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首词,35位词人,一个误入宋词的女子,一剪宋朝的时光


48首词,35位词人,一个误入宋词的女子,一剪宋朝的时光

读白落梅的作品,必须要沏一壶绿茶,我以为,只有茶的清香才配得上她的出尘。

第一次读她的作品,就被惊艳,有佛性悟空,有道家飘逸,还有儒家雅兴,我甚至在脑补,这作者,一定是有林徽因般的诗意温婉,要不然,怎么会写出如此哲理而富有弹性的文字。

忍不住上网查看,果然美女一枚。

书桌上,躺着一本《一剪宋朝的时光》,封面简洁清朗:东山顶上,一轮朝阳,几枝梅花,悄然绽放。

那是用一阕词,换一壶酒的朝代,也是用一首词,可以换一座城池的朝代。


48首词,35位词人,一个误入宋词的女子,一剪宋朝的时光

《一剪宋朝的时光》书影

序言中这句话打动了我,它让我一下子就沦陷进了宋朝和宋词的美丽漩涡中。

生活在宋的文人是幸运的,武将出生的赵匡胤窃取了政权后,曾立下誓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原本只是赵匡胤怕其他人来个翻版“陈桥兵变”,不曾想,倒成就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地标式高地。

表面上积贫积弱的大宋,实地里却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那个朝代,烟花柳巷的一阕词,可以传唱到皇帝耳中,于是有了“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布衣卿相”;

那个朝代,流放贬官的一曲中秋思念,可以让“高处不胜寒”的皇帝视为知音,从黄州调入汝州;

那个朝代,当然也有“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悲怆,绝世武将也只能“醉里挑灯看剑”。

不过在诗词的灵气中,那个朝代的文臣武将,都异常可爱。

白落梅无疑是深有同感的。

有感是一回事,她却能够把这份感觉原汁原味的表述出来,就是本事了。

她是佛前的一朵靑莲,因为没有耐住云台的寂寞,贪恋了一点凡尘的烟火。所以,才在诗词间行走。


48首词,35位词人,一个误入宋词的女子,一剪宋朝的时光

白落梅简介

白落梅,不是她的原名,她的原名叫胥智慧,虽然大气,却衬不出她兰草般的心性和文字的清淡。

这个从江南雨巷走出来的才女,静听唐诗宋词的风雅清韵,目睹情僧苏曼殊的红尘游历,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的诗,迎面纳兰容若吹不散眉弯的西风,却从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里看到过徐志摩的多情背影……

一本一本散发着墨香的著作,一个一个有生命活力的文字,白落梅真的是文中隐士。

她说她是一朵佛前青莲,很是贴切,在她的文字里读得出佛性和佛理。

或许五百年来,她听佛祖讲人间烟火、苦海无边,在无情的岁月里枯等,在有情的尘世间修炼。

其实在我看来,白落梅更像是《诗经·终南》里的梅花,“终南何有?有条有梅”,这株梅花,听过了老子的讲经诵道,故飘然出尘,看惯了八百里秦川沧桑,故从容不惊。带着冰霜的高洁,香遍了古今诗词的字里行间。

一剪宋朝的时光,七卷心香,打开了四十八个魂牵梦萦的过往


48首词,35位词人,一个误入宋词的女子,一剪宋朝的时光

《一剪宋朝的时光》内容

在轻轻浅浅的20万字里,作者分七个篇章,在48首宋词里讲述了35个词人世界的尘土飞扬和莺飞草长。

打开第一卷,雨打梨花深闭门白落梅毕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在宋词紧闭的万千道门,她首先推开了李重元紧闭的春愁门,春阳芳草、柳外楼高,杜鹃啼血,梨花带雨,白落梅的伤春,当然可能是感伤某个具体的人,更多的应该是在感怀古今同悲的春光易逝!

