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愧是良心剧组,《清平乐》你要细品

最近由米兰lady的小说《孤城闭》改编而来的电视剧《清平乐》大放异彩。

服装考究、演员亮眼,特别是对于主演王凯的赞誉最高。

极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愧是良心剧组,《清平乐》你要细品

同时,又有人觉得此剧节奏过于舒缓,看着看着就想睡觉。

甚至有人直接是2倍速观看才能找到感觉。

今日,不谈这些,是好是坏就让时间去评判。

可是剧组用心之处和隐藏知识值得好好拿来一说,不然就浪费了剧组的良苦用心。

第一集中首先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块牌匾。

极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愧是良心剧组,《清平乐》你要细品

是不是对“朙”这个字有点陌生,直接告诉你吧,这就是“明”。

含义和”明“是一样的,“朙”是古字,通“明”,也就是某个字的其他写法,常常是出现在先秦以前的古字。

有些人就会疑问,为何我看到的古装剧几乎都是“明”呀。

为什么《清平乐》里面会使用“朙”呢,是故意装B吗?

这就不得不提及我们读书时课本上那个著名的唐代书法家颜真卿。

极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愧是良心剧组,《清平乐》你要细品

由于颜真卿特别爱用“朙”字,很多传世名帖里”明“都只有“朙”字,跟风的人非常之多,所以“朙”字在书法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宋代后,“明”字被官方定为正体字,推广使用,因此“朙”变成了异体字,就很少见到了。

就是说在《清平乐》中所处的北宋“明”不是官方正体字,使用“朙”是常见现象。

也就说明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明、清两朝为何使用“明”而不是“朙”。

我们可以通过“朙”的使用判断朝代,也可判断剧组是否用心。

第二处亮点就是,少年仁宗赵祯。

极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愧是良心剧组,《清平乐》你要细品

咋看之下是否就是一位翩翩少年,电视剧中给出的年号是天圣元年。

这一年,根据史书记载宋仁宗赵祯只有14岁。

虽然宋仁宗的演员张家硕出生于1998年,已经有21岁,但是扮相上一点没问题。

极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愧是良心剧组,《清平乐》你要细品

第三个亮点就是“八大王”赵元俨。

极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愧是良心剧组,《清平乐》你要细品

是不是看到了这个“八大王”想到了小时候看的《少年包青天》里面陈道明饰演的“八贤王”呢?

极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愧是良心剧组,《清平乐》你要细品

同样都有“八”,一字之差,谬以千里,no no no,告诉大家,就是同一个人。

极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愧是良心剧组,《清平乐》你要细品

八贤王其实是古典文学名著《杨家将传》、《三侠五义》、《杨家府演义》和《万花楼》中的人物。

其中电视剧《少年包青天》就是根据《三侠五义》改编而来的。

那不就是说《清平乐》里还有包拯、公孙策、展昭吗。

哈哈,要回到探案剧了,脑壳有点清奇。

其实除了包拯在历史上存在,很多人物都是小说杜撰。

第四个亮点就是晏殊。

极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愧是良心剧组,《清平乐》你要细品

这演员是不是很熟悉,不错,就是《武林外传》中那个吕秀才(喻恩泰饰演)。

在《武林外传》中大家见识了他的文人气,演活了一个略带酸腐的秀才。

而在《清平乐》中饰演的宋朝有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大家估计都对他的文学才学有所记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是出自他的《浣溪沙》。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是他的《蝶恋花》中名句。

看了剧中的晏殊,大家是不是要好好补补他的佳作呢。

第五个亮点就是郭皇后。

极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愧是良心剧组,《清平乐》你要细品

历史上的记载,郭皇后是刘太后钦点作为宋仁宗赵祯的第一任东宫。

郭皇后仗着刘太后撑腰,性格妒忌,严密监视宋仁宗的行踪,使他不得亲近其他宫女妃嫔,宋仁宗心中十分愤怒,却不敢明言。

电视剧中郭皇后一出场就妒忌杨美人,发生争执。

随后又向刘太后诉苦,寻求太后的支持。

剧中的宋仁宗也不敢直接对她发脾气,一直隐忍。

这些都是符合史实,可见剧组之用心。

第六个亮点是范仲淹因受邀到应天府书院教学。

极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愧是良心剧组,《清平乐》你要细品

估计很多人对应天府不熟悉,开封府倒是有点耳闻。

毕竟“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这歌不会唱也会哼。

哈哈,扯远了。

其实应天府来头不小,本名“宋州”,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发迹于此地,是宋朝的龙兴之地,后被宋仁宗的爸爸宋真宗先升格为应天府,后升格为宋朝陪都,也叫“南京“(在东京开封府的南边)。

当时的应天府书院,又是国家的最高学府,相当于今日的清华北大。

范仲淹因居住应天府为母守孝,才名颇好,被时任应天府知府(最高行政长官)请去应天府书院教学。

在此书院范仲淹实行了有名的执教兴学,以正学风。

其实剧中还有很多亮点,有待于我们发掘。

不仅仅是剧情、演员这些需要让我们关注,背后的历史渊源和背景我们同样不要放过。

毕竟这是一个良心剧组,他们的暗功夫也下在了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