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发挥央企产业龙头牵引作用 三方面发力打通供应链、稳住产业链

中证网讯(记者 刘丽靓)4月20日,国新办举行一季度央企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夏庆丰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各国普遍都在收紧防控措施,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平稳有序运行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央企业也出现了在手合同延误、新订单下降,一些所需要的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方面也存在一些风险。

他指出,面对疫情给产业链、供应链带来的冲击,一方面,继续发挥好全球产业链的作用,将鼓励中央企业继续加强全球产业链的合作。另一方面,要发挥好国内产业链的优势。中央企业具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一定的发展韧性、潜力和回旋空间。现在中央企业的复工复产率已经达到99.4%,通过率先复工复产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共同复工复产,也带头落实国家减费降费、减租免租的政策要求。一季度降低社会用户各类市场主体各类的成本达到了450亿元。通过这种让利,创造了良好的产业链生态和经济生态。

夏庆丰指出,中央企业将努力发挥产业龙头牵引作用,围绕打通产业链、打通供应链、协同上下游,稳住产业链的目标,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深化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鼓励支持中央企业本着市场化、商业化的原则,搭建一批供需对接平台,或者行业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深化央企之间在物流货运、煤电联动等多领域开展合作。结合国家战略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我们要深度参与地方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以及重点产业群的建设,加强央地协同。中央企业还将加大和产业链、供应链上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合作力度,在投资参股、产品合作、科技研发等方面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产业门类的齐全性。

二是要加快产业链升级补短板。针对在这次疫情中供应链、产业链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中央企业将加快转型升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特别是要集中优势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尽快在一些产业基础薄弱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用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等政策,在关键装备国产化上迈出新步伐。稳妥开展有利于产业协同、技术引进、人才共享、品牌增值等方面的并购重组,努力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和韧性。

三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国际合作。近三年来,中央企业在海外的投资每年都超过3000亿人民币,这些投资既有基础设施建设,又有能源资源合作开发;既有产能合作,又有技术研发投资;既有工程投资,又有股权投资。中央企业已经深度融入到了国际合作之中,将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做好国际化经营,不断扩大朋友圈,不断巩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世界各国的企业一起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共同为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和发展作出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