在这一场宋朝的梨花雨后,一个微风的清晨,白落梅想到了白衣胜雪、恍若仙人的姜夔,她小心翼翼的流连在《鹧鸪天》“两处沉吟各自知”的爱恋里,没有触碰词人已经平复的思念。

然后,轻轻一跃,跳过晏几道的离愁别恨,白落梅停在了李清照的兰舟之上。

同为心思细腻的女性,作者没有过多照顾李清照的情思和遭遇,对《一剪梅》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词人的悲苦上。因为,李清照的内心太多悲苦,后世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再去扰乱。

倒是这一卷的最后一首《鹊桥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诚然,在一些被淘汰而沉积在砂砾中的宋词,也有一些熠熠闪光的珍珠,它们的语言平淡近乎俗语,却让读者有种猝不及防的平易。

从在第二卷“众里寻他千百度”到第七卷“梦里不知身是客”,宋朝的大门内,有月桥花院,有一川烟草,有鹊桥归路,白落梅停停走走,一会儿在江畔看“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的相思,一会儿在山坳看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最后,在刘过“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的武昌安远楼上,白落梅品尝了一壶桂花酒,有了萧瑟凉意,便结束了《一剪宋朝的时光》的书写。

合上书叶,挥之不去的却是阵阵梅香,总觉得白落梅和梅花之间的故事没有说完,不得不再赘述一番。

而我,则是那个为梅而生的女子,从前年的时光水岸,移至深深庭院。因为,梅花是我, 是梅花。


48首词,35位词人,一个误入宋词的女子,一剪宋朝的时光

白落梅丝毫没有掩饰对梅花的偏爱,在短短的这《一剪宋朝的时光》里,白落梅和同样爱梅的词人们,一起赏梅,一起感伤,下起了四场梅花雨,疏影暗香。

第一场发生在第三卷:玉人何处?梅边吹箫。姜夔《暗香》的“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打动了她,姜夔亦爱梅,词之赋梅,唯有姜夔的《暗香》和《疏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梅花的空灵和素净,掸去了沉积心中的尘埃,虽然,青春渐行渐远,但是我们还可以淡然冷看。

第二场发生在第五卷:一株梅花,寂寞开无主。“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不同于庭院之梅,他是长于荒郊野外、驿外断桥边的一株老梅树,孤独、古朴,遒劲,高傲。白落梅同情这株野梅,也敬佩他的品性,宁可自由高洁于野外,不愿曲意逢迎在高墙。

第三场发生在第六卷:被疏梅,料理成风月。“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在所有的词人中,辛弃疾金戈铁马味道最足,悲剧色彩最重,所以,白落梅并不喜欢辛弃疾的词,其实,她只是不喜欢辛弃疾的豪放词,他的婉约词还是让白落梅不忍错失,就像不愿错失生长在冷落瘦瘠山水间的一株疏梅,因为,在萧瑟天地间,他雅致、端然,不忍直视,却惊心动魄。

第四场发生在第七卷:落梅如雪,拂了一身还满。“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我无法猜摸作者白落梅改名的前因,不过,大抵与此词无关,虽然李煜也曾贵为君王,但是命运太悲惨,痛失爱妻娥皇在前,再失国家自由在后,李煜的悲无人能懂,所以,白落梅也说,不求成为后主的知音,只是单单喜欢此词的情景。

总结:


48首词,35位词人,一个误入宋词的女子,一剪宋朝的时光

白落梅的词《临江仙》

在前面,我之所以说,桌上“躺”着一本《一剪宋朝的时光》,首先是因为大宋一朝本身就是躺着过舒坦日子的朝代,是可以用一阕词,换一壶酒的朝代。更重要的是,宋词的美丽再加上作者闲适的解读,“葛优躺”是最舒服的阅读姿势。

有读者说,白落梅的文章"落梅风骨,秋水文章",倒是非常贴切。

而写关于白落梅的书评,最好是在寒冬时节,落梅纷纷,清冷高雅,纯白如雪。

《一剪宋朝的时光》真是“剪”得巧妙,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无名歌妓,婉约有李清照,豪放有苏东坡,文有欧阳修、武有辛弃疾,她留住了宋朝的丰腴,剪掉了宋朝的孱弱,她留下了宋词的唯美,剪少了词人的哀怨。

这,真是一本“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好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