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拳先說步,楊式太極之"非丁非八"步

"非丁非八"步既不像丁字步,也不像八字步,介於丁字步與八字步之間,又稱"丁八步",即兩足與肩同寬,前後足距離是自然襠的距離,前腳指向對手,後腳在前腳外,腳尖方向與前腳腳尖方向成約45°角。

楊式太極拳85式,除"雲手"是兩腳平行的橫跨步,以及"下勢"兩腳成八字型以外,其它步型基本都是"丁八步"(攬雀尾、摟膝拗步、搬攔捶、栽捶、指襠捶等式,都是“丁八”步型)。現代武術散打和拳擊等也都基本採用"丁八步"這種站姿,適合快速移動和發力。

說拳先說步,楊式太極之

“丁八步”是紮根穩、虛實清,身法正、轉換活的步型,在推手或實戰中,是一種能促使周身虛靜、含勁充足的臨戰步型。“丁八步”與松腰松胯直接相關,對習拳練拳,尤其對培根養根和轉胯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丁八步"帶來的好處主要有四點:

一是重心易穩。腰胯為周身之主宰,腰胯松則周身皆松。腰胯的鬆弛程度與收吸(開合)腹股溝密切相關。“丁八步”是收吸腹股溝的最佳步型,腹股溝收吸得越透徹,腹股中樞閘門就越暢通,中氣下貫就越充足,腳下根勁就越深穩,重心自然穩重。

二是虛實易清。下盤的虛實主要表現在左右腰胯之間的虛實帶動左右腿腳之間的虛實。由於“丁八步”收吸腹股溝的效果較好,在走架中(比如左摟膝拗步),當向左轉胯移重心時,丹田之氣通過意念向左腳不斷松沉,而右腳之氣則不斷通過右腿復歸丹田。當重心移完時,左側(從左腰至左腳)自然實足,而右側(從右腰至右腳)自然虛淨。反之亦然。

三是身法易正。“丁八步”形成了一個實胯主要支點和一個虛胯輔助支點,中上盤身軀得以中正安舒。反之,如沒有虛實,兩胯都是實胯,則中上盤身軀坐在兩個支點上,身法自然不能中正安舒,埋下“雙重”拳病之根。

四是轉換易活。由於“丁八步”鬆弛腰胯,穩重心,分虛實,正身法,就為腰胯的轉換摺疊創造了條件,為步法身法靈活打下了良好基礎。

楊式太極“丁八步”,前後步幅大小要恰到好處(自然襠的距離),步過大,進退擺放不能隨機應變,容易被動失勢;步過小,不利於塌腰、落胯、內氣下沉和重心穩定。無論前後步幅大小,“丁八步”兩足水平距離通常與肩同寬,不能小於自身腳長的一腳之內,成為直線步,否則會因底面積過窄而容易重心不穩。

說拳先說步,楊式太極以“丁八步”為基本步型,運動中又以“貓步”為基礎步法。說清楚了“丁八步”,下回 說“貓步”,請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