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責險”能讓上市公司“隨便浪”麼?

最近瑞幸自曝造假,引發資本市場劇震。

而瑞幸在赴美上市前曾購投過2500萬美元的董責險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一般來說,中資企業赴海外上市時,大多會購買董責險,該險全稱是董(監)事及高級職員責任保險,簡單來說就是董監高在經營中出現決策失誤導致投資者利益受損時,保險公司能幫忙賠點錢,有效分散了風險。

董責險在中國還不是太普及,依舊算是小眾產品。自2002年引入以來,A股累計有523家上市公司購買過,平均每年投保比例僅為2%,其中投保超過10年以上的公司僅有6家。

在保費方面,目前市場上投保公司的預算大多在10萬元至100萬元區間,保額需求在千萬到上億元之間不等。

相比於阿里赴美上市前買的5億美元董責險,瑞幸這次投的保額真的不算高了。業內人士分析稱,董責險只保障由於高管過失行為造成的損失,而不保障故意惡意行為。投保的瑞幸最後能否獲得賠付,還要看保單的具體保障內容及集體訴訟的走向。(文/遊蘇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