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駕駛要看清路況、控制好車速

雨天,駕車出行要注意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說說……

雨天行車,“看見”與“被看見”才安全

雨天本身天氣昏暗,能見度較低,再加上雨水的遮擋,駕駛人的視線會變得模糊,這給安全行車帶來很大隱患。

雨天駕駛要看清路況、控制好車速

圖:雨天本身天氣昏暗,能見度較低


因此,駕駛人要做好以下幾點:


及時打開雨刷器。下雨時駕駛人需及時打開雨刷器,同時根據雨量的大小調整雨刷速度,保持視線清晰。


打開空調,避免車窗起霧影響視線。下雨時由於溫度差,車內容易產生霧氣,導致前擋風玻璃起霧,影響駕駛人視線,此時,可通過調節車內空調溫度來消除,千萬不可拿毛巾、紙巾等邊開車邊擦拭。近日,在湖南衡陽就發生一起駕駛人因擦拭前擋風玻璃而發生事故的案例 ↓↓↓

雨天駕駛要看清路況、控制好車速

圖:前擋風玻璃出現水霧,駕駛人拿起紙巾擦玻璃時發生事故


正確利用車燈來提高能見度。車上有大大小小很多車燈按鈕,每種燈光都對應著不同的使用環境,駕駛人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車燈的使用:能見度小於20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和前後位燈;能見度小於10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前後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正確使用燈光不僅可以讓駕駛人自己看清路況,也可以提高車輛的辨識度,讓周圍的車輛看見自己。


雨雪天道路溼滑 控制好車速是關鍵。我們都知道,雨雪天氣下道路非常溼滑,車輛行駛速度過快容易發生輪胎打滑現象,從而發生失控側滑等事故。

雨天駕駛要看清路況、控制好車速


所以,我們多次跟大家強調,雨雪天行車一定要減速慢行,具體怎麼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降低車速行駛。車輛在積水、積雪路面上行駛,輪胎與地面附著力下降,即輪胎抓地力減弱,增加駕駛難度。因此,行車速度要比平時慢,以提高對車輛的操控性,當遇到轉彎、緊急情況時,能有足夠的反應時間進行安全操作或制動。

雨天駕駛要看清路況、控制好車速

圖:雨天車速過快發生事故


慢剎車。溼滑路面上的剎車距離比干燥路面要長,有實驗數據表明,同等車況條件下,時速為50km/h時,冰雪路面的剎車距離是正常路面的7倍多。因此,需要制動時,駕駛人要慢剎車。如果制動過程中發生車輛失控打滑的情況,應鬆開剎車,向偏移方向小幅度轉動方向盤,待車身方向修正後再輕踩剎車,慢慢制動。


雨雪天行車減少併線、超車。雨雪天行車,本身對車輛的控制難度就大,為保證安全駕駛,行駛中應儘量減少併線、超車,尤其不要在彎道超車。如果不得不超車時,要保持好與其他車輛的橫向距離,防止發生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