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拳先说步,杨式太极之"非丁非八"步

"非丁非八"步既不像丁字步,也不像八字步,介于丁字步与八字步之间,又称"丁八步",即两足与肩同宽,前后足距离是自然裆的距离,前脚指向对手,后脚在前脚外,脚尖方向与前脚脚尖方向成约45°角。

杨式太极拳85式,除"云手"是两脚平行的横跨步,以及"下势"两脚成八字型以外,其它步型基本都是"丁八步"(揽雀尾、搂膝拗步、搬拦捶、栽捶、指裆捶等式,都是“丁八”步型)。现代武术散打和拳击等也都基本采用"丁八步"这种站姿,适合快速移动和发力。

说拳先说步,杨式太极之

“丁八步”是扎根稳、虚实清,身法正、转换活的步型,在推手或实战中,是一种能促使周身虚静、含劲充足的临战步型。“丁八步”与松腰松胯直接相关,对习拳练拳,尤其对培根养根和转胯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丁八步"带来的好处主要有四点:

一是重心易稳。腰胯为周身之主宰,腰胯松则周身皆松。腰胯的松弛程度与收吸(开合)腹股沟密切相关。“丁八步”是收吸腹股沟的最佳步型,腹股沟收吸得越透彻,腹股中枢闸门就越畅通,中气下贯就越充足,脚下根劲就越深稳,重心自然稳重。

二是虚实易清。下盘的虚实主要表现在左右腰胯之间的虚实带动左右腿脚之间的虚实。由于“丁八步”收吸腹股沟的效果较好,在走架中(比如左搂膝拗步),当向左转胯移重心时,丹田之气通过意念向左脚不断松沉,而右脚之气则不断通过右腿复归丹田。当重心移完时,左侧(从左腰至左脚)自然实足,而右侧(从右腰至右脚)自然虚净。反之亦然。

三是身法易正。“丁八步”形成了一个实胯主要支点和一个虚胯辅助支点,中上盘身躯得以中正安舒。反之,如没有虚实,两胯都是实胯,则中上盘身躯坐在两个支点上,身法自然不能中正安舒,埋下“双重”拳病之根。

四是转换易活。由于“丁八步”松弛腰胯,稳重心,分虚实,正身法,就为腰胯的转换折叠创造了条件,为步法身法灵活打下了良好基础。

杨式太极“丁八步”,前后步幅大小要恰到好处(自然裆的距离),步过大,进退摆放不能随机应变,容易被动失势;步过小,不利于塌腰、落胯、内气下沉和重心稳定。无论前后步幅大小,“丁八步”两足水平距离通常与肩同宽,不能小于自身脚长的一脚之内,成为直线步,否则会因底面积过窄而容易重心不稳。

说拳先说步,杨式太极以“丁八步”为基本步型,运动中又以“猫步”为基础步法。说清楚了“丁八步”,下回 说“猫步”,请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