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人員持續擴招,鄉鎮事業編工作者的出路在哪裡?

當前鄉鎮工作任務重、壓力大、休息少,鄉鎮幹部都非常辛苦不易,而其中作為大多數的事業編制更是因為提拔晉升困難、工資待遇增長緩慢,而嚴重影響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雖然目前總體上鄉鎮事業編制事多錢少晉升難的現狀依然存在,但從中央到省市地方都在逐步改善鄉鎮幹部的待遇條件,相信出路還是會越來越好的。

當前鄉鎮工作任務重、壓力大、休息少,鄉鎮幹部都非常辛苦不易,而其中作為大多數的事業編制更是因為提拔晉升困難、工資待遇增長緩慢,而嚴重影響幹事創業的積極性。雖然目前總體上鄉鎮事業編制事多錢少晉升難的現狀依然存在,但從中央到省市地方都在逐步改善鄉鎮幹部的待遇條件,相信出路還是會越來越好的。


基層人員持續擴招,鄉鎮事業編工作者的出路在哪裡?

從中央到地方都在相繼出臺提高鄉鎮幹部待遇的保障政策

中央的政策就不說了,有些省市也出臺了強化鄉鎮幹部待遇保障的政策, 比如湖南省提出完善鄉鎮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年終獎金和年度績效工資政策,穩步提高收入水平,確保高於縣直機關同職級幹部10%-20%。 嚴格落實鄉鎮工作補貼和公務交通補貼等有關政策,按規定逐步提高鄉鎮工作補貼標準,重點向艱苦邊遠地區傾斜。 明確鄉鎮幹部應享有的福利待遇名稱、發放標準及發放範圍,落實鄉鎮幹部正當福利待遇

比如有的地區出臺政策,在鄉鎮工作年滿20年的事業編制,可以申請調動到縣直單位合適的崗位。

比如小眾所在地區,事業編制工資待遇整體要高於公務員,事業專技中級10級的工資比公務員副科級工資還高一些。

等等這些都在表明各級政府都在逐步改善鄉鎮幹部,尤其是鄉鎮事業編制幹部的待遇和出路。

鄉鎮事業編制雖然待遇比照公務員和上級單位有差別,但也並不是沒有出路。

一、最好的出路,提拔副科級或參加公考轉為公務員。鄉鎮事業編制幹部符合一定條件,在鄉鎮換屆時可以提拔為副鎮長轉為公務員。這樣不但編制轉變了,而且將來提拔晉升空間和機會也更多。雖然這個出路能實現的人是少數,但各地區事業編制提拔副鎮長的比例都在逐年加大。一般各地區對事業編制提拔副鎮長的條件要求會有所不同,以小眾所在地區為例,要求為:年齡45週歲以下,5年以上鄉鎮工作經歷,任正股級3年以上。近六年小眾走過三個鄉鎮,目前每個鄉鎮都有2名副鎮長是事業編制提拔起來的,比例還是不小的。

參加中央和省級公考,一般要求35週歲以下,本科學歷,有些放寬到專科學歷,只要不在試用期的事業編制人員,都可以報名參加公考,能否考上就看個人努力了。

二、較好的出路,調動到縣直單位。這是大多數鄉鎮事業編制想走,且難度比較小的出路。一旦調回縣直單位,工作會比鄉鎮清閒很多,離家也近了,職稱晉升一般也更容易。雖然各地區鄉鎮幹部調回縣直都普遍挺難,但是每年還是會有為數不少的鄉鎮幹部調到縣直單位,尤其今年機構改革,很多鄉鎮藉機會調回縣直單位。這需要自己努力尋找機會爭取。

三、正常的出路,儘快評聘職稱漲工資。不管能否爭取提拔和調動,都要儘快評聘職稱,因為即使不能有其他出路,保證工資待遇提升才是最重要最實惠的。

各地區近年也都在逐步擴大鄉鎮事業編制職稱評聘的比例,小眾所在地區17年就進行了一次聘用比例調整,目前大部分拿到高級別職稱證的幹部都能得到聘用,剩下的少部分應該近幾年也能夠消化掉。而且鄉鎮評職稱的條件也較縣直單位更加寬鬆,更容易評上高級別職稱。


鄉鎮事業編制工作在體制內來說,確實是付出和收穫最不平衡的人群,但也有很多體制外的人想要而不得呢。所以身在其中,也要放平心態,認真對待工作,努力求得改變,對得起國家的工資,也才能有更多機會。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