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行業“生意難”危機中暗藏破局之變


外貿行業“生意難”危機中暗藏破局之變


國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大面積暴發,導致大量外貿訂單延遲或直接取消,不少外貿企業處於“休克”狀態。本以為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後,可以奪回損失的外貿人,沒想到因海外需求的萎縮,還是延續了“無工可復”的窘境。


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2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下降15.9%;進口2.08萬億元,下降2.4%。


最近外貿圈裡流傳著一句非常寫實的話,“國內打上半場,國外打下半場,外貿人要打完全場”。


海外疫情的拐點還需等待,外貿企業復工復產面臨著各種未知的挑戰。但辦法總比問題多,幾乎所有選擇“咬牙堅持”的外貿企業都在尋求轉型,希望在這場“戰疫”中成功突圍。


外貿行業“生意難”危機中暗藏破局之變

部分網友的留言


轉內銷談何容易 但也要放手一搏


“庚子年能活下來就算成功了,賺錢不要想了。”“現在真羨慕有工作的。”“加油!外貿人。”……溫州人老劉是外貿鞋企大軍中的一員,最近兩月被頻繁退單,看著價值上百萬積壓品的他特別愁苦,於是拍了短視頻發到網上“求指點”。沒想到兩天時間就收到了幾百條留言,評論裡大多數是感嘆外貿哀鴻遍野現狀的悽慘,其中也不乏有人指點迷津說,“可以轉內銷”。


老劉覺得說這些話的一定都是外行人,畢竟外貿鞋和內銷鞋的工藝完全不同,銷售渠道也不同,不是把貨換個地方賣這麼簡單。雖然嘴上說著轉內銷不易,但面對生產車間停產三分之二,上班員工越來越少的現實,老劉還是著手設計了十幾款內銷女鞋,決定放手一搏。但收效如何,他心裡也畫個問號,畢竟從未有過內銷經驗的老劉也是趕鴨子上架。


老劉企業遭遇的困境,在溫州並不是個例。為了緩解中小企業資金難的問題,溫州市先後出臺了減稅、延緩稅費、加大租金減免、加強信貸保障、降低融資成本等一系列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有的企業僅收到社保退費就有50餘萬元,這場“及時雨”對鞋企來講,不只是解決了眼前的週轉問題,也為開拓內銷市場注入了信心。


外貿行業“生意難”危機中暗藏破局之變

北京日壇國際貿易中心臨街商鋪多數未營業。記者 劉一樂攝


實體店門可羅雀 押寶電商做轉型


4月9日,主要由俄羅斯客商直接進購裘皮製品的北京日壇國際貿易中心門前圍著跨欄,並未對外營業,附近大多數門市房也是大門緊鎖。昔日繁華喧囂的商場前門可羅雀,只有幾個正在休息的外賣小哥聚在一起閒聊。保安稱,目前只有寫字樓恢復上班,至於商場何時恢復經營,還需要等通知。


日壇國際貿易中心是國內大部分外貿基地的縮影,事實上各地外貿商場的經營現狀都不盡人意。但企業不可能因此就坐以待斃,“兩條腿走路”成為必然選擇,稍有實力的外貿企業在兼顧實體店的同時都會涉足電商,曾經靠此奪回話語權的外貿商家,這次也把轉內銷的重頭押在了電商身上。


據瞭解,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臺已經針對外貿企業的轉型進行供給,接二連三的扶持計劃相繼落地,為外銷產品內銷提供便利條件。比如,阿里巴巴對進駐天貓的外貿企業實施減免店鋪年費,為中小外貿企業開通企業店鋪綠色通道;京東旗下京喜平臺上線“工廠價買光外貿貨”專場,推出外貿企業免費入駐服務,通過設立專項現金補貼、流量扶持等的多種方式,千方百計為外貿型企業轉型提供銷售機會。


外貿行業“生意難”危機中暗藏破局之變


廣交會六月線上辦 企業如打強心劑


廣東省是外貿大省,3月本是外貿的“黃金月”,但不少企業被迫按下“暫停鍵”,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外貿企業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調配情況。


較為典型的是,3月21日,為美國腕錶品牌Fossil代工的東莞市精度表業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因疫情原因,導致企業經營出現重大變化。經商議,員工可以選擇辭工或者安排放假。”事情迅速在行業發酵,不少自媒體將其定義為“鼓勵員工辭職”。


兩天後的3月23日,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馬樺確認,素有“中國外貿行業晴雨表”之稱的廣交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將不會如期在4月15日舉辦。高漲的輿論被潑了一盆冷水,有的企業主甚至悲觀的認為,這是市場負面情緒延續的確定信號,昔日海外客戶排隊下單的風光將一去不返。


廣交會對於迫切需要開拓市場的外貿企業來講意義不言而喻,4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第127屆廣交會將推遲到6月中下旬在網上舉辦。


雖然“網上辦會”是種全新的形式,但消息一出,還是讓外貿企業主們精神亢奮,普遍認為這是一次具有突破性的創新舉措,不僅能夠有效降低疫情的影響,也能促進對傳統展會的迭代升級,利用新技術、新模式,可以提升交易會的品質和效率。不少資深人士分析,“線上廣交會”的創新,將會成為外貿行業中的里程碑。


外貿行業“生意難”危機中暗藏破局之變


黑天鵝的翅膀還沒有停下,與其他行業相比,外貿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加時賽”。外貿企業開展自救的同時,國家層面各類“穩外貿”政策也已經密集入市。


商務部數據顯示,3月製造業PMI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較2月回升17.7和16.5個百分點。


4月9日,商務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下一步將狠抓落實,根據形勢變化,努力為外貿企業紓困解難,力爭把疫情對外貿的影響降到最低,穩住外貿基本盤。


內容:中宏網

記者:劉一樂


外貿行業“生意難”危機中暗藏破局之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