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有益健康,還是追求美好,每天早起,都是當下無悔的選擇。

有朋友問我,天天起那麼早,難道不困嗎?

其實類似的話,我早已問過自己無數遍。為什麼要早起?自己想要什麼?怎樣堅持下去?與內心的這些對話,一次次提醒著我選擇早起。

無論是有益健康,還是追求美好,每天早起,都是當下無悔的選擇。

早起,不是頓悟,更不是心血來潮。源於自己主動變好的願景。大概三年前,我便不再賴床,也漸漸忘記了睡懶覺的滋味。

記得2016年春天,母親還沒回老家的時候。一個週末的清晨,我被灶臺飄來的香味吸引,也沒像往常一樣回房間睡回籠覺。

在母親建議下,趕早在小區院落裡散了一陣子步,在鳥語花香的清晨走過後,感覺如獲至寶,然後欣然寫下感想,《早起半小時,感覺真好!》

從那以後,我沒再睡懶覺了,頂多在上班熬夜時補補覺而已。

習慣睡懶覺的時候,離不開溫暖被窩的誘惑,哪怕醒來在床上玩會手機也是好的。

而習慣早起的時候,同樣割捨不下清晨獨處的那份寧靜美好。

如果真要問我,為何有懶覺也不睡,每天趕早起來究竟為何?內心告訴我,既然認為早起這般美好,為何不選擇堅持呢?傾聽內心的聲音,我當然喜歡。

無論是有益健康,還是追求美好,每天早起,都是當下無悔的選擇。

每個人對幸福美好生活都有追求,對遇見更好的自己充滿渴望。而選擇早起,應當是實現夢想途徑的無悔選擇。

之所以起來那麼早,除卻美好期許,還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正如一位同事在朋友圈發出的感慨,“小時候一直不理解父母為什麼可以那麼早起床,長大後才明白叫醒他(她)們的不是鬧鐘,而是生活和責任。哪有什麼生活靜好,只不過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年近不惑之年,我深有同感,也在努力身體力行。

早起的確美好,做起來其實也不難。為什麼許多人更願意睡懶覺呢?我想不外乎兩點,一是睡懶覺舒服又容易做到,二是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

習慣就好,早起也是這樣。我記得有陣子,惰性使的厲害,早起感覺是在掙扎,尤其是時間一長,新鮮的體驗消逝過後。

冷靜一想,我也不再去糾結。早起一陣子不難,堅持做肯定難。既然是難事,當然沒那麼容易,理所當然身體不痛快。

無論是有益健康,還是追求美好,每天早起,都是當下無悔的選擇。

其實,身體也是賤骨頭,每天早起,習慣成自然。

如果想嘗試早起的朋友,我也願意給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早起需要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按照自己的生活作息,分階段一點點前移起床的時間,每次15分鐘為好,最終定格自己的早起最佳時間。

二是可以邀請同伴打卡監督。一個人跑得快,一群人跑的遠,早起也是。可以進一些早起打卡的微信群,互相監督,學習交流,為早起加油鼓勁。

三是儘量早睡,堅持午休。早起型的人,習慣於清晨醒來,也不喜歡賴床。除了保證睡眠質量外,每天及時午休,哪怕打盹也好,不超過半小時即可,有助於身體健康。

無論是有益健康,還是追求美好,每天早起,都是當下無悔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