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亿万“蝗军”卷土重来,是上次的20倍,规模为何如此惊人?

当全球正在为新冠肺炎焦头烂额时,东非国家又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第二波蝗灾来袭。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次的规模预计是第一波的20倍。

东非亿万“蝗军”卷土重来,是上次的20倍,规模为何如此惊人?

有专家指出,此次蝗灾和疫情的叠加,恐怕会造成东非7000万人陷入饥荒。为什么沙漠蝗会卷土重来,而且规模还如此惊人?这次蝗灾又会造成哪些影响?

东非蝗灾为何会“卷土重来”?

今年年初,沙漠蝗、蝗灾等字眼开始频频出现,其中又以非洲部分国家的蝗灾最为严重。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判断,本次非洲蝗灾的波及区域已经达到265477公顷,规模已经是25年一遇,在部分地区已经是二战后最大的一次。

东非亿万“蝗军”卷土重来,是上次的20倍,规模为何如此惊人?

当时,就有预测消息称,沙漠蝗已经进入孵化期,随着这批幼虫的孵出,蝗灾会进一步加剧,规模或可增长到年初的500倍,最远可以波及到南亚大陆的印巴边界。

果然,这次东非部分国家的第二波蝗灾来势汹汹,有数十亿只蝗虫幼虫从索马里的繁殖温床涌出,寻找雨季中滋长的新鲜植被,肯尼亚、乌干达的情况最为严重。

换句话说,蝗灾一直存在,只是全球都在忙于应对疫情,无暇顾及,当幼虫孵化而出,也就有了现在所说的“卷土重来”。

第二波蝗灾规模更大、破坏性更强

年初的蝗灾已经是非洲国家70年一遇的特大蝗灾,没想到这次规模更惊人,预计是原来的20倍。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新的蝗虫与2月份的蝗虫不同,其群落里包含刚发育成熟的年轻成虫,食量比一般成虫还大。

东非亿万“蝗军”卷土重来,是上次的20倍,规模为何如此惊人?

关于蝗虫成虫的食量,在之前就有过数据描述,一般来说,规模为一平方公里的蝗群一天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如今这个蝗群里还包含了大量年轻成虫,破坏力将大大升级。

因为疫情,多国买不到杀虫剂

根据此前控制蝗灾的经验,空中喷洒杀虫剂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一方面是东非地区农用飞机数量有限,只能依靠地面手持喷雾器灭蝗,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疫情影响,多个国家无法从外国(如日本)进口杀虫剂,即使订购了的也面临着延期到货的情况。

东非亿万“蝗军”卷土重来,是上次的20倍,规模为何如此惊人?

在东非一些地区,面对汹涌的蝗虫,民众曾通过敲锣、吹哨、扔石头等方式驱虫,虽说收效甚微,好歹还能稍稍缓解。如今,疫情下的“居家令”让大家无法出门,虫灾更甚。

蝗灾恐令数千万人挨饿

联合国粮农组织10日发声明说,鉴于东非受灾国有近2000万人已经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如果不能有效遏制蝗灾,将对地区粮食安全和生计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可能导致很多人流离失所、地区紧张加剧。

第二波蝗灾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受疫情影响,前阵子有些人开始囤积粮食,那现在第二波蝗虫汹涌而至,会不会进一步加大世界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影响有多大?

东非亿万“蝗军”卷土重来,是上次的20倍,规模为何如此惊人?

目前,沙漠蝗主要集中在东非、阿拉伯半岛和西南亚部分国家,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确实存在较大的影响。但是,蝗灾对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影响较小。

一方面,今年的冬小麦苗情好,具备丰收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大米、小麦等口粮的食用消费量趋势逐年下降,每年都有大量口粮结余为库存。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消息,我国稻谷、小麦的库存量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市场消费需求。

同时,我国粮食需要适度进口但不依赖进口,即便部分国家中止粮食出口,我国仍能够保证口粮的充分供给。

总体来讲,国内粮食市场保持稳定,也能够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