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五千年过去

西方的希腊没了,亚历山大没了

罗马没了、埃及没了、巴比伦没了

亚述,波斯、阿拉伯都没了

而我们依然叫中国

2019 年的最新热词,是“文化自信”

那怎么拥有“文化自信”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读懂历史、读懂书画”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自信的根本”。

越是文化底蕴丰富的国家和民族,生命力和影响力越强,可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大。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我们称自己是泱泱大国,除了地大物博之外,最值得骄傲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气节。

最能代表我们文化思想和民族情感的,就是书画。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而书画中最杰出、最传奇的的那些国宝级书画,简直是我们历史与文明的浓缩式结晶,是我们文化中最璀璨的瑰宝。

朱绍良老师开讲的《你一定要知道的中国传奇书画》就是从这些传奇书画着手,带领我们了解自己民族的辉煌,读懂历史名作,让书画“活起来”~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有朱老师在,简直座无虚席

大家都热情的不得了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女史箴图》是“诗书画印” 为一体的

绘画开山之作

是成教化助人伦的绘画典范,

极具叙事哲学性、历史观赏性

在中国绘画史中

与陆机《平复帖》一起被誉为书、画之祖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也是根据张华的《女史箴》

绘制的一幅“插图式” 画卷

按画作内容可分为12段,现存9段

主要描写古代宫廷仕女的行为操守

宣扬封建社会的女性道德

中国绘画史上早期人物画中的杰作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还被著录到《石渠宝笈》中

被乾隆皇帝封为“三希”、“四美”中的“四美”之首

可惜后来被慈禧带到颐和园

八国联军入侵时被英军约翰逊抢走

并用 25 英镑的低价卖给了大英博物馆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课程大爆料:

《女史箴图》人物线描为“高古游丝描”

山石空钩无皴,色彩多为平涂

仅用层叠的轮廓线画出山体肌理与层次空间

美到不可方物

朱绍良老师却实力辟谣

《女史箴图》作者,不是顾恺之?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没错,这首耳熟能详的《七步诗》作者——曹植

就是《洛神赋图》的灵感来源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画中可分为 4 个部分,描绘了曹植邂逅洛神

两情相悦,却又碍于“人神殊途”

不得不分开的一个悲情故事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近距离观看细节

它的线条、人物描绘、以及设色用法

都令人沉醉不已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据说,“洛神”的原型甄宓

是曹植二哥——曹丕的老婆

而且她也是一个肤白貌美的大才女哦

《塘上行》就是她的代表作


塘上行——甄宓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课程大爆料:


《洛神赋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更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

但这件“国宝”居然不止一件,而是十件?

这是什么回事呢?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的经典作品

被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一开始的在辩才和尚手中

但耐不住唐玄宗喜欢啊

这个“王羲之头号迷弟”竟不顾皇帝的身份

派萧翼去骗取了《兰亭序》

连离世都舍不得这幅名作,并让它随葬(传言)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现存的均为摹写本和石刻本

并分了两大体系: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课程大爆料:


《兰亭序》还闹过一个小插曲

郭沫若曾经提出观点,说它是假的

当时郭沫若还是毛主席跟前的红人

但高二适偏偏就提出对立观点,说“真的”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两人争论的天翻地覆

但最终经过考证

郭沫若提出的观点与论据

有些在根本上就错了


想知道老师是怎么解析的吗?

郭沫若观点错了哪里?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王羲之的《平安帖》有两种:

草书《平安帖》和行书《平安帖》

2010年中国嘉德秋拍

草书《平安帖》拍得3.08亿天价,平均一字750万

刷新了中国书法拍卖中单字价格最高的记录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行书《平安帖》比草书版名气更大

与《何如帖》、《奉橘帖》两帖连为一纸

也称“平安三帖”

是东晋王羲之书写尺牍作品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但这个也不是真迹

而是唐代的双钩摹本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这一讲老师分析的极为详细

内容深入浅出,专业无比

干货多到爆炸

没有一点书画鉴定基础的

可能都有些跟不上呢

但对有些基础的学员

那就是一节宝贝课

因为,一节更比六节强啊~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所谓

名师出高徒

在朱绍良老师这种帅气风趣

高度专业、乐于分享的导师带领下

怎么会没有几个高徒呢?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在中午的分享时刻

朱老师的两位学员就轮流登台,侃侃而谈

从书画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入手

清晰明了的分享了一些

自己总结的鉴定经验和学习方法

果然,自信的男人最有魅力~


上海交大代表: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清华代表: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最后,老师还带了一副

王原祁画作的复制品给大家鉴赏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原来书画还有这种故事?

朱老师给大家解析画作

更多朱老师书画讲解内容可以进入课堂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