最終以多頭接下10萬噸實盤而告終。


7.鄭州綠豆合約“1.18"事件震驚世界期貨界


一九九年一月一十八日下午,鄭交所發佈《中鄭商交字(1999)第10號》文宣佈:“1999年1月18日閉市後,交易所對綠豆9903、9905、9907合約的所有持倉以當日結算價對沖平倉。”這意味著,這些合約的所有交易將在一夜之間全部對沖為零,並終止一切現貨交割。

8.多頭不敗順勢逼倉典型---橡膠


與這次“空逼多”事件相對的,還有早在上世紀末就出現的“多逼空”豪賭事件:天然橡膠R708事件。

R708合約上的空頭主力自恃既有充足的現貨天然橡膠資源作為後盾,又有一系列的實物交割優惠政策為依據,集中火力打壓藉機做多的投機商,但他們卻失敗在資金不足上,並最終陷入被動局面。而市場中的多頭自認為錢比貨多,且得勢不饒人,非把空方置於死地而後快,其失誤在於忘記了期貨市場的監管力量。

R708的事件處理延續了幾個月的時間,大批的期貨經紀機構和市場參與者受到了處罰,因此,R708事件是一場嚴重破壞期貨市場規則而又兩敗俱傷的豪賭。

9.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隨著時間的推移,WT309合約雖然已經退出了我們交易的屏幕,但是其影響卻一猶未盡,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2003年年初,連豆大跌、滬膠大跌,隨之而來的WT309合約,連續暴跌了15個交易日才打開跌停板。

在事件發生之前的3-8月,對於新麥來說從收割完成,到入庫註冊成倉單來說,時間上是十分充裕的,但同時大量的新麥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利空影響,豐厚的套保利潤大大刺激了糧食部門和現貨交易商參與期貨市場的積極性,造成了註冊倉單大量增加。所以主力多頭面對連續跌停的行情,做起了逼倉夢,將天膠事件學以致用,利用交易所規則漏洞進行投機性操作。

為化解WT309合約風險,鄭商所決定以“縮板”方式處理WT309合約,打破跌停。

10.成為逼倉經典的“天津紅”

1994年的“天津紅”事件也是逼倉的一大經典案例。

多頭趁著價格回落,策劃起了逼倉行情,一方面大量收購現貨,另一方面在期貨上大量買入,以至於507合約成交量、持倉量明顯放大,連出兩個漲停板,雖然交易所隨即就提高保證金來抑制過度投機,但仍然難控制局面,最後只有通過終端停機和停市方式要求雙方平倉來解決問題。

“天津紅507事件”與國際市場逼倉定義完全一致,是一種市場操縱、扭曲價格、牟取暴利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