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磅礴,畫雄奇險秀名山,龔賢繪《匡廬圖》

大氣磅礴,畫雄奇險秀名山,龔賢繪《匡廬圖》


唐代大詩人李白寫過一首《望廬山瀑布》,其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讓世人對廬山的美景充滿了嚮往。廬山位於江西省境內,名列“中華十大名山”。在古代,廬山又被稱為匡廬,很多畫家以廬山為題創作《匡廬圖》,其中名氣最大有兩幅,一幅是五代荊浩的作品,另一幅是明代唐伯虎的作品。現在要欣賞的這幅《匡廬圖》在知名度上不及前面兩幅,但也是名家畫師的精心之作,值得細細欣賞一番。這幅《匡廬圖》是清代畫家龔賢的作品,畫中採用全景式構圖描繪出廬山的雄偉氣勢。

大氣磅礴,畫雄奇險秀名山,龔賢繪《匡廬圖》

龔賢 匡廬圖

廬山之美在於雄奇險秀,傳統繪畫技法很擅長描繪這樣的景色。嶙峋瘦硬的山石可以用濃墨勾勒,峰巒丘壑可以用淡墨渲染,至於山中雲煙霧靄可以用留白的手法表現。龔賢作為一位名家,他在創作中當然不會僅僅滿足於照搬前人的技法,他還要去尋找一些新的表現手段。龔賢的一生跨越了兩個朝代,歷經明末清初的戰亂,讓他格外向往幽深寧靜的山林生活。他晚年久居南京,找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創作夥伴,經過互相啟發引導,走上一條積墨為法的創作道路。

大氣磅礴,畫雄奇險秀名山,龔賢繪《匡廬圖》

積墨法是國畫創作中的一種渲染技巧,用淡墨一遍又一遍進行染色,墨色由淺變深,最後形成黑中透亮的效果。龔賢利用這種技法為傳統山水畫帶來了明暗效果,讓人一看就覺得畫面鮮活生動,彷彿隨時能走入畫中游覽。在這幅《匡廬圖》中積墨法的痕跡不太明顯,只是出現在了近景處。這樣運用也有一定道理,廬山高大挺拔,並非一座山峰聳立在天地之間,群山並峙的景色看上去層次不會特別明顯,如果龔賢在這個時候還要用積墨法,那就成了炫技。對於大師級的畫家來講,創作只是尋找一種感受,寄託一段情愫,炫技的作品無法承載這些內涵。

大氣磅礴,畫雄奇險秀名山,龔賢繪《匡廬圖》

龔賢 匡廬圖 局部

龔賢畫廬山時還借鑑了宋代范寬的一些手法,山高林密氣勢磅礴,這樣巨嶂式的景色北宋畫家最擅長處理。龔賢有很強的摹古能力,他在畫中很重視苔點的處理方法,運用點苔這個國畫特有的技術手段,表現出幽深的感覺。龔賢在創作中強調“以拙勝巧”,這個“拙”字不是說他不注重細節,而是特指他在創作中追求一種古雅的韻味。一幅畫可以傳遞多種情感,當世人看慣了正統派的華美山水,野逸派的個性山林,再看龔賢的《匡廬圖》就會覺得格外平和雋永,充滿了樂山樂水的瀟灑坦蕩。

大氣磅礴,畫雄奇險秀名山,龔賢繪《匡廬圖》

​ 龔賢 匡廬圖 局部

在清代早期有六位最著名的畫家被尊稱為“清六家”,龔賢沒有被列入其中。並非是龔賢的創作水準達不到,而是因為他的作品太有個性。對於畫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個性十足,作品有獨特的風格。一切名頭都是虛幻的,唯有作品受人敬仰,才是最高的褒獎。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裡,認為小編寫的還可以的話,請點擊小程序看一看。您的點擊,就是我最大的支持,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