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一心想幹事,30多才混進體制,50多幹成事又被人誣陷

近年來,為鼓勵大家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國家專門出臺了一系列的激勵機制,這在古代都是不可想象的。

今天,大鵬就以“涼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規為例,講一講在古代要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多麼的不容易。

按說皇甫規的出身並不差,他爺爺皇甫稜當過度遼將軍,他父親皇甫旗當過扶風校尉,好歹也算是官二代。

雖然如此,皇甫規直到三十七歲還是個平頭老百姓,一心想為國家乾點兒事,沒機會啊!白瞎了一身才華。

公元141年,西羌大肆侵擾關中地區。徵西將軍馬賢率大軍前往征剿。儘管皇甫規還是一介布衣,但位卑未敢忘憂國。

他發現馬賢對士兵體恤不足,軍隊士氣不振,這次出征馬賢必敗,於是趕緊給安定郡官員寫信反映情況。

官二代一心想幹事,30多才混進體制,50多幹成事又被人誣陷

果不出皇甫規所料,馬賢兵敗射姑山,安定郡情況危急。郡守見皇甫規有兩下子,馬上任命他為功曹,讓他抵禦亂軍。

皇甫規臨危受命,率八百士兵與羌兵勇猛交戰,終於使羌兵退卻。因守衛地方有功,郡守提拔他為上計掾。

羌人從安定郡退走後,又向隴西郡發動進攻。皇甫規主動請戰,只要五千人馬就行,漢順帝理都沒理他。

公元146年,皇甫規因為德才兼備被推薦到中央參加考核。在考核時,他直言痛斥外戚梁冀專橫跋扈。

梁冀當時正紅著呢,哪能受他這個,馬上將皇甫規的考核評為下等,只給了他個小官。氣得皇甫規辭職回家教書去了。

公元159年,叔孫無忌在泰山郡一帶作亂,朝廷任命皇甫規為泰山郡太守。皇甫規再次臨危受命,平定了起義。

由此看來,皇甫規還是挺能幹事的,只要給他一點陽光就燦爛,關鍵是領導根本不給他展示自己的舞臺。

公元161年西羌再次進犯幷州和涼州,一時無人能治。一心想幹事又熟悉羌情的皇甫規再次上疏請戰:

我今年五十九歲,經歷過兩次羌人叛亂,比較熟悉情況。只要皇上給我一個有名無實的官職,我去幫助各位將軍平叛。

官二代一心想幹事,30多才混進體制,50多幹成事又被人誣陷

漢桓帝馬上任命皇甫規為欽差大臣,去督查平叛工作。皇甫規連打再嚇唬,陸陸續續有十多萬羌人歸降。

督查發現安定太守孫雋貪汙受賄,屬國都尉李翕、督軍御史張稟濫殺無辜,涼州刺史郭閎、漢陽太守趙熹尸位素餐。

皇甫規嫉惡如仇,將這些人一一上奏彈劾,使他們都得到了應有的處理,邊疆終於迎來了多年未有的清明安定。

因為皇甫規一心幹事,心無旁騖,結果得罪了很多人。這些人聯合起來,誣陷皇甫規用錢財收買叛羌,讓羌人假裝投降。

俗話說得好,三人成虎。漢桓帝在中央就信以為真了,一連下了好幾道聖旨,責備皇甫規,你是怎麼幹事?

皇甫規上書替自己辯解:我賄賂叛羌的錢財從哪裡來?如果說掏的是自己腰包,那麼我家裡不趁幾擔米;如果說用的是公款,那麼可以讓審計來查賬。

退一步講,就算他們說的都是真的,那又怎樣?太祖高皇帝還跟匈奴和過親呢!我用幾千萬錢安撫了叛羌,那也是神來之筆。

不要忘了,為了平定西羌,朝廷已經耗費好幾十億的錢財。大家之所以誹謗我、陷害我,就是因為我幹成了他們幹不成的事!

皇甫規說的一點沒錯,這世上就是有那麼一種人,他自己不幹事,也不叫你幹事,因為你幹成了事,會顯得他不幹事。

再進一步說,如果你幹事,觸動了他的既得利益,那就更不得了了。一定會寫信誣陷你一番,即使沒事也讓有關部門查你半年。

更何況,皇甫規做人還非常剛直不阿,一點也不懂得拉幫結派、迎來送往什麼的,就拿他平定羌亂這事來說吧!

論功行賞,皇甫規應該被封爵,但因他不肯給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人送禮,沒弄成。這些人又登門索賄,皇甫規也沒給。

官二代一心想幹事,30多才混進體制,50多幹成事又被人誣陷

徐璜等人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你區區一個議郎,眼裡還有沒有領導。於是,也不容錯就錯了,故意挑刺,把皇甫規抓了起來。

他的屬下準備湊一些錢向徐璜等人賠罪,把皇甫規贖出來。但皇甫規表示,我寧可死了也不能讓你們這樣做。

最終,皇甫規被以羌人降而復反、餘寇不絕的理由判處服苦役。後來遇著大赦,才得以出獄返回家鄉。

公元163年,邊境又出現了戰亂,朝廷又把皇甫規想起來了,再次徵召皇甫規出任度遼將軍。

皇甫規還是很有思想覺悟的,接到朝廷的命令後,不顧自己體弱年高,“若有戰,召必回”,馬上去上任了。

皇甫規不光打仗厲害,在知人善任方面也有一套。張奐因被指控是梁冀的人,遭到禁錮(終身不得為官從政)。

因為涉及路線問題,那麼多故交老友都沒敢替他說話,只有皇甫規覺得張奐是個人才,在家歇著太可惜了,多次上書舉薦他。

皇甫規出任度遼將軍幾個月後,再次上書推薦張奐。他說,張奐德才兼備,比自己更適合這個崗位,自己願做他的副手。

漢桓帝一看皇甫規的推薦信這麼有誠意,就答應了,任命張奐為度遼將軍,讓皇甫規改任使匈奴中郎將。

官二代一心想幹事,30多才混進體制,50多幹成事又被人誣陷

公元166年,皇甫規多次託病上書,想退休,都未獲朝廷准許。正好,朋友王旻的靈柩還鄉,皇甫規就越界到下亭迎喪。

古代的地方官員都不能隨便出自己的轄區,皇甫規公然違反禁令,擅自遠離軍營,這算是嚴重違規行為,

他故意讓人把這個事告訴了幷州刺史胡芳,打算讓他檢舉。胡芳說,我才不上那當呢,皇甫規這是想退休,故意的。

直到公元174年,皇甫規才因年老多病退休了,還沒回到家中,就在路上去世了,終年七十一歲。

因為他與張奐、段熲都是涼州人,又都治羌中立功揚名,所以京師稱他們為“涼州三明”(皇甫規字威明、張奐字然明、段熲字紀